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南科大网教学院《汉语写作》网络教程26_10.3 散文的写作

 百眼通 2017-11-22


第三节 散文的写作

好的散文往往注重立意构思、谋篇布局、讲究意境创造、诗意表现和活用笔法。

一、立意要高、构思要巧

(一)主题的确立与提炼

散文的主题来源于生活。散文主题的提炼,首先要选择一个富有诗意的“动情的事”或“寓意物”。其次,要对“动情的事”的特点、本质和意义作出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分析、认识、把握,或根据寓意对象展开联想,找出它的象征意义。其三要进行精思。“精思”是在把握事物本质特征的基础上去找出形成独特个性的原因或依据。

优秀散文写的人、事、景、物都是作者动过情的,经作者精心思考和提炼过;选择的寓意物都是美的。

(二)构思

构思是作者深入生活、获得深刻感受或真知灼见,去寻求恰当的艺术形象和表现,把它具体、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的全部思维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把从生活中激发和获得的深刻的情意,用恰当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通过生动的生活画面和形象巧妙地表现出来。

散文的构思一般分为三步进行:

1 、生活进行“浓缩”。在复杂、丰富的生活中找出事物间的联系,理出一条清晰的线索,得出一个明确的概念,概括除一个真知灼见的“浓缩物”。

2 、对构思进一步展开。抓住了事物最富特征的部分,寻觅到了诗意或得到了深刻的感受、明确的概念,还须加以扩展,把它化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画面或意境。这是把“浓缩物”加以溶化、丰富和充实的过程。

3 、对材料作艺术剪裁,进行有节制的串连。

不同的作者使用不同的构思方法,常用的构思的方法有:

1 、向外扩展法 指作者在生活中获得了一点深刻感受,随着材料的增加、体会的深入、联想的展开,这种感受步步向外扩展,越扩展越大。其核心是作者所抓事物最有特征的部分。

2 、向内聚集法 此种构思方法是向内集中、概括。作者认识到事物最精华、最光彩的部分,抓住了事物的中心。有了中心,零散的材料才得以集中,有了归宿。

散文的构思还要注意选用恰当的构思线索。构思线索的功用主要在于连缀材料,结构文章,使其成为前后贯一的整体。散文构思的线索,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 、以情为线索 即以作者感情的流动线作为构思的线索,其好处在于自然。

2 、以理为线索 即以作者从对事物的感受和思索中提炼出来的一种“观念”(道理、见解、思想)为构思线索。

3 、以物为线索 即以某一具体的物为构思的线索。大致有两种情况:其一,“物”在构思中系作者思想感情的寄托点,即托物言志之物;其二,“物”在构思中,主要起着对思想感情及有关材料的组织作用。这个“物”一般是被作者所“情化”了的有情之物。

此外,还有以时间为线索的;有以空间的变换为线索的;有以情节为线索的。在散文创作中,构思线索往往不是那么单纯,常常是时空结合、情物交织的;而且线索既有明晰可辨的,也有若隐若现的。

二、创造优美的意境

(一)散文意境的含义

意境是文艺作品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情中景、景中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散文的意境就是散文作者在作品中所创造的将自己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与所描绘的生活图景交相融合而形成情中景、景中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即所谓内情与外物的和谐统一。

散文的意境不是生活的重现,而是散文作者主观的“情”与现实生活客观的“境”(景)熔铸而成的第二自然。意境具有引人联想和产生共鸣的特征。

(二)散文意境的诗情、画意、哲理

诗情:倾吐对生活的理解、感受、喜怒哀乐情绪;画意:形象生动地再现生活中的景、物、人;哲理:深刻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与联系。优秀散文所创造的富有诗情、画意和哲理的深邃动人的意境,使人既得到强烈的美的享受,又获得深刻的富有哲理的思想,并启发人们的想象,产生无穷尽无的思绪,具有很高的魅力。

(三)散文意境与诗的意境的不同

散文的意境与抒情诗的意境有基本一致性,二者都是作者主观的内情与客观的外物有机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但它们也有不同之处。主要是: 1 、散文的意境往往比较复杂,所展现的意境画面也往往比较多。 2 、散文意境所构成的因素除诗情(情)、画意(景)外,往往偏重于哲理(理),以理统摄情与景,达到情、景、理的交融统一。 3 、散文创造意境的方法与手段更为自由灵活。

