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禾 道“不私” 天地“不私” 得道之人(圣人)“不私”
《道德经》第七章借助“天地”提出“道”的另一个特性——“不私”。目的在于要我们效法道、效法天地做到“不私”。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天地所以能够长久,在于天地“不私”,天地不为自己生存而存在,无私地为人类及世间万物提供生存的给养,从没有向人类及万物索取过什么。“道”没有子女,天地也没有子女,他们才能做到“不私”。只有“不私”,才能彻彻底底地完全做到“无为”。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所以,天地千百年来都得到人类的称赞,我们把“天”比着“父”,把“地”喻为“母”。天地有形,凡是有形的东西都会“成、住、坏、空”,天地也有寿限,相对浩瀚的宇宙而言天也不长、地也不久,老子说天长地久只是相对人类而言,相对人类个体生命而言。真正永存的只有“道”,因为“道”无形。 天地“不私”源于“不自生”,人是“自生”,所以人的本性是“私”。人的自私本性源于基因的自私。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写道:“成功基因的一个突出特性就是其无情的自私性”。“它(基因)一代一代地从一个个体转到另一个个体,用它自己的方式和为了它自己的目的,操纵着一个又一个的个体,它在一代接一代的个体陷入衰老死亡之前抛弃这些将要死亡的个体”。人类在自生的过程中获得基因的延续,我们一代代死亡,基因利用人类一代代生存实现遗传的目的。所以,我们的天性是“私”,从我脱离母体开始的一瞬间,我就开始了我自私的索取行动,我无法明确我的目的,我的本能告诉我:我要延续我的生命。这一点我们和动物一样,即使最温顺的狗,在它刚抢到一根肉骨头的时候,你再去抢,它都会恼怒,并向你用低沉的声音发出攻击前的警告。小时候我们喂鸡,饿慌了的鸡抢食时,你如果去移动食盘,鸡就会跳起来啄你。2008年“5.12”地震,是我这辈子截至目前经历过的最大灾难,在那一瞬间,人性的绝望和期待、善良与丑恶以及那些平时隐藏的东西赤裸裸地显露出来,让你看清很多人和事,让你对生命、对人性、甚至对人类这个物种都会有一些全新的认识。我朋友的朋友,在地震中抛下自己的妻子和家里下楼不方便的老人,一个人离家躲余震,事后振振有词地说:他没有错,那是人的本性。地震后很长一段时间,妻子都以泪洗面,我还目睹过他们为此事打架。这事让我第一次为“基因的自私”震撼,我也无数次地想象当时的情景扪心自问,我会不会那样做?但得出的结论永远是“不”,我不认为我高尚,我只知道我是“一个人”。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最小自私主体,这是自然决定的,就像每个人都要自己度过自己生命的全过程,无论生病、痛苦、幸福、快乐、饥饿、衰老、长寿、死亡,别人是无法代替的。既然“私”是我们的本性,我们怎样才能做到“不私”?我们只有效法“道”、效法“天地”,通过修行才能向“不私”接近。“我们必须把利他主义的美德灌输到我们子女的头脑中去,因为我们不能指望他们的本性里有利他主义的成分”(理查德·道金斯 《自私的基因》)。我们要“不私”,只能依靠后天的学习和自我控制。“不私”的境界有高有低,“不私”不是简单的“公”,“不私”不等同于完全付出、不是完全否定自我个体的价值。盲目地把生命价值等同于付出是对个体的不负责任或者践踏。“不私”不是忽略个体的存在,不是把个体湮没在群体中可有可无,“不私”不是对个体的戕害和虚化。木心先生有一个观点:个人主义即健康。我们的教育一会教学生要做默默无闻的“螺丝钉”,一会教学生“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就是不教“如何才能做最好的自己?”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存在,我们应该不断修行,让自己“内心光明”,让自己活得明明白白、死得明明白白,赋予自己生命属于自己的独特价值和意义。效法天地的“不私”,最基本的是管理好自己,努力做到:对物“不贪”、对人“不我”、对己“不比”。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生命获得更多的快乐!自由! 处理与物的关系:不贪。不贪即知足。“不贪”是“不私”的前提。生存乃人之大欲。一个人用于满足生存需有的东西相当有限,多余的只是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已。