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诸葛亮和南阳有什么关系?

 公司总裁 2017-11-22

首先第一条: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镇楼。

说的可是南阳,而不是其他地方啊。这里可能有地区网友会说,诸葛亮说的南阳是南阳郡,并不是今天的河南南阳。不论说什么观点,都请拿出史料证据,而不是靠一些:诸葛亮说的南阳是南阳郡,你怎么知道说的是南阳郡呢,诸葛亮说了吗。或者说:诸葛亮的亲戚都在襄阳,所以不可能跑到南阳躬耕。再不是就说,当时南阳属于曹占区,刘备不可能跑到敌区去请诸葛亮。等等神逻辑。

先说第一条吧,东汉时期宛城能不能代指南阳呢,要说当时行政区域不一样的先打住。说什么枣阳以前也属于南阳什么的,别忘了枣阳在汉水之北啊。

什么秦置南阳郡,汉水之北为南阳郡,汉水之南是南郡,这样的话就不说了,说襄阳在东汉时期属于南阳郡的可以回去烧香问问自己的祖宗了。 多看看书没有坏处。不懂文言文的看不懂汉水之南是南郡的在这里也不想给你翻译了。

就说南阳和宛城互相印证的事吧,下面的条例里面可能有些网友又要说 宛属“南阳”,当然可以说“于南阳”和“在南阳”之类的话了,请先别说话看清楚再说话。

1、 (诸葛玄死于建安二年正月),公元197年。 “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三国志 蜀书五 诸葛亮传第五》 证明: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失去了依靠,开始躬耕种田,独立自主生活。

2、 “仆躬耕南阳之亩,遂蒙刘氏顾草庐,势不可却,计事善之,于是情好日密,相拉总师。”《诸葛亮集.文集.黄陵庙记》 证明:1、诸葛亮离开了居住地襄阳,自己说到南阳躬耕种田了。 2、刘备三顾的是草庐,不是“宅、家、院”。

3、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阳。”《三国志蜀书五诸葛亮传第五》 证明:诸葛亮自己再次说明:躬耕于南阳。而不是其他地方。

4、 “张济自关中走南阳。济死,从子绣领其众。二年春正月,公到宛。张绣降,既而悔之,复反。公与战,军败,为流矢所中,长子昂、弟子安民遇害。” 《三国志 魏书一武帝纪第一》 证明:这里说的南阳即是宛城,南阳仅仅可以代指宛城,不代指其他县。

5、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然困于南阳”。《后出师表》 证明:1、曹操在南阳宛城被张绣打败,为流矢所中,二子遇害。 2、同一件事在《三国志 魏书一》上说“公到宛”,《后出师表》上说“困于南阳”。有力地证明了说南阳即是宛城。

6、 “…公之自舞阴还也,南阳、章陵诸县复叛为绣。……冬十一月,公自南征,至宛。”《(三国志)魏书一武帝纪一》 证明:这里说的南阳指的也是宛城。

7、“绣领其众,屯宛,与刘表合”。《 三国志 魏书八》。这里说的是宛。同一件事但在《魏书十·贾诩传》中说的却是“张绣在南阳”。 证明:有力地证明了说南阳即是宛城。南阳仅仅可以代指宛城,不代指其他县。

8、“宛,故申伯国,莽曰南阳。”《后汉书·地理志》王莽是第一个说南阳即指宛城的。 证明:说南阳即是宛城。

9、“荆州刺史王睿素遇无礼,坚过杀之。比至南阳,众数万人。南阳太守张咨闻军至,晏然自若”。《三国志 吴书一·孙坚传》 证明:1、这里说的荆州就是襄阳,南阳就是宛城。2、只说郡名即指郡治所在地,如果说除郡治以外的县名时,必在郡名后加上县名。

10、“是时山东兵起,表亦合兵军襄阳。袁术之在南阳也,与孙坚合从,欲袭夺表州,使坚攻表。”《魏书六·刘表传》 证明:1、这里的“表州”说的就是郡治襄阳。2、“袁术之在南阳”即指宛城。

11、“光武起兵舂陵,市贼张印、王常及更始之兵亦至,俱攻破南阳……四年六月,汉兵起南阳,至昆阳。”《后汉书·志第十》 证明:这里说的是南阳。同一事件在《后汉书·光武帝纪、刘玄列传》中说的都是宛城。

