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动静和谐 开合适中

 CeizhuPan 2017-11-25

正雷太极书院张晋僖老师

一、动和静的概念

动,是生命的需要,生命在于运动。动,属于阳,是刚,是生长。万事万物都离不开运动。运动可以促进人的血液循环,增进新陈代谢,有助于健康长寿。同样,静,也是生命的需要,是生命的根本静是一个修复的过程。人需要睡眠,需要休息,这些就是一个静养的过程。事物的运动,都是动静平衡的。养生的关键也在于动静和谐。

二、动静即开合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其实是讲动和静是一种开合的关系。在太极拳的演练中,动和静共同构成了太极拳的两个方面,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实际上也是阴和阳的关系。

动,就是阳;静,就是阴。开,就是阳;合,就是阴。在太极拳的阴阳运化当中,包含着虚实、刚柔、开合、含展、升降、进退、收放等等方面。总之,世界上的万物,都离不开阴阳,都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体。

正雷太极书院张晋僖老师在馆授课中

三、练习太极拳时 如何做到“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1.在外形动作上要把握好开合

太极拳的开合,包括四肢的开合与躯体的开合,其中最重要的是胸腹的含展。很多初学太极拳的人,往往是手脚有开合,而胸腹没有含展。这样,虽然在动作上有动有静,但是却没有做到开合,也就达不到拳论要求的“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所以,我们练习太极拳时要注意:太极拳的动作不仅有动静,还要有开合。

开中寓合 合中寓开

太极拳在开的时候,不是无限大,而是开中寓合;合的时候,要合中寓开。另外,开合屈伸,不仅仅是四肢的开合屈伸,而是要用腰来带领,要有胸腰的含展开合。比如搂膝拗步,两手举起侧翻,这就是开,但是在开中还有合;转身出腿、屈臂,这是合,然后弓步、蹬腿、转腰、伸臂、沉腕、落胯、舒指,这就是展。从这个动作,就能够体会出“屈中有伸,开中有合”的太极拳练习要领。

2.要注重内在的开合——无过不及

太极拳外表的静,蕴含着内在的动;外在的动,又包含着内在的静。太极拳的动作缓慢、柔和,所以能做到动中寓静,静中有动。这种内在的动静、开合,主要是意念上的。拳论说“外示安逸,内固精神”就是讲内在意念上动静的关系,它是气定神闲,神意安舒的一种运动状态。内在意念上的开合,实际也是意念的收放,意念上的“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正雷太极书院张晋僖老师在馆授课中

让太极拳生活化 生活要太极化

再次,要“无过不及,随曲就伸”。王宗岳《太极拳论》中的“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后有“无过不及,随曲就伸“的句子,这是讲动作的开合要适度,动作既不要过,也不要不及。太极拳练习的就是一个”中”字。我主张太极拳生活化,生活要太极化。我们在生活中也要练习这个“中”字,包括饮食、工作与休息、待人处事等等,都要求得中和。我们在练习太极拳时,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流派套路,要处理好动静、开合的关系,总之就是要“无过不及”。就是要适中、适度。练习太极拳,适合于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实际是一个动静的关系,处理好这个动和静的关系,才能练好太极拳,才能更好地养生健身。归纳起来.就是要适合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