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文字,主要是笔者这些年来在使用古墨的过程中体会和感悟到的一些个人经验。基本上都零星地发布于书法江湖论坛上。以前整理过一些,但还不够完整,这次算是系统地整理一遍,有些观点做了些修改和补充。不过限于笔者的水平和经验,这其中肯定还是有不少片面甚至不对的想法的,并且些观点主要是针对古墨的。对于新墨,而因为工艺的差异,只能做一些参考,不能完全依样。 一:什么样的墨是好墨 好墨的要求很多,外观是一方面,但绝不能代表全部。因为墨是实用之物,最终是要上纸的。所以,纸上效果是判断一条墨是否是好墨的最重要标志。当然,一般而言,制作精良,外观可人的墨,其内质也不会太差。 精美异常的晚清墨 对于墨上纸后好坏的判断,我有一些这些年总结出来的自己的标准。可能不是所有的师友都能接受或理解,但至少是可以做一个参考的。 一要细腻、敏感。这一点上,烟料的质量是主因,烟料足够细腻油润,并且粗细烟料搭配合理,则能有最好的效果。但同时胶也要清。 极为细腻敏感的墨色 二是渗墨度(好墨上纸肯定是要渗的,关键看渗的程度,我称之为“欲走还留”方是好墨 )。 三要利笔(简单地说就是能让毛笔感觉硬一点)。 清劲爽利,通透如玉的墨色 稳定,敦厚,有体积感的墨色
淡墨有着微妙层次变化的乾隆墨
明董其昌作品中极有质感的墨色 二:笔触 笔沾墨,上纸(生宣),总会有痕迹。这种痕迹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应该就是我们平常讲的笔触。不论多好的墨,在生宣上是要渗化的(笔触之外,会有一圈渗化的痕迹,无论浓淡都要有)。但渗化归渗化,笔触依旧存在。存在又不能很清楚,更不能看不见,这就是一个度。很清楚则“死”(宿墨常会如此),没有则“趴”了,也可说糊了。我理解的“墨猪”既是。当然这种效果对纸的要求也很高,差纸渗化痕迹状如齿痕,且毫无规律。好的生宣纸细腻缜密,笔触渗化边缘若小动物的绒毛,均有而有厚度。这一点上,多看看古人或近现代对纸墨讲究的大家的作品,对理解上有很大的帮助。 明代墨在生宣上渗化有度又立得起来的笔触感 三:胶的轻重与好坏 明或明以前的墨,因为纸绢大都偏熟,下胶量一般都比较大,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胶重。入清后生纸逐渐被认同,并开始大量使用。但因重胶墨在生纸上较难适意(往往滞笔且不黑),墨中的胶也随之变轻。清初的纸还不像我们现在的纸那么生而渗水,所以胶轻也是相对的,程度并不大,相对我们现在的墨,我认为胶还是偏重的。不过胶的轻重其实不是关键所在,最主要的还是要胶好。什么样的胶好?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也许能说明些问题。有些墨磨浓后状如泥浆膏糖, 舔笔迟重、行笔不顺,此胶差。有的墨,磨浓后的墨液不稠不粘、澄如秋水、舔笔不滞、行笔流畅,此好胶。这种好胶和差胶的区别是巨大的,从手感、笔触感、流畅度、层次感、以及绘画中的笔触清晰度、耐水度、都有明显差距。 明代的重胶墨(徐渭作品)清初八大山人生宣效果 明清两代的古墨,只要保存好的,有很多能做到触手如新。清中后期的墨,则相对容易受潮败胶,建国后的就更是如此。其实道理很简单,墨里会变质的是胶,烟是稳定的,不会变。墨迹能否长久的保持在纸绢等介质上,完全要靠胶。胶过轻,不利墨迹的保存,胶过重,则不利于书写。因此,胶好是首要条件。在胶好的前提下,保证一定的胶量,下足辅料、再杵透,方有可能做出好墨。 