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南一村庄用千年瓷器火砖打造, 外地人蜂拥而来, 本地人却纷纷搬离

 飞龙在天cokvj5 2017-11-24

在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北冶镇甘泉村,两位留守的老人正在院子里百无聊赖的打发寒冬时光。据户主师傅讲,他这栋房子自从有记忆的时候就住在这里,几百年是有了,还说最早可能追溯到宋代,如果真是这样,有小近千年的历史呀,确实给我们吓了一跳。

这个村子地处新安县北部山区,祖祖辈辈以烧制陶瓷出名,陶器最红火的时代,这里的生产满足了整个的河南地区,是最主要的日用陶瓷生产基地,有着上千年烧制陶瓷的历史。

村子坐落在黄河边,丰富的瓷土吸引了陶瓷匠人聚集于此,在这里修建土窑,为便于上工,在窑洞边就盖房子,从此逐渐发展成村落,也成就了后来甘泉村的富庶。

当地百姓介绍,甘泉村形成于唐代末年,当时村子里有40多个姓氏。甘泉村现有村民1700余名,20多个姓氏。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个贫瘠的山区成为匠人的聚集地,全是因为原材料——土质。

这墙壁上用的瓷器叫“笼盔”,烧窑的时候,将陶瓷制品扣在里面,防止炉灰掉落在产品上,产品烧制出来后,它的使命也就完成了。无数的“笼盔”越积越多,村民们用这种硬度很高的瓷器盖房和垒墙头。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瓷器鼎盛时期已过,但透过这些瓷器盖起的院落,我们还是能感受到当初的红火场景。

一处普通的陶瓷盖成的小院,如今早已经人走屋空,大门紧闭,只有墙头上放置的仙人掌、辣椒等植物显示出一点的生机。

一孔遭毁坏的瓷窑。

甘泉村造瓷有悠久的历史,现保存完好的有宋代瓷窑遗址,宋、元瓷窑遗址和元代瓷窑遗址。这里经历和见证了从古到今瓷窑的兴盛和衰败。

一位老人单独居住在老宅。“老伴不在了,也不想跟着孩子出去,在这里住习惯了,窑洞里冬暖夏凉,哪里也不想去。”孩子多次劝说老人搬离山村,但她更愿意在这里享受清净。

这是一位孤独的老人,院落古朴和现代相结合,老人为了给他找媳妇,下大本钱对瓷窑进行了翻修,成了现在的样子,瓷砖上写着锦绣前程。他一生未娶,孤独一生。

窑洞的内景,这一间用来睡觉休息。

这对老人的孩子都已经出山。老人说过往的辉煌并不能代表现在,一切都在变化,即使现在山里房子修建的再好,也是留不住年轻人的,加之瓷窑的没落,没有了收入来源,更留不住年轻人,现在村里全部是老人,没有一个年轻人了。

忙着搬家的一对老人,他们将在规定的期限搬离,从此和这个祖祖辈辈生活了几代的村子作别。

”房子有没有千年不好说,但是这里的房子都是用硬度超高的火砖和瓷器盖成的,一点不掺假,当初生意兴隆收入丰厚,是万人向往的小都市,这个偏僻的小山村,每家每户都烧过窑,造过瓷器,如果想知道以前家境状况如何,看看院子里有没有窑就知道了。”这位搬家的老师傅悠闲的抽起烟袋,回忆去过往,虽然有不舍,但也要给小村开发让路了。

欢迎关注我的大鱼号:河洛乡土
微信公众号:hlxiangcu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