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得了解一下五代十国的起源和这个时代是什么因素所造就的?在唐朝后期,经过安史之乱之后,中央对地方的管控能力逐渐减弱,使得本来只能掌管军权的地方节度使开始过问民政,成为了一地的军政长官,当节度使的权力越来越大,也就成为了我们所说的军阀和土皇帝 虽然皇帝的威权和掌控能力变弱,但是对于皇帝平时的一些调令,地方节度使们还是要听从的,因为这时候的唐朝虽然势微但仍然保有其正统,在民众们心里他们还是大唐的子民,他们内心仍怀念着曾经的盛世大唐,所以地方节度使虽然不需要经过皇帝的同意也能成为节度使,但为了身份的正统仍需要皇帝的册封才能保持身份的稳定 正是因为这些节度使的拥兵自重,才导致了后面的五代十国混乱、割据不堪的局面,这是混乱的根源,接下来我们要讲一个人,正是因为这个人,才拉开了五代十国的序幕 这个人叫朱温,是黄巢手下的一名大将,出身平凡却屡立战功从而获得了黄巢的青睐,当时王仙芝和黄巢的起义席卷唐庭,使得唐朝廷的地位岌岌可危,正是风雨飘摇之时 在一次作战当中,黄巢手下的另一员大将因嫉妒朱温的战功,在朱温有难之时而不去营救,从而导致了朱温倒戈投入了唐营,在接受朱温的投降之后,皇帝非常的开心的给朱温封赏了高官厚禄以示佳奖 后面的朱温战绩辉煌,利用皇权慢慢的强大了起来,直至最终平息了黄巢等人的起义,又立下了各种战功,成为了当时唐朝庭的重将,同时掌控住了的皇帝,时间久了,皇帝换了,朱温越来越不满足,最后面他决定要篡位,自己当皇帝 于是他挟持了唐朝的皇帝,并把他身边的人都杀光,逼迫唐皇帝禅位于他,建立了后梁,如此彻底的拉开了五代十国的序幕,但是当时并不只后梁一个国家,还有其他很多割据一地的节度使自建一国、自封为王。只因后梁取代了唐朝的中原国土,居众国之中,属中央政权,所以被历史学家称为一个朝代,五代中的第一代 而后又经历了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个中央政权,合称为五代,五代只是当时的五个比较强大的政权,因其无力一统全国,所以我们可以将其看成五个比较庞大的藩镇,这五个藩镇旁边又有其他众多的小藩镇,这些小藩镇有些以五代为宗主国,有些自立为帝、而实力又不足,我们把其中十个影响力比较大,实力比较强的称为十国 五代十国时期的中国,长期处于分裂,无法统一,各自为政又相互攻伐,使得百姓民不聊生,纷纷北逃,正是因为这些北逃的汉人,为契丹(辽)这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崛起强大做出了很多的贡献,正因为契丹的崛起,导致五代后期的中央政权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甚至后面的后晋开国皇帝石敬塘为了顺利的灭掉后唐当上皇帝,开始从契丹借兵,而将燕云十六州贡献给了契丹,自称儿皇帝,也因为石敬瑭的举动使得后来的宋朝饱受北方的威胁 后面后周建立,经过第二代皇帝郭荣(也称柴荣)的努力,多数割据的政权也渐渐的被中央掌控,正当后周鼎盛、大有一派一统中华之势的时候,后周的二代皇帝郭荣病了,从此之后就是一病不起,在去世之前,他把他七岁的儿子交给了赵匡胤,让他代掌国政好好看顾自己的儿子 后面就发生了我们熟知的陈桥兵变,赵匡胤当上了皇帝,接下了周世宗未完成的大业,一举结束了当时延续54年之久的五代十国,完成了统一的大业,也正因为赵匡胤深深的知道了节度使制度所带来的弊乱,所以他才制定了一直被后世所诟病的“重文轻武”的制度,以文官来压制地方的节度使和武使,使得地方武将无法叛乱,在抑制武将权力的时候,也造就了宋朝从开国到灭亡都没有一个武将叛乱的局面 所以我们看待宋朝重文轻武的现象时,不能片面的去看待,而是要从更深的局面去看待它所出现的原因和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