在现在的生宣上,重胶墨易跑,易渗,轻胶墨则相对稳定,好控制。但重胶墨发墨慢,且不易浓,轻胶反之。忘记是哪本书记载的了,说明墨胶重且硬,硬到伤砚,并说明墨在磨前需要将磨口在水里略浸,使之发软易下墨,这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常见宋明古砚,有很深的凹坑,似乎都是经年使用造成的。而清代砚台则很少见有如此情况。这一现象或可做古墨重胶难磨的别证。另外,晚明吴叔大有墨称“软剂”,为何要称“软剂”?或许也与墨过硬有一定的关系。清初曹素功接吴而起,用胶轻重合度,引领清代制墨业,是走了和明墨重胶完全不同风格的。 四:烟的粗细 烟的粗细,主要取决于点烟时火头的大小,火头越大烟越粗,火头控制得越小,烟就越细。火头大,油就燃烧充分,烟粉中的有机物残留就少,所以点取的烟干而燥。相反,火小的时候,烟粉中就会有大量的有机物残留,烟粉就会油润。这样的情况,也直接反映在最后制成的墨锭上。烟细好墨显得黑润油腻,粗烟劣墨则灰黑干燥。一直到上纸成作品,同样存在这样的差别。 但火头大,产烟量会比小火头大很多,所以真正细烟好墨制取非常耗时间。 烟并不是越细越好,也不是越均匀越好。笔者做过一些电子显微图分析,上品好墨的烟料是有一个粗细分布比例的,就是说需要有粗细烟料的搭配,不能一味细,当然,更不能全部粗。粗细烟粉搭配,能够很好的提高墨色的色阶长度,由浓到淡的变化会更多。很多网友认为炭黑(洋烟)不好,不好在哪儿?其实就是因为炭黑的烟粉颗粒粗细比我们制墨用的油烟、松烟烟粉颗粒要均匀很多,所以不管是粗炭黑还是细腻的炭黑,都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墨色平板无层次,单薄无厚度。这是炭黑墨和油烟墨的最明显差别。 五:胶和烟的关系 有的墨很怕水,遇水则洇墨厉害,甚至笔触全无。其实这就是胶出了问题,是胶力不够,管不住烟。因为烟本身在纸上是不会跑的,烟粉是在胶水的带动下在纸上渗化,明白这点,也就知道为什么胶在墨里这么重要了。胶的黏稠度,附着力以及胶量的大小,都直接影响了墨的渗化效果。有网友说民国很多炭黑墨比建国后的油烟还耐水,为什么,因为胶。烟是根本,烟足够细,能够有助于渗化的层次。但胶是方法,活的,变数很大。同样的烟料用不同的胶法会有完全不同的效果。 六:褪胶和败胶 褪胶是墨在保存很好的情况下,胶性自然褪去(包括胶的粘性、胶量等),变得柔和的过程。它不仅不影响墨的使用,反而会使墨用起来较新墨更为舒畅(比如不滞笔,书写流畅,洇化适度等)。这也是为什么老墨好用而新墨要放一段时间才好用的原因。 败胶则是墨受环境的影响(尤其是环境湿度过大),胶性遭到了破坏,造成胶腐败变质或是胶量减少到无法使用的程度。其特征就是墨块酥脆易碎,断口破口无光泽,分量变轻。脱胶和败胶严重的墨,不能直接使用,必须和重胶墨混合研磨使用(但效果肯定不如原来)或是直接捣碎合新胶重制。 败胶墨 尝见论墨古文中有这样的形容,“墨以紫光为上,蓝光次之······”。那到底什么是墨的紫光或是蓝光?就笔者的经验来说,一般可做两种解释。一是墨面的直观色泽(当然这种色泽是很含蓄的)。好墨墨面会隐现紫玉般的光泽。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磨出的墨液的色泽。上品佳墨墨液紫光莹莹。 我个人是倾向前者的。因为只有胶轻而烟极细者,才能有此紫玉之光。 绝大多数墨都是达不到的,烟极好而胶重之墨则墨面多显蓝光。 古墨中隐现的蓝紫光泽 八:墨的裂纹 墨裂,是因为墨里的胶因湿度的改变而发生收缩和膨胀,从而造成墨的开裂或是愈合。