12、“四年三月丁卯,安帝巡狩,从南阳还,道寝疾,至叶,崩。”《后汉书·天文志》 同一事件在《孝安帝纪》中记载:“……乙丑,自宛还。丁卯,幸叶,帝崩于乘舆” 。 证明:说南阳即是宛城。类似说南阳即宛城互用的记载在《三国志》、《后汉书》中还有很多。

13、“黄忠字汉升,南阳人也。”《三国志第六、黄忠》。证明:这里的南阳即宛县。黄忠已经确认为宛县人,黄忠故里在南阳宛城区新店乡。

14、“亮生于琅琊,迁居南阳,官于西蜀。”《琅琊郡全裔堂诸葛氏宗谱》 证明:诸葛亮迁居南阳。

以上历史记载出现的十五个南阳,指的都是宛城。 这么多南阳绝不可能都在“襄阳一带”?都管辖当时的“阿头山”?或部分南阳在“襄阳一带”? 管辖当时的“阿头山”?部分南阳指宛城?这更不可能。毫无疑问,这里的十五个南阳即指宛城。诸葛亮躬耕于南阳即宛城。

宛属“南阳”,当然可以说“于南阳”和“在南阳”之类的话,看清楚里面的内容,两个地方同属于南阳郡的很多。

很简单的说,我从今天的镇平向当时同属于南阳的叶县走,我说我从南阳郡到叶县去,是我有病还是你有病啊。

还有说当时宛城属于曹战区的也可以洗洗睡了。

公元203年:

历史记载二十: “八年…八月,公征刘表,军西平。…公乃引军还。冬十月,到黎阳。”《(三国志)魏书一武帝纪第一》 证明:西平在南阳东北数百里,这一仗没打成,曹操就回去了。南阳仍然在刘表手中。

历史记载二十一: “…使拒夏侯惇、于禁等於博望?#65310;弥戎魃璺坏┳陨胀臀倍荩瑦茸分啤!薄?三国志)蜀书二先主传第二》 证明:刘表派刘备到南阳北方几十公里外的博望抵抗曹军,南阳仍被刘表控制。

历史记载二十二: “苟全性命於乱世,不求闻达於诸侯。”《(三国志)蜀书五诸葛亮传第五》 证明:诸葛亮在南阳躬耕种地期间,南阳周围搔扰战争不断,可为乱世。而襄阳长年无战争,可为太平盛世。诸葛亮自己说苟全性命於乱世,只能指的是在宛城,如果他在襄阳,能说是乱世吗?

历史记载二十三: “亮为弟均,取南阳林氏女为妇,期年,生子名望。” 《诸葛武侯集》注引《诸葛氏谱》 证明:弟诸葛均年少时,跟诸葛亮在南阳卧龙岗躬耕,自食其力。诸葛均年长后,诸葛亮就在南阳为其弟娶了林氏之女为妻。后跟随诸葛亮“亮弟均,官至长水校尉。”这就是诸葛均没有找襄阳姑娘的原因,如果他一直住在襄阳,那就也会象他姐姐和哥亮一样找当地人了。

历史记载二十四: “十二年“…今深入征之,刘备必说刘表以袭许。万一为变,事不可悔。”《(三国志)魏书一武帝纪第一》 证明:刘备劝说刘表袭击南阳北方200公里外曹操的老巢许县,说明南阳牢牢地为刘表所控制。

历史记载二十五: “十二年,曹公北征乌丸,先主说表袭许,表不能用。”《(三国志)蜀书二先主传第二》 证明:刘备劝说刘表袭击南阳北方200公里外曹操的老巢许县,说明南阳牢牢地为刘表所控制。但刘表没有采纳。

分析:

从以上历史记载中可以证明:诸葛亮在南阳卧龙岗躬耕其间,尤其是刘备三顾草庐前两年和第三次见亮时,南阳宛城始终在刘表控制下,刘备到宛城见诸葛亮是很自然的事。这期间曹操忙于在别处征伐,对南阳实在是有心无力,只是打一仗、搔扰一下就带兵走了,并没有派重兵镇守南阳。无任何曹操镇守南阳的历史记载。从而彻底否定了襄阳说提出的南阳一直是曹操的势力范围,是敌占区的无据之说。

说南阳属于曹占的洗洗睡了,那些说诸葛亮的亲戚都在某地,所以诸葛亮不可能在南阳的网友基本上是撸废了。

撸多了会造成这样的神逻辑估计。难道诸葛亮是倒插门?

最后告诉大家一个事,网上所说的国务院认定在某地的文件是某地人造假的产物,不信您查查国务院该文件的内容是什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