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到底该如何学中医?

 塞北观音萧银龙 2017-11-25

导读:我们深知青年中医的不容易。医路漫漫,学医不易,学中医更加不易。青年中医缺少的不是悟性,我们都经历过高考,曾经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事。对于学习中医,在能力方面不是问题,关键在于是否懂得方法,我们需要知道并理解如何学习中医,这比什么都重要!

我们到底该如何学中医?

青橘中医签约作者:陈潮铭

相信有不少中医学生、青年中医现在或曾经对中医学习产生过疑惑,中医看起来很玄,不知道从何下手?医路漫长,该如何行走?我们知道,学习是要有方法的,一步一步走才能循序渐进,医术才可能有所成就。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学习中医呢?

古人常言,修行最重要的便是4个字——法、地、侣、财。

法是方法,教法;

侣:同修、道友;《礼记》曰:独学而无友,必孤陋寡闻也;

财:有一定的经济条件,学习需要不断地充实自己,就需要买书,外出增长见识等等,这些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

地:修道的场所,道场。不同的环境里对人的潜意识有诸多的影响,越好的环境对于学习自然越有帮助。对于中医学习来说,这里的环境更倾向于身边的学术氛围。

中医医术的学习正如修行,修行条件4字,“法”字排第一,因为法能明确修行方向,能告知修行者的未来成就的具体方向。如果学而不得法,就是盲修瞎练,难以有所成就,甚至走火入魔伤人害己。

想必,作为中国人,大家都知道中国功夫有很多种,各有各的功法,修炼成功后都能够帮助修行者克敌制胜。方法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有其明确的修行方法,指导修行者如何一步步地学习,逐渐登堂入室,臻入化境!

于中医而言,也是如此!在中医的诸多流派里,有各种功法——学院科班的功法、方证派的功法、伤寒派的功法、医经派的功法、攻邪派的功法、温病派的功法……等等,数不胜数。

我们常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其中的师傅最大的作用,便是教会徒弟如何修行,让徒弟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方向,在出师之后能够自行继续修行下去,攀登自己的人生高峰,甚至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功法无好坏,小编对诸派功法都略知一二,斗胆进行剖析后,总结出前辈高人修行的大方向思路,并结合当今时代情况进行适当修改,分点列出,希望对诸位中医医术修行有所帮助。

学习的基础

1.学习中医对人体及万物的认识

这是一切功法的基础,中医思维开启的第一步。要达到这一步,我们应该做什么呢?这一步其实就是《黄帝内经》、《难经》……等等,深刻理解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各类基础理论知识,知晓人体气血津液,五脏关系,协调合作的过程。

历史上各个中医大家无不对于中医认识人体、人文自然有着深厚的理解,往往花近10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去不都地钻研,而最终达到对人体有着非常深刻而精确的认识。对于现代中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或者前辈师长推荐选一本比较全的书籍研习,逐渐形成并锻炼自己的中医思维。

2.学习中医诊断

这是修习以后在抵抗疾病的战场上所需要的分析的能力、眼光、战略知识等。这是望闻问切!这是辨证!这是修习如何根据患者外在表现推测内在情况的方法!这是以后用药的方向!

这一步,我们应该学习四诊,学会收集信息的本事;接着是根据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的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辨证,包括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等等。

辨证方法可以根据自己喜好的医家诊断思维渊源进行学习,比如,喜欢医圣张仲景的六经辨证的,可以优先学六经辨证、八纲辨证。先通一家,再通百家!

辨证这一步最为重要,因为这一步直接影响了治病救人之时用药方向的问题,会直接影响疗效的问题。辨证的本质就是根据患者的症状,你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的一个过程,最终明确疾病的本质,用药的方向。

辨证的思维过程可能很多人至今还不明白,我分享一下我的思路过程,希望对你有帮助。对于一个症状或者多个症状推出某个证,这个结果可能是唯一性的,也可能是多个方向的,这时候需要其他症状来进行佐证,最终综合出唯一性的结果,或者是两个结果。

可能有点绕,这里举个具体的例子吧。某个患者,有泄泻的症状,这个症状没有唯一性的结果,它可能是脾气虚寒、肝木乘脾、寒邪犯脾、湿热内阻等等,这时候就需要其他症状来辅助诊断,结合大便粘腻的症状,可以知道有湿,结合肛门灼热,臭味重的症状,可以知道有热。两个,三个症状相结合后使得指向变成了唯一性的,这便是辨证的思维过程。

因此,这一步的学习,就是要逐步积累出四诊收集的信息的指向唯一的记忆,以及形成辨证分析思维习惯。

3.学习中药的功效与指向

这一步是学习药性,明白药的作用原理,以及他的功效指向性。这是什么意思呢?这说的是学习每一味中药的药性归经,功效,功效作用的指向,禁忌。有很多人可能会对“功效作用的指向”产生疑惑,不能理解,举个具体的例子就明白了。