在南方,墨体因冬季干燥而出现的一些细小裂纹会在春夏梅雨季节完全消失,就是墨胶的收缩膨胀造成的。当然有些旧裂是无法再复原的。所以防止墨裂的重点是仿风(干)和防潮。 古墨的裂纹 九:丝丝起发理 古人形容佳墨也常用此句。我的理解,所谓发理,实际就是墨模的纹理。丝丝起发理,说明几个问题,一是墨模木材质好,制作精良;二是墨工手艺高超,压制到位,;三是墨料精细,能深入墨模的各个缝隙,故可以使墨模的纹理得到极致的体现。一般墨面纹理细密如牛毛,并丝丝有光者,皆是上品(保存很好的情况下)。以上只就本色墨而言,上了漆皮的墨就完全不一样了。明代墨模的材料与清代有所不同,往往看不到纹理,需要另行探讨。 康熙吴天章墨的丝丝发理 十:磨口如镜 好墨用好砚磨,可以使墨的磨口如镜面一般光亮平整。但是,只要砚台够细而平、墨杵打够紧、用胶重且好、加上天气干燥,即使是炭黑墨也会磨口如镜。所以磨口不能成为判定墨好或不好的关键因素,而只是众多因素之一。可以这么说,好墨一般都有好磨口,而好磨口的墨则不一定是好墨。墨面色泽、断口、崩口、磨感、磨口、墨液以及书写或作画的流畅度、洇化度、黑度、厚度、敏感度、清透度、色阶、层次感、油性等等都是判定墨好与孬的参考因素。只是这里有一些特征很明显,比较容易判断,有一些则需要反复比对才能明白。 清墨如镜的磨口 晚清时期,流行一种“大卷墨”,所谓“大卷墨”,周绍良先生云:“按传统习惯实际是一种研墨的方法。其法以松烟墨为主,研至浓厚,再用油烟墨研至可使用程度即可。如此,写在以宣纸为底的大卷上,能够做到即黑且光(清代馆阁体的要求)。 清代大卷墨的标识
十二:轻胶十万杵 古墨上常见有“轻胶十万杵”的标法,尤其晚清时期。笔者见到最早的是乾隆年间袁枚的定版墨。虽然没有用过,但就笔者所用的晚清轻胶十万杵墨来看,其性能与其他普通墨品相比并没什么特别之处。也就是并不显得胶轻。窃以为,乾隆时期应该确有按“轻胶十万杵”法制的墨,但到晚清时期,这个称谓渐渐变成了一种炫耀的噱头, 而在实际的制作工艺上与普通墨并没有什么差别。 光绪时期的轻胶十万杵墨十三:松烟和油烟 松烟和油烟的色泽完全不同, 一冷色、一暖色 。 纸张材质,年份的不同会明显影响墨的发色。个人经验来说,年纪越大的纸(尤其是宣纸类),色调越冷,少数纸会强烈的影响墨的发色,比如福建产的玉版纸,纸张本身的底色,也会对墨的颜色有所影响。古纸有些是有色纸的(染过色),有些是本色纸,出来的墨色自然不一样。从传世作品看,宋代绘画多是有色绢或是纸,若无资料记载,光看作品本身,很难说明所用墨是松烟还是油烟,。但从宋代书法来看,有不少是用本色纸的,从中可以看出,用墨松烟是主体,明代开始,油烟大行其道。从书画作品看,大部分是油烟墨。很多看起来偏冷色调的实际并不是松烟,而是油烟。真正松烟的色调非常明显。到了清代,油烟是绝对主体,松烟不仅在使用上,在制作上也逐渐被忽略,所以传世的明清墨中,松烟相对油烟少得可怜。 无论松烟,油烟,墨的年纪越大色越冷;胶越轻,色越冷。用胶不同会影响墨色,鹿角胶清白,基本不影响墨色,皮胶类多呈现黄色(古人用药材解胶色)胶多对墨色有一程度的影响。另外,制墨过程中添加药材,可以适当控制墨的发色。 清代松烟和清代油烟磨出的墨液,干燥后在砚台中的反光差异明显。在冷光灯下,松烟呈黄红色,油烟呈现亮白色。而在自然光下,松烟则接近棕红色,油烟略带黄白色,对比更明显。 松烟墨色 清代松烟和油烟的磨口对比(冷光) 暖光 十四:答网友问 1:轻胶墨与重胶墨在墨色上有何区别? 答:烟料相同的前提下,轻胶墨易显墨色,黑度更好。重胶墨则易掩墨色,而润度更好些。 