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辽宁绥中前卫斜塔(辽·市保)

 安东老王 2017-11-24

中华古塔通览·东北卷

葫芦岛·绥中前卫斜塔

福成中华编录



 年代:辽;形制、特点:现塔八角三级实心密檐砖塔,向东北倾斜12度;现状:2001市保

辽西名塔:绥中前卫斜塔 - 安东老王 - 老王府


 

  绥中斜塔,古称瑞州歪塔,有怪塔之称。座落在葫芦岛市绥中县城西南27公里的前卫镇内。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塔建于辽代,现存塔高约10米(文物资料为7·2米),石筑塔基,砖砌塔身,实心三级呈八角形。塔身有砖刻图案,佛龛中的佛像、顶盖、飞天已无存。塔身向东北倾斜12度,塔尖位移达1.7米,但斜而不坠。 
  此塔为实心密檐式砖塔,石筑塔基,砖砌塔身,分三级呈八角形,塔身有砖刻佛像、花纹、狮子头等图案,刀法精湛,线条极其清晰。歪塔为单顶,顶部原有顶盖,现已塌陷残缺。塔身上原有的飞天砖雕和塔身佛龛中的佛像都已被盗毁无存。前卫歪塔现存塔高约10米(顶部残缺)。

  据《绥中县志》介绍,早在30多年前的测量结果是,塔身向东北方向倾斜12度,塔尖移位1.7米。数百年来,虽然几经地震与洪水侵袭,该塔始终斜而不坠、歪而不倒,因而素有“怪塔”之称。如今当人们站在塔旁仰视,会感觉斜塔似乎要迎面倒下,着实让人惊心动魄。 
  过去由于保护力度不够,塔身底部的青砖已被人为拆毁了很多,露出了极不均匀的石头毛茬,塔的上面和四周更是布满了长短不一的枯草。现虽对基座进行了维修,然没能修旧如旧,是其遗憾。塔于1983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资料:老徐摄影日记(搜狐网)


前卫斜塔欣赏

辽西名塔:绥中前卫斜塔 - 安东老王 - 老王府

 维修前图片


辽宁绥中前卫斜塔(辽·市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倾斜的一面以钢筋水泥等支撑


辽宁绥中前卫斜塔(辽·市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塔身破损得很厉害,但可见精美的砖雕花纹 


辽宁绥中前卫斜塔(辽·市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斜塔虽经千年风雨的腐蚀,但塔身上的砖雕图案花纹仍清晰可见


辽宁绥中前卫斜塔(辽·市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辽西名塔:绥中前卫斜塔 - 安东老王 - 老王府

 

辽宁绥中前卫斜塔(辽·市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2011年维修纠偏后的样子

辽宁绥中前卫斜塔(辽·市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附录资料:前卫斜塔身世之谜
  辽宁绥中前卫斜塔(辽·市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前卫歪塔何时建成至今是谜。前卫歪塔建于何时,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说法。一些宣传材料上说建于北魏,对此文物专家们已经予以否定,因为从该塔建筑风格来看应为辽代所建。由于缺乏史料依据,又无碑碣出土,前卫歪塔的具体建筑时间至今仍是个谜。专家们只能大体判断其是辽代中前期所建,距今约在一千年左右。辽代的来州来宾县县城就在今天的前卫镇,元代在该地设置瑞州,因此前卫歪塔又被称为“瑞州古塔”。塔身倾斜原因至今还是谜。有专家推测,可能是地震所致。因为历史上辽西走廊是地震活跃地区。当然,也不能排除地下水侵蚀、风力等因素影响。数百年来,虽然几经地震与洪水侵袭,该塔始终斜而不坠、歪而不倒。如今当人们站在塔旁仰视,只觉斜塔迎面而来,着实惊心动魄。 
  塔歪是因为437年前大地震? 前卫歪塔由于建筑年代久远,何时开始倾斜已无法考证。它真正的倾斜原因,恐怕也要成为千古之谜。葫芦岛市历史学会副会长张恺新经过编查史书和多年调查研究,做出大胆推测——其倾斜是地震所致。因为历史上辽西走廊是地震活跃地区,明隆庆二年(1568年)曾发生大地震,明朝在关外的坚固城堡——宁远卫城(今兴城古城)的城墙都被震塌,宁远、前卫城中很多房屋被震得面目全非,前卫塔很可能是那时遭殃的。当然,也不能排除地下水侵蚀、风力等因素影响。相比之下,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则是由于人为的设计失当而逐渐倾斜。
  前卫歪塔倾斜度堪称世界第一 。早些年,它曾被列入中国四大斜塔之一。现在,被称为“斜塔”的古塔在中国已达到17座,但没有一座倾斜度能超过前卫歪塔,位居倾斜度“亚军”的是南京定林寺塔,倾斜度不足8度。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前卫歪塔虽然是得到学术界认可的世界第一斜塔,但以往对它的宣传推介和旅游开发还很不够,以致它的知名度很低。应该承认,前卫歪塔在旅游品牌包装方面显得落后许多,以至于多年来“养在深闺无人知”。 
安东老王推荐阅读:
 评论这张
阅读(981)| 评论(0) | 编辑 |删除 |推送 |置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