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改变了人类 1/3 的天际线 包豪斯到底是什么鬼|建筑诗05

 minye98 2017-11-24


2话不说先生,也是个神人,

他一不小心就可以从宇宙的某个角落,

打捞出几个关于房子的故事。


文|2话不说


我们生活在世界上,不如说我们生活在建筑里。


我们出门上班、回家睡觉、去 KFC 吃早餐,都是从一个建筑走向另一个建筑的过程。


对于中国人来说,我们使用的绝大部分建筑都是近 30 年建造的。这些建筑跟那些旅游景点的古建完全不同,无论是高层写字楼还是住宅,无论是高速公路还是图书馆、路边的小店、乡村的别墅,这些建筑都长得差不多,方方正正的,具有简单的几何外形。


它们大部分采用钢构件、混凝土、大块的平板玻璃作为主要材料,大多没有细节装饰,这被特点建筑学家称为理性的、功能主义的特点。


并且,世界各地的建筑也没差别很大,从北京到巴黎,从洛杉矶到驻马店儿,除了历史遗留的那些古建和地标性建筑,其他建筑其实长得也很相似。


而这个人造的环境有多悠久呢,不过短短半个世纪。一个惊人的事实是,我们生活中 98% 的建筑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建的。


原来,我们生活在现代建筑中间。


这种变化是如何开始的,谁挑动,谁发展,经历了哪些挫折,又存在那些局限,并如何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今天来说说其中最重要的一股势力:包豪斯。


一所学校


包豪斯是一所学校。位于德国,艺术院校,主要教设计。1919 年成立,1933 年关闭,存世 14 年。换过 3 次校址,魏玛、德绍和柏林;有过 3 任校长,格罗皮乌斯、汉斯·迈耶以及密斯·凡德罗(他们都是很厉害的建筑师)。学校规模不大,学⽣最多时不过 200 余人。


这里既教授建筑设计,也教平面设计,还有工业设计,台灯、桌子、椅子等等关于房子的一切。


包豪斯校名所用的三个字源自德文单词「Bauhaus」的音译。「bau」是建筑的意思,「haus」是房子的意思,连在一起就是「盖房子」。去德国,如果你问路提到「Baushaus」,大妈很可能把你带到附近的建材市场。


正确的提法是「Bauhaus school」。


设计为人民服务


包豪斯的创办于 1919 年。一战刚刚结束,850 万人死了,伤残的也有 2100 万。战后的德国一片混乱,比如通货膨胀,寄一封信,1918 年初只需要 0.15 马克,到了 1923 年,一亿马克。


十月革民的成功撼动了全世界的工人阶级,尤其是工人运动澎湃的德国。这让很多人看到解放全人类的希望,身处那个年代的艺术家自然也投身其中,考虑如何用艺术贡献社会。


包豪斯教师霍利·纳吉就感到:「在这个社会剧变的时代里,当画家是对是错?个人沉醉在艺术创造力中,对大众的幸福毫无贡献。」


包豪斯第二任校长迈耶,干脆是一位共产党员。他鼓励学生将更多心思投入到大众住宅上,造价一定要低廉。


这就改变了数千年以来设计为少数权贵服务的立场。


有人说,包豪斯就是房子设计得方方正正的。其实形式不重要,而是简单的形式让房子造价更便宜,从而达到为人民服务的目的。


1923 年,包豪斯在其展览上给德国工人阶级推出的第一个「新生活」样板,「号角屋」。

房子是平屋顶。更利于预制和搭建。



旧世界,从没有人给普通人设计房子。农村盖房,只是民间手工艺的传统集合。多为坡状茅草屋顶,利于排水。

当时的传统住宅。



「号角屋」近似一个长方形盒子,卧室在房子正中间,方形,这部分屋顶加高,有天窗,周边环绕着其他小房间。


本着建筑让生活更美好的目的,号角屋强调以功能为核心。围绕主卧的房间功能明确,比如客厅、卧室、厨房、儿童房等等,甚至绝不允许另做他用。



家具和内饰也都重新设计过,由包豪斯师生完成,强调功能,力图与房屋达到有机统一。



我们看看厨房,这里出现了橱柜、壁柜、连续的工作台面的组合,这是最早的整体橱柜。厨房装修也使用了易保养、易清洁的材料,以及采用了最现代化的设备。


直到今天,厨房的样式变化并不太大。



更重要的,房子是拼装的,价格实惠,可批量生产。这是当时最先进的建造理念,「建筑配件化」。


1926-1928 年,以此为基础,迈耶主持了德绍的拖滕工人住宅区项目。


建筑使用了最便宜的材料,混凝土,并采用预制件拼装,流水线作业。整个社区简单划一,没花多少钱。



作为马克思主义者,迈耶认为,一切的物质都是有公式的产品(如功能、时间、经济性等)。「建筑本身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依功能而进化),而不是一个美学的过程……由艺术家设计的建筑没有权利和理由存在。」