比如人参这味药,为补气的圣药,由于它五脏六腑无经不到,所以补气的指向是五脏六腑的气都能补,但是单单知道这一点还不够,你还要知道如何什么情况下,它是补肺气的,什么时候又能补肾气?是要用什么引经药,还是剂量大小的改变?我们知道人参少用则泛上,多用(重用)则下行补肾,那么,多少的量是算少用,多少的量是多用?了解到这个程度便算是基本了解了这个药。

中药的学习自然也要依托书籍和临床实践学习,书籍推荐比如《神农本草》、《本草新编》……等等。建议选一本自己比较喜欢的医家所读过的本草书籍进行学习,还是那句话,先精于一家,再通百家。

4.组方之理

这一步其实便是训练并实践脏腑关系,药性药物作用的综合把握的能力。打仗,有了敢打敢杀的兵(中药)还不行,还需要将军(用药者)懂得驭人(药)之术,能将正确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并使各个战士之间相互配合,或是打游击,或是聚而成阵,是先吃饱饭鼓舞士气,还是直捣黄龙?均需要心中有数,能够根据战局形势进行合理安排!

这一步需要进一步学习脏腑的五行生克制化,药性配伍的作用,本阶段的研究对象可以是方解之书,如《伤寒明理论》、《医方集解》、《石室秘录》等,选一本自己喜欢的研读即可。

这里不得不提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这本书最是适合研究组方至理的书,理法方药样样皆全,组方简洁,用药精当,研究越深,越能体会到医道至理。

实践1.医案研读、跟诊抄方

这一步是为了正式实践而做的铺垫。顺利走到这一步,恭喜你!你已经能够处理一些小毛病了。

首先,先说医案研读,重点在于学习医家的辨证过程,用药的剂量与思路,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到结束的过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一定容易,总之,在于思考,在于领悟!医书推荐:《丁甘仁医案》、《伤寒名医案精华》、《吴鞠通医案》、《临证指南医案》等等名医的医案,选择一本,刚开始选择相对比较容易理解的医案书籍,比如《伤寒名医案精华》。后期逐渐有所明悟,临证经验有明显之后,可以开始尝试研读《临证指南医案》这类比较不容易理解的医案。

其次,择一名医跟诊抄方也是非常的重要。因为今时不同往日,社会变迁,疾病改变,中药饮片发展等等原因,很多现实情况均与古人所存在的时代有明显的差异,个人无法单纯凭借自身学习快速适应当今的临证现实。择一名医,一个能够为你答疑解惑、提供活生生的临证经历的名师,能让你的个人经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快速提升。好处颇多,比如:

(1)了解实际接触患者时,患者的语言描述与自己的理解,前辈高人理解的差异性;

(2)临证之时,思考名师的临证思维,如何获取患者的信息、疾病发展过程、鉴别其他疾病,辨证的过程,处方用药的思路,提高个人对临床的感性认识;

(3)遇到疑惑之时,还能及时询问,及时解决疑难问题,提高个人的知识广博程度。

(4)临证之时,还能获取一些名师的学习体验,获得其追求知识的人生历程,从而对个人的学习规划有一定的参考;

(5)临床情况千变万化,即使名师也必然有困惑的时候,亲身经历该过程,感性地去认知老师对疑难杂病的处理过程,对个人将来遇到同类情况必有很多获益;

(6)……

临证跟师,好处多,想必大家都能随便说出个4,5,6来。废话不多说,其实临证跟师越早一些接触越好。如果能及早遇见到自己中医学习路上的引路人,那必是人生前进道路上的助推器。甚至于,在出师工作多年后,心里又积累了不少疑惑,再次联系恩师前往抄方学习,解决心中的困惑。如此,如何能不进步?

2.临证

积极地去实践以往所学,形成自己的获取四诊信息习惯,辨证明确寒热虚实,五脏盛衰,分辨出用药的方向,并与用药一一对应。

定时总结临证得失,记录临证遇到的困惑,及时查阅知识盲点,不断验证所学,积累个人临证经验。


篇后语:

作为一名青年中医的一员,我们深知青年中医的不容易。医路漫漫,学医不易,学中医更加不易。青年中医缺少的不是悟性,我们经历过高考,曾经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事。对于学习中医,在能力方面不是问题,而在于是否懂得方法,我们需要知道并理解如何学习中医,这比什么都重要!正如,本文开头所说,法地侣财,法为第一!

青橘医话,每日点滴,陪伴每一位青年中医成长。每日分享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让中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