2:胶对墨色及效果的影响,胶轻了如何,胶重了又如何? 答:轻胶墨往往色冷些,重胶墨色暖些(因胶色基本都偏暖)。 3:现在的新墨为何极易开裂? 答:新墨裂有几个原因:胶力不足、胶量过轻、和料不匀、杵捶不紧、没干透就销售(见风遇干)、保存方法不当。 4:好胶不败,败胶就墨不好是吗? 答:没有好胶不败一说,再好的墨,保存不善,也会败胶。只是相对来说,好胶的墨不容易败,但败胶的墨里一样有好墨。倒是发霉的墨,肯定不是什么好墨。 5:怎样鉴定胶质优略? 答:这个很难讲得清楚,前面提到的墨液的感觉可以作为一个参考(不稠不粘,澄如秋水),另清墨大多坚润而脆,有裂纹则多爽利的大裂或者干脆碎裂。若墨已碎裂,则可看断口来判断,平整、光洁 、油亮,则胶佳。若墨体满身细裂纹(明墨以及漆皮墨的蛇皮纹不可混淆)而不断,且有变形的,多为劣胶。易潮易霉的,是极差胶。 6:大师的画一看就是大师画的,比如齐白石,张大千,吴冠中。因为其风格特征明显。非常与众不同!好墨,比如清墨是否也有如此这般明显特征? 答:清墨其实是个很庞大的概念,近三百年的历史,数百家墨店,墨品又分数十个阶层档次,太难说清楚。很多网友把清墨当成一个单一的概念。以为清代的墨,就一定是好墨。尤其是随便拿一块清墨,就来衡量和当代墨的差距,这很容易片面。要理清清代制墨业的工艺或是质量的演变史,不容易。清代有和明墨相当的顶级墨,也有比不了建国后顶级墨的普通墨,切不可一概而论,但说到风格,有一点和画家是类似的。那就是清代制墨也有名家和小店之分。比如历来传称的清代四大墨家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他们制的墨,各个时期都有各自的特点。这些风格包括了墨的造型倾向,(比如早期曹素功好制方锭)装饰工艺(字体风格、描金、填蓝填绿等)以及墨质偏好(轻胶重胶、色暖色冷、香料选择与比例)。比如曹墨烟细胶新,色泽偏暖,宜书宜画;汪近圣用胶极精,但胶重; 汪节庵胶轻色冷,烟极好;胡开文则相比三家逊色一些,尤其在烟料上。当然这只是例举了其中的四家而已,清墨名家又岂止这四位。 理论上说,只要有足够的对这几家墨的使用经验,是可以分辨出这几家墨在使用上效果上的一些差异的,但前文问提到过,墨的风格除使用效果以外,还包括了刻版风格,装饰风格、包装风格等等。总之,看墨的风格是要综合看的,而区别墨的风格要想如同看画家画风那么一目了然,除了少数墨家特定时期的墨品之外,那是相当困难的。 7:如何试墨?什么样的方法最合适? 答:很多网友认为技巧会影响试墨的结果,我不认同,好墨在任何人手里都是好墨,不会因为试墨的人水平差,试出来就成了垃圾墨,而垃圾墨到了所谓的高手手里就会有好墨的惊艳效果,我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句,那真是忽悠。。。。。乾隆帝的字被一直被后世诟病,但不可否认他所用的墨都是上品好墨。 简单明了的试墨法 另外有朋友说墨汁就能画任何画,这是当然的,用墨汁就画不了画了,不存在这个道理。但如果要作者本人通过用墨汁画和用好墨各画一幅作品来品评两者的差别和好坏,恐怕是非常轻松容易的。 同样的,没有笔墨技巧的墨友要辨别墨的好坏,让他通过用墨汁和好墨,哪怕就如很多网友试验的涂抹些“蝌蚪 、井字”。只要积累一定的量,有足够的经验,我想,远比看一幅画来辨别墨质要简单的多。 墨本身的质量高低是固有的,不会随使用者的技巧高低而发生变化,用得好和墨好,是两个概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