就是说,功能第一,而形式不值一提。


这一观点遭到包豪斯第三任校长密斯·凡德罗的反对。他这样问自己的学生:「如果你遇到两个孪生姐妹,她们几乎一模一样,同样聪明,同样富有,同样健康,但是一个丑陋,另外一个美丽,你会娶哪一个为妻呢?」


密斯不否认功能很重要,但不能因为功能就牺牲形式美。


设计为资本主义服务?


一年以后,1929 年,密斯设计了巴萨罗那世博会德国馆。


当时的巴塞罗那充斥着这样的建筑,宏伟的古典主义场馆,里面展示着各国的贸易产品。



当届世博的最大亮点是——射灯。很多祖祖辈辈习惯日落而息的人,可能第一次见到巨大的探射光源,震撼人心。



密斯的建筑也使用了平屋顶,但又有点不太一样。部分墙面是玻璃,游客远观,妈呀,有片屋顶漂浮在空中。



俯视。



当游客走近,会发现它居然也没有门,墙好像也是随意摆放的,或互相连接,或互相平行,组成了宽窄不一的空间,像是个迷宫。展馆并没有内外的界限。





进去走一圈,它居然还不展示产品——除了一座雕塑和几件专门设计的椅子(巴塞罗那椅子),再无其他。



还有一点新奇的是,游客进入展馆时需沿数级台阶而上。但由于地块是倾斜的,待从另一边出门时,无需再下台阶,即可直接前往下一场馆了。




当游客饶有兴趣地逛完,无不对德国馆留下深刻印象。是的,德国馆不展示产品,相反,建筑本身就是一件展品。


密斯希望德国馆能够作为参观者路途中的「理想的休息之所」,当游客看过眼花缭乱的建筑和产品,能来到一个静谧的休憩空间。所以场馆里放了几把椅子,建筑外水池旁也有一排。


这体现了密斯对于功能与美的认知,美不一定是装饰,空间效果的协调,比例的均匀,以及宁静,这是更高级的美。


再者,当时的学者普遍这样定义时代,「人类被卷入了一个漩涡之中」,而密斯认为,建筑的功能应当是整合出一种新的秩序来帮助人类摆脱这种束缚。而它的秩序慢慢成了他的建筑哲学,「少即是多」


这导致他后来设计的摩天大楼简单到无以复加,干净的立方体。


同时采用了钢铁框架结构,这又符合标准化、批量化的方法,预制、运输、装配,廉价且高效。



不同于传统的石砌建筑,石砌结构以垒砌为基本方式、石材越重,建筑越坚固。而以钢立柱作为支撑,建筑的总质量越轻,立柱承受的压力也就越小,建筑也越发坚固。


所以密斯找到了轻盈的外墙,玻璃。


芝加哥湖滨住宅。



西格拉姆大厦。



只不过,这些摩天大楼都是密斯去美国以后建成的。


历史就是这样反讽,1933 年,包豪斯因为怀有共产主义理念而被纳粹关闭。而正是纳粹的关闭,使得大量教职员和学生移民国外,促使了包豪斯的经验成果传到世界各地,尤其是在美国发扬光大,服务了资本主义,改变了人类 1/3 的天际线。


多说一句,为啥没传到苏联。


领导不喜欢。1949 年以后,曾经的反法西斯斗士包豪斯,被社会主义国家贴上了「资产阶级腐朽文化」的标签。


Or by a cyder-press, with patient look,
Thou watchest the last oozings hours by hours.

周一至周五推送




德科地产频道「会员课程」

第一期 1001 位会员已完成招募


第七课即将开启

影响房产投资收益率的N个操作盲点



盲点1:调控期不该买房?

盲点3:买一套房子扔在那里就好了?

盲点5:地段越好越值得投资?

盲点7:价差越大越值得投资?

盲点9:超级大盘更值得投资?

盲点11:楼层越高越好?

盲点13:某某楼盘负面报道太多不能买?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