“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庄子《逍遥游》)。“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为盗竽。非道也哉!”(第五十三章)。衣食住行,是我们生存的基本需求,人类发展到今天,围绕“衣食住行”的文化可谓百花争艳。衣,追求华丽;食,追求味美;住,追求舒适;行,追求气派。但无论怎样变着花样奢侈,最终的功用却只是维持生命而已。对物“不贪”就是做到:衣求蔽体保暖,食求能饱无害,住求能眠心安,行求自适简便。一旦贪欲滋生,私心自然膨胀,且没有终结。 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不我。“不我”即尊重他人。作为独立个体,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和判断。但许多人喜欢把自认为“正确”的东西强加于人,习惯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欲所求当成他人的想法,特别是社会和家庭中强势的一方,总认为自己站在“真理”、“道德”的一边,总想着时时、处处、事事代表他人、包办他人的事务,以突显自己的正确、高尚和英明。我们最不好的做法,或者说骨子里最丑陋的做法是:奉行“内外有别”,对陌生人、对外人谦和尊重,甚至毕恭毕敬;对自己的亲人、家人、朋友、单位成员不尊重,打着“我是为你好”的旗号随意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们、践踏他们作为个体的独立意志,形成的结果是:家庭不尊重子女、单位不尊重成员、国家不尊重普通老百姓。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基本的尊重,就很难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不尊重他人,自己最后也不落好。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好心当成驴肝肺”、“好心没好报”。许多人都曾经有过这种委屈的体验,自己一片好心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有时还导致对方心生怨恨,主观为他人作想做好事,客观倒伤害了彼此感情成了坏事。妻子眼睛望着康乃馨,你却递过去的是玫瑰;女儿心里想着吃火锅,你却把她带进中餐馆;朋友今天想喝白酒,你倒出来的是啤酒……最善变的莫过于人心,我们都凭着自己过去的经验推测他人的想法,经验却往往把我们带入歧路,这种刻舟求剑的方式作出的判断最后自然讨不到好。越是亲近的家人、朋友越需要彼此尊重,家庭矛盾大多都是鸡毛蒜皮的事情沟通不到位导致怨气累积的结果。在对待他人的关系上,“不私”有以下几种境界:最基本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次是“己所欲,施于人”;再其次是“己所欲,勿轻易施人”;最高层次是“人所欲,施于人”。 处理与自己的关系:不比。“不比”即自足。我们喜欢“比”,年少的时候我们比父母、比学业、比工作,年老了我们比儿女孝顺、比儿女有没有出息!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人比人、气死人”这句老话,但我们就是没法停止攀比。我们从小比到老,同代人比,隔代也在比,一代代的都在比,没事的时候我们还把各自的祖宗抬出来比。比来比去,我们的幸福感、存在感越比越茫然,我们越比越自卑,越比越恐慌,越比越焦虑。为什么我们喜欢“比”?原因是我们存在“私”、执著于我们的分别心。“不私”就是要我们不比或者淡化“比”,不执著“比”的结果伤害到自己,让自己内心和谐、平静安宁,或者一定程度减少焦虑、烦闷、苦恼……。我们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价值,别人的是别人的,自己的才是自己的,比的结果,别人的也不会变成自己的,即使自己经过努力变成自己的,也会有更好的“别人”在前面,最后自己一辈子就耗在别人屁股后面转,且还是焦虑的转、苦恼的转。 我们“不比”,不是要我们懈怠、消极、懒惰、无所事事,而是我们要和自己比,将今天的自己与昨天的自己比,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