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为什么我们不能成大儒?为什么我们可以成为大儒?

 愚人道缘 2017-11-21

冬日阳光:

为什么我们不能成大儒?为什么我们可以成为大儒?什么原因?


非洲野猫:

你话呢?

当下社会上嚣攘着要振兴国学,但都是为了一己私利而为,并非真正在振兴国学。有关方面虽然有意识振兴国学,但人们已形成了国学为封建糟粕的观念,是不是很无语呢?


冬日阳光:

思维一变,方法自现?我们思维固化?


非洲野猫:

谈何容易?所谓一旦形成,转化要费巨大的力气才可以做到的。

我们扪心自问,社会上哪位是真心振兴中华文化?
不是我们自我吹嘘,社会上有哪家网站象清静家园那样,纯公益、与金钱无关的在为振兴中华文化而不懈地在努力着的?


阑珊处:

聊的有点大,从我来讲,懂就说两句。系统性不行。

非洲野猫 发表于 2017-8-13 23:20
我们扪心自问,社会上哪位是真心振兴中华文化?

不是我们自我吹嘘,社会上有哪家网站象清静家园那样,纯 ...


这样好环境的,还真没!



阑珊处:

从前的大儒,先不说大儒,单讲书生开始,他们从小时候就开始书窗苦读,早起晚睡,偷懒挨打,炎炎夏日,冰冬霜寒,因为读书得病涝的还不少人。我们修炼的守一返虚,他们不用练习的,单单读《大学》等四书五经之类,就可以因为理解的辩思直接进入守一返虚,一身书气是一点也不假的。

我们可以当大儒,是因为修学过,有经验经历,在修养这一点上,不是差多少。但系统来讲,还是差之很远很远。我们自己可以“玩花”,古大儒玩花能甩我们好几条街……说这些自己都汗颜,不承认都感觉是欺自己。古大儒,很强悍的。现代如何,还真没接触过。

当我们也如此,如书生一般,就能深刻体会到何为君子!真是能称得上“君子”二字!其之幽幽,深之冥冥,于世理而不改,唯一命是从!!!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不是开玩笑,那些人真不要命!!!这是君!能应君而才可儒!

各种史载,都是这些可儒的人搞的。在他们内心,这就是一种必有的践行信仰!是他们共识下的一种传承一般!


非洲野猫:

处兄每次出现都是那么惊艳的。早!


阑珊处:

一点感慨,其实也想贬一下的,没好意思,毕竟给后学留下了很多很多。


非洲野猫:

贬一下未偿不可,儒学有正也有负的,这才完整。



土拳师:

成那玩艺儿干什么?
历史上的儒、大儒、小儒,哪个活得快乐?
大部分都是口头上讲仁义道德,心里私欲没一分减少,活得纠结、拧巴。
百无一用是书生。
还是做真人,为上。


土拳师:

儒者,柔也,从人,从需。
本来是一门职业,就是别人家有丧事,你去当吹鼓手,当帮忙的。靠赏钱活命。
没什么真本事。
后来,有所发展,登上堂面了。

当什么屁儒,没什么要紧的。


白发仙翁:

哇靠!


灵童灵童:

古代意义上的小人(十)
59. 雍也篇·第十三章
【原文】
子谓子夏曰:“女(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解译】
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一个君子式的儒者,不要做小人式的儒者。”
【秋游】
我对君子儒的定义是:为理想而教;对小人儒的定义是:为混口饭而教。
我们中学同学碰到一起,20多年过去,能回忆的中学老师,要么是“君子儒”,自己有修养,教孩子们有理想;要么是“小人儒”,自己混饭吃,教学生们也混饭吃。
“儒”在孔子之前,应当指专门负责办理丧葬事务的特殊社会阶层。孔子时代,“儒”的主业变为教书相礼,副业依然为人办理丧事。
孔子之后,“儒生”、“儒人”、“儒士”是一种专门的称呼。“儒生”狭义上指信奉儒家经典的人。《论衡·超奇》:“能说一经者为儒生。”广义上指精通经典和知识渊博的读书人。
汉高祖刘邦对待“儒生”的态度,大体可以为我们区分“君子儒”和“小人儒”。虽然手段极端了些。
刘邦最为后世“儒生”诟病的,是他曾经把“儒生”戴的帽子摘下来,往里面撒尿。此事见于《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郦生即郦食其(yì jī),名字奇特,做出的事情,也颇为奇特。
某年,刘邦引兵过陈留,郦食其一身儒生打扮想见刘邦,刘让传话的说:“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郦生瞋目案剑叱使者曰:“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
郦生瞪目持剑,一句“我乃高阳酒徒”,使刘邦不敢怠慢。
后面的事情发生戏剧性变化。郦生以礼见刘,以情动刘,以事服刘,最后使得刘邦曰:“敬闻命矣。”我完全听从您的教诲吧!
可见刘邦看不起的是“小人儒”,而非“君子儒”。刘邦要是只会往“儒生”帽子里撒尿,何以得到张良、萧何、韩信这些“君子儒”?何以能一统天下?又何以能使汉朝延绵四百年。


凋零的叶:

张良也是道家的,据《仙传抬遗》记载,张良曾遇黄石公授书,读后便能应机权变,辅佐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张良还以此修之于身,能炼气绝粒,轻身羽化。与绮里季、东园公、甪里先生、夏黄公,为云霞之交。后解形于世,葬龙首原。赤眉军起义,有人发其墓,但见黄石枕,化而飞去,不见其尸形衣冠,得《素书》一篇及《兵略》数章。
相传张良登仙后,位为太玄童子,常从太上老君于太清之中。其八世孙张道陵亦得道。又据《巢县志》记载,巢县白云山有子房洞。相传为张良辟谷隐修之地,后人置祠,岁奉香火。又陈县(今河南开封东南)天授观为奉祠之所,宋政和(1111—1118年)间封为“凌虚真人”。



修真人:

学习。


天人合一:

杨学思师兄见到此帖,一定高兴S了。


同尘散人:

大儒不敢想,先学做个君子比较实在,历代道家祖师们大多数都是由儒入道,没几个成为大儒,虽是谦谦君子,然而皆不能成为平天下的大儒,可见求道与大儒的关系不大,但学做个君子,那是必需的。


梁上君:

认同,所谓欲成仙道,先成人道。


非洲野猫:

无论儒门多么的不堪,但其设定的三纲五常,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础,当下的社会应有所借鉴,不能一竿打死一船人。


浮云: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时代不同,国内环境不同,国外关系不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