配色: 字号: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习俗,你小时候一定见过!
2017-11-20 | 阅:  转:  |  分享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习俗,你小时候一定见过!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56朵花。各个民族的祖先在这片土地上共同繁衍
、劳作,但他们的文化习俗却散发着不一样的色彩,形成了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来看看各民族的国家级非遗有哪些。白族扎染白族扎染技艺
据史书记载,东汉时期大理地区就有染织之法,经过长长的历史变迁,扎染已成为颇具白族风情的手工印染艺术。大理白族地区的扎染原料为纯白布
或棉麻混纺白布,染料为苍山上生长的廖蓝、板蓝根、艾蒿等天然植物的蓝靛溶液。扎染出来的多是蓝底白花的图案花纹,或苍山彩云、或洱海浪花
,优美大气、妙趣天成。藏历年藏历年是藏族人民特殊的节日,存在至今已近千年。藏族人民根据自己的历法确定出新一年的到来,由藏历神变月初
一开始,节日庆祝持续3到5天。人们会在新年准备各种美食,青稞饼、酸奶、糌粑、卡塞、酥油茶、松茸、石锅鸡等等,充满了异域风情。民俗活
动也多姿多彩,驱鬼、拜年、歌唱、舞蹈、祭祀…神秘又满含欢趣。苗银苗银锻造技艺是一项非遗,更是属于苗族人的艺术瑰宝。苗族最早的银饰萌
芽于巫术图腾活动之中。苗家笃信银器能驱邪逐崇、防阴气戕害。他们创造了各式各样图案、款式的银饰造型,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民间气息,既表现
出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同时也显示了一个大民族的辉煌与气势。制作时先将熔炼过的白银制成薄片、银条或银丝,利用压、刻、镂等工艺制成精美
纹样,然后通过焊接或编织成各类银饰。苗族下过火海的银饰,经千锤百炼凿出精美的样子,是苗族姑娘们人手一件的宝贝。维吾尔族刺绣维吾尔
族刺绣工艺伴随着维吾尔族人民的千年文化延续至今,以其浓厚的民族特色与精湛的工艺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在新疆少数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中独
树一帜。其中,哈密维吾尔族刺绣尤其出色,多以花草为主题的象征图案构成,图纹布局疏密合理、密而不乱,红花绿叶,色彩艳丽。彝族火把节彝
族火把节作为一项民俗文化,也位于非遗之列,是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火把节
当天,彝族的村庄都会举行祭祀活动,祭天地、祭火光、祭祖先,期望驱除邪恶,祈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村民将火把、松明子插于田间地头,火
龙映天,蜿蜒起伏,十分动人。最后青年男女会聚在一起,将许多火把堆成火塔,唱歌跳舞,尽情狂欢。土家族摆手舞摆手舞是土家族古老的传统舞
蹈,舞姿独特,风格豪迈有力。摆手舞是土家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自我情绪的表达,表现开天辟地、民族迁徙、狩猎捕鱼、桑蚕绩织、刀耕火
种等等社会活动。摆手舞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会让观众不自觉地跟着律动,在坪坝、在草地、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起舞。黎族船型屋日本白川乡有合掌
房屋,咱们中国也有童话一般的房子,叫做黎族船型屋,流星雨海南黎族聚居区。矮矮的房体,盖着一只大大的茅草帽子,特别像江上的船篷,所以
叫做船型屋。据说这是古时候的丹雅公主流浪到荒岛上,为了防御野兽的侵袭做成的。这种房屋的营造技术被列为国家级非遗,但是现如今看来,大
大的茅草顶棚的确很能遮挡阳光,而且外形非常萌。朝鲜族长鼓舞朝鲜族长鼓舞基朝鲜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之一,它脱胎于朝鲜族传统的农乐舞
,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表演者挎一长鼓,一边拍打击鼓,一边展现舞步,以柔软的扛手、伸肩、鹊雀步等动作为主,身、鼓、神融为一体。而且
鼓的两面音高不同,节奏不同,搭配在一起犹如高峰低谷,相得益彰。清丽鲜明的鼓点再加上优美的舞姿,令人赏心悦目。?傣族孔雀舞关于孔雀舞
的传说有很多,但无一不是傣族人民对优美的孔雀姿态的向往,于是善舞的傣族人索性创造出来一套完整的动作,来表达这种热爱。传统的孔雀舞都
是由男子头戴金盔、假面,在象脚鼓、锣、镲等乐器伴奏下进行舞蹈。塑造孔雀"林中窥看"、"漫步森林"、"饮泉戏水"和"追逐嬉戏"等神态
和自然情景。起初的孔雀舞更多的是阳刚健壮,缺乏阴柔之美,直到杨丽萍的出现,带来颠覆性的孔雀舞表演。回族同盛祥牛羊肉泡馍同盛祥创建于
1920年,享有“天下第一碗”的美誉,同盛祥的牛羊肉泡馍讲究的是一个“鲜”字,光是吊汤就要炖14个小时,肉烂汤浓、香气四溢。馍需
要食客自己掰,再由伙计呈给掌勺大厨,加羊肉汤大火快煮,放入牛羊肉、粉丝、葱花香菜,优质的还有木耳、黄花菜、香干。等到端上桌,再淋一
勺辣椒油,配着几颗糖蒜一起吃,真真是一种享受。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璨若瑰宝,每一项都值得人们深入了解。民族文化的自觉和自醒绝不
仅仅是靠一个人就够了,而是要依靠人民大众的力量,需要每个人从心底去认同民族文化。在这里推荐一个专门做非遗的网站:有待http://
www.ichyoudai.comwww.ichyoudai.com,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上去看看。这个网站不像其他非遗网那么循规蹈矩
,它上面有很多非遗项目都是大众自己创立的,所以你要是有相关的非遗知识也可以在这里贡献力量。对于非遗,其实每个人都能从观望者变成行动
者,行动微小也没关系,哪怕只是随手记下、拍下身边的非遗,当故事一样传播出去,哪怕只影响到一个人、两个人。久而久之,非遗这个词语带给人们的就不只是古老,而是新奇。
献花(0)
+1
(本文系桃子妹妹mm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