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及早发现和正确处理心梗 同样重要 “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特别强调时间。必须争分夺秒进行抢救,因为心肌梗死发生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坏死的心肌越来越多,能够恢复正常的心肌越来越少,死亡率也越来越高。如果能在发病后1小时内打通堵塞的血管,患者死亡率仅为1%;如果延迟到发病后6小时打通堵塞血管,则死亡率将会升高到6%以上。因此,急性心肌梗死的最佳救治时间为发病后的 2 小时,俗称'黄金120分钟’。许多患者在发病后几个小时内死亡,其中未能及时到医院就诊就死亡的病人约占到1/3,因此及早发现和正确处理心肌梗死非常重要。”王屹主任介绍。 “在我们收治的心梗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抱着'忍一忍’的想法而耽误最好的治疗时机。我曾经收治过一位胸痛病人,症状持续了24小时后才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已经失去了急诊开通血管的机会,2天后患者并发了心室间隔缺损,最终因心力衰竭死亡。”相反,前不久该院收治了一位心梗患者,王先生今年62岁,早晨起床后胸口突然疼痛难忍、伴有大汗,并且左边手臂到肩膀位置酸胀、疼痛,过了30分钟也不见好,就连忙在妻子的陪同下来到医院检查。经检查发现患者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需要立即手术。 “我们立刻开通胸痛绿色通道,通过操作免去手续办理,直接将病人推进手术室进行手术。由于患者及时入院检查,手术很成功,在不久后出院。” 02、胸骨剧烈疼痛,有压迫感 警惕心梗发作 王屹表示,心梗发作前最常见最典型的症状就是胸骨正中间或中间偏左的地方出现剧烈疼痛,有濒死、压迫感,还有人会伴有出冷汗、恶心等症状。一般来说,胸痛超过 5 分钟就要警惕,超过30分钟就是心梗最强烈的信号。另外,心梗也会表现出一些不典型症状,如后背疼、胃疼、牙疼、嗓子疼、意识丧失等,十分容易被忽视。 尤其老年人,若出现腹痛等胃肠道症状,在排除了胃肠道疾病之后,极有可能的原因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03、冬季心梗易高发 每年冬天都是心血管病患者突发急性心梗的高峰期,特别是遇到连续低温、阴雨和大风天气,急性心梗发病率会显著提高。王屹解释,秋冬季节的气候特点是温差变化较大,冷暖不定。一方面,变化多端的气候使皮肤和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升高,这时候高血压病人往往会较夏季的血压增高20毫米汞柱左右,造成心脏负担加重、心肌耗氧量增加,诱发心肌缺血;血压的骤然升高同时还会导致一些不稳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斑块加血栓会导致冠状动脉腔狭窄急性加重甚至完全闭堵,诱发心肌梗死;另一方面长期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冠心病患者遇到冷空气刺激时,会引起冠状动脉骤然收缩,但由于血管的内壁本身较厚、管腔狭窄,就会导致血液流通受阻。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一旦出现持续的胸闷、胸痛、气促等症状,就要考虑到心肌梗死的可能。 1、让病人就地安卧,不要翻身,保持安静和情绪平和,周围的人也不要大声说话,并尽量减少搬动病人。 2、如有常备药箱,应让病人口服300毫克阿司匹林,如有胸痛者,可将硝酸甘油或消心痛,嚼碎后置于患者舌下。 3、及时拨打“120”,并详细说明病情。【整理编辑:时英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