(四)怎样创造散文的意境

1 、要使内情(意)与外物(境)相融合

创造散文意境的关键是作者要使自己主观的内情与客观的外物(景)相融合,即使意与境相融合。只有将意与境、情与景融合一致,才能创造出动人的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

2 、要描绘出意境画面,并寓理于境

散文的作者在做到使内情与外物(景)相融合的同时,要缘情造境,即境以孕情,着力描绘出一个或几个意境画面,做到以文作画,以画传情。同时,还要根据需要和可能,努力做到寓理于意境画面之中,达到形神兼备、虚实相生的境地,力求使意境蕴含深邃的思想,闪耀哲理的光辉。

三、要安排好结构

(一)确定恰当的结构形式

散文常见的结构形式有:

1 、线式纵向结构 以时间发展先后为序划分层次,事件在时间推移中逐步发展,从开头到结局连成一个“线段”,其“线段”可以是一事件,也可以是一人物的经历。

2 、横式横向结构 按事物性质的分类或事物的各个侧面或空间的变换为序,采用平行、并列的方式组织材料,安排层次。

3 、纵横交叉式结构 又称网状式结构。即打破时间、空间的界限,以经纬相织的方式安排组织材料。这种结构能容纳复杂、丰富的内容。它要求作者有更高的驾驭能力,做到“放得开”、“收得拢”,头绪繁多而井然有序,形散而神不散。

4 、层进式结构 以作者对描写对象逐步深入的观察、认识过程安排材料,结构作品。

5 、流动式结构 以作者感情流动的起伏变化为线索安排材料,结构作品。这种结构形式比较自由,其优点在于自然流畅,似乎作者不是在作文章,而是在展露自己的心曲。

6 、对比式结构 采用对照、比较的方式组织材料,结构作品。采用这种结构形式的关键是要找到有可比性、可比点的事物,或找到某人某物有可比性、可比点的不同侧面。

7 、特写式结构 采用特写的手法集中描述一个动人的场景或人物的某个动人的片断的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很单纯,一般以生动细微的描述和主题的集中、深刻取胜。

(二)关于“形散神不散”

“形散”主要指散文的题材,即作者思路开阔,从一点生发开去,古今中外、天南海北纵意而谈;“神”指散文的主题。“神不散”是说尽管题材驳杂,但仍然必须围绕一个主题,由主题贯串全文,使文章成为一个缜密的整体,做到形散而神聚。

(三)写好开头与结尾

1 、开头

散文的开头应领起全文、定准基调、富有魅力。

散文开头的方法多种多样,但不论是用什么方法开头,都必须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有利于文章主体的展开。

2 、结尾

散文要有一个好的结尾。散文的结尾固然可以“意尽而言止”,但“言尽而意不尽,文断而情不断”,余音绕梁则更佳,它能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思考的余地,使其感到余味无穷。

散文的结尾要根据散文总体构思的要求而定。散文的结尾是文章的自然延伸,不是外加的尾巴,要写得自然。

四、要灵活运用散文笔法

散文的篇幅短小,但要求把事情记得有波澜,把人写活,把景物的状貌写具体,达到充分抒情述志的目的,这就要灵活运用散文的笔法。

散文笔法很多,常用的有一下 3 种:

1 、用写意法叙事写人 “写意”指用极简练的笔墨来叙事、写人、状物,以达到传神的目的。写意法又分两种:其一,有虚有实地叙事,即对能充分表现情志的地方,要写得实一些、具体一点,对不能充分表现情志的地方,要写得虚一些。其二,用有粗有细的方法写人。描写人物时,对能表现人物气质特征的地方线条要细,对不能表现人物个性特征的地方,萧条可以粗一点。

2 、用指点法来抒情述志 散文的情志并不都用间接的方式表达。“指点”是指作者把意见、感情在文章中直接说出来。它是一种抒情、述志的重要手段。

3 、用兴波法增强叙述的波澜 “兴波法”是使散文叙事增强波澜,把结构编织得紧凑曲折的重要方法。

 

作业:

1 、什么是散文?散文有什么样的文体特点?

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散文与韵文、骈体文相对,凡不押韵、不重骈偶的文章,皆是散文。狭义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文学相并列的一种文学文体。

散文作为与诗歌、小说、戏剧文学相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又有广义与狭义的理解。广义的散文包括报告文学、杂文、回忆录等;狭义的散文指取材广泛、篇幅短小,能灵活地记叙见闻、自由地抒发情感的一种文章体裁。

散文的特点参见“散文的特点”部分。

2 、如何写好散文?

提示:参考“散文的写作”部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