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展览丨吴湖帆:大家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我爷爷@吴大澂!

 沁园春春2016 2017-11-21


即将开幕


此次展览共展出百余件清代苏州吴氏家族的珍贵旧藏。苏州吴氏也是收藏世家,藏品足以媲美过云楼顾氏四代所藏。顾氏当年收藏的辛宫鼎、魏了翁文向帖、沈周有竹邻居图,都曾是吴氏的收藏。

辛宫鼎  故宫博物院藏

魏了翁  行书文向帖  上海博物馆藏

沈周  有竹邻居图   上海博物馆藏

苏州吴氏家族的主角,即为吴大澂和吴湖帆祖孙二人。吴湖帆,作为一个集绘画、鉴赏、收藏于一身的显赫人物,名字如雷贯耳。那么,吴湖帆的爷爷,吴大澂,又是何许人士呢?其实,吴大澂才是吴氏收藏的起源大BOSS!

吴大澂,苏州人,出生于官宦世家,于同治七年(1868)考中进士,历任陕甘学政、河南河北道、太仆寺卿、太常寺卿、广东巡抚、河东河道总督、湖南巡抚等职务,一生宦迹遍布大江南北,且屡任封疆大吏。

一张图说明这个男人有多牛

吴大澂的一生,不仅可以串联起晚清政坛诸多风云人物,更跨界打入了金石书画核心圈。除了这些耳熟能详的名人外,吴大澂的收藏圈里还有各种不同的人士。


同治十二年(1873)吴大澂将到陕西任职,陕西向来就是各种古玩意的汇聚之地,笔友兼金石咖陈介祺羡慕不已,不断安利他去汉中石门访碑。

次年,在主持完汉中地区事务后,吴大澂和三个小伙伴(常熟华大成、颍川刘嘉德、元和陆振之)选择自由行来到汉中石门处寻访历代石刻。

汉中碑刻多,做拓片的拓工也很多,但很多拓工都为了图快,完全不理睬吴大澂传授的精拓法。

在当地官员兼金石咖罗秀书的介绍下,吴大澂结识了好学的拓工张懋功,与他相见恨晚,晚上还在他家茅屋住了一宿(此处省略500字。。。)

此行,吴大澂亲赴各处险峻山崖观摩石刻,不仅获得了很多珍贵的拓片,还对拓片内容做了校正,这是吴湖帆都没有做到的事情。

隋常丑奴墓志铭册  上海博物馆藏


光绪十五年(1889),吴大澂出版了《古玉图考》。吴大澂在书中将自己收藏的200多件玉器和古代书籍中记载的玉器了对比考证。族弟吴大桢是他最重要的帮手。

与主流藏家着意收藏精致玉器的路线不同,吴大澂酷爱又大又萌的玉器,特别是一些大的玉璧和玉琮。《古玉图考》中就记录一件大琮,由于玉琮太大,吴大桢还要按比例缩小了来画。

玉璧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


光绪二十一年(1895),吴大澂被罢官回家,有了更加充裕的时间从事学术和艺术活动。这年十一月,张之洞致电吴大澂,希望至少找十个画家承担《钦定元王恽承华事略》的补图工作,吴大澂当天就确定了陆恢、倪田、胡祥、沈塘四人。

吴大澂的书画朋友圈包括顾沄、陆恢、金心兰、费念慈、翁绶祺、顾麟士、徐熙、王同愈、倪田、吴昌硕等。与他们书画雅集之时,也丰富了自身的收藏。

王时敏  端阳墨花图轴  苏州博物馆藏

王鉴  关山秋霁图轴  上海博物馆藏

正是因为有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围绕在吴大澂周围,吴大澂的收藏也日渐丰富,玉器、青铜器、碑帖、书画,门类齐整,精品琳琅。而以上提到的这些藏品都会出现在此次展览中!

陆恢等  愙斋集古图卷  上海博物馆藏


吴大澂不但收藏令人叹为观止 

人生经历更是跌宕起伏

这个打了败仗的苏州人,其实是个大功臣!

想要好好了解这个苏州人的一生

请听下回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