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交民巷,北京最安静的街巷

 江山携手 2017-11-22

      东交民巷,北京最安静的街巷

    从同仁医院主楼出来,已经是中午12点了,出医院南门顺着街道徒步往西,正好是东交民巷的东起点,从这里可以一直走到天安门广场,也是东交民巷的最西端,我喜欢这样静静地走过这条著名的街巷,在巷子里的陕西面馆吃碗面,一边抹着嘴,一边欣赏两边近代的砖混建筑,旧的大使馆,天主教堂,旧银行,旧邮局,还有那些封闭管理大院的大门,然后走到前门站坐地铁回家。

    这是一条没有居民住宅的胡同,街道两边都是公共建筑,因为离天安门很近,又是政府机关敏感部门的所在地,偶尔可见执勤人员和摄像头,所以基本没有闲人游荡,算是北京最安静的街道。早在一百多年前,这里就完成了强拆,清政府是拆迁的后台,用皇帝王朝的非常手段清除了这里世世代代居住的居民,甚至包括过气的王爷府邸,把这块地划给当时世界上最牛的开发商,做外国使馆领地和他们的兵营。

     外国使馆还好理解,但是外国兵营实在不好理解,有一次看戒台寺的老照片,几百外国军人站在那里合影,开始以为是1860年或1900年的外国联军攻入北京时的留影,后来才知道,是和平时期参观北京的名胜古迹,是大使馆组织的春游,当时他们自己带的军队人数众多,装备先进,训练有素,必要时可以随时攻陷紫禁城。

    网上有文章写到, 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并明令侵略军“正式特许抢劫三日”,东交民巷也在劫难逃。仅巷内的户部银库就被日本侵略军抢走白银三百万两;翰林院内的《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珍本也被毁劫殆尽。《辛丑条约》列强将东交民巷地区划为“使馆界”,把东交民巷改名“使馆街”,还在整个使馆界四周建起了高约6米的围墙,围墙上建有8座碉堡,并设铁门。

    翰林院的典藏古籍都是绝世珍宝,多少白银也换不回来了,如今这些优美的建筑背后是不堪回首的历史。但从建筑本身而言,一百年前,这些近代各国最先进的砖混建筑,高高屹立在北京四合院的上空,与前门为邻并遥望紫禁城的红墙,这些异国的情调,给民国时期建筑发展带来一期永久的多国建筑展览。

     北平旧梦的博客对东交民巷做了详细的描述,令人叹服,重复他的话,“我希望在将来的某一天,这些建筑至少有一部分能够对外开放,成为介绍东交民巷历史以及北京近代建筑的博物馆”。

东交民巷,北京最安静的街巷

 

东交民巷,北京最安静的街巷

东交民巷,北京最安静的街巷

东交民巷,北京最安静的街巷

东交民巷,北京最安静的街巷

东交民巷,北京最安静的街巷

东交民巷,北京最安静的街巷

东交民巷,北京最安静的街巷

东交民巷,北京最安静的街巷

东交民巷,北京最安静的街巷

东交民巷,北京最安静的街巷

东交民巷,北京最安静的街巷

东交民巷,北京最安静的街巷

东交民巷,北京最安静的街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