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通过李鸿章的运作,张之洞外放山西巡抚,由“翰林清流”成功转型为“封疆大吏”。 中法战争爆发后,张之洞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巨大的契机。通过细致谋划,他一飞冲天地升迁为两广总督,成为了一颗光芒四射的政治新星。 张之洞在广州遇到自己人生中的另一位重要人物——首席智囊赵凤昌,从此在这位后来有“民国诸葛”之称的顶级智囊的辅佐下逐渐成长为最后一位“晚清名臣”。 (接上期) 清流转型 封疆大吏李鸿章继续说道:“孝达啊,你现在成为了清流领袖,难道就忘记‘包揽把持、恢弘阔远’的师门教诲吗?难道你忘记‘要办洋务’的恩师遗训吗? 你天资聪颖,满腹经纶,我相信不至于做出让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我也相信你不会让润公(胡林翼)的英名受损。响鼓不用重锤,你自己好好想一想吧。” 张之洞听了李鸿章这劈头盖脸的一顿教训,瞬间懵了,脸红的像要滴血一样。 他原本认为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始终站在正义的一方。但听李鸿章这样一说,张之洞瞬间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开始怀疑自己原来的作为,甚至到了让恩师胡林翼蒙羞的地步。 等情绪稍稍平静,张之洞才小心翼翼地说道:“呃,我恩师当时还有要办洋务的遗训吗?我不知道啊。当时阎丹初(阎敬铭)只交给我一些信札和书籍,遗言中也没有涉及到办洋务的事项。再者,现在这种情况下,少荃兄您对我有什么好建议?” 李鸿章瞥了张之洞一眼,云淡风轻地说道:“办洋务是润公最后的一句话,阎敬铭可能当时没听清。这是润公的亲兵告诉左季高(左宗棠),然后左季高转告给涤师(曾国藩),最后我是从涤师那里知道的。 孝达,你先别去管遗言不遗言。你也是一个有眼力的官员,现在朝廷弊端丛生,饱受西夷欺凌,我们不办洋务难道还有别的出路吗?再说,‘睁眼看世界’原本就是经世派的口号之一,办洋务现在已经是有识之士的共识。 我和左季高虽然政见上有些分歧,但在这一点上的认识却是一致的。我们在地方上顶住压力,大刀阔斧地办洋务,你张孝达竟然还有心情在翰林院夸夸其谈? 对于你未来的规划,我建议马上调到地方去做一些实事,不要在朝廷跟那些腐儒浪费光阴。只要你有这个想法,我可以帮你运作一个好位置。 你以前的涉及领域主要在学政方面,未来你要培养独当一面的能力,这样才能够继承润公(胡林翼)的衣钵。你比我更年轻,‘经世派’的大旗在我之后还需要你扛起来呢,这也是你的使命之一。” 张之洞听了这一番话后豁然开朗,向李鸿章深深地鞠了一躬。 光绪七年(1881),通过李鸿章的大力支持和运作,张之洞调任山西巡抚(地位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山西省省长),从此开始了轰轰烈烈大办洋务的人生历程。 细致谋划 升任“广督”光绪九年(1883),法国在越南猖獗叫嚣,边疆告急。此时张之洞正任职山西巡抚(地位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山西省省长),却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这一天,张之洞独自坐在书房密室的藤椅中,左手轻轻地扣着桌面,静静地深思:“我在翰林院(大致相当于今天的中办秘书局)浪费了太多时间,对我这样一个胸怀大志的人来说,必须要加快仕途前进的速度。 我今年四十六岁了,才到山西巡抚这样一个不上不下的位置,什么时候才能在朝廷有影响力? 上面总督的位置狼多肉少,每个位置都有无数人盯住,必须要有好的机缘,并且努力谋划才有机会。 这一次两广出现了这个契机,虽然其中蕴含着巨大风险,但好好谋划还是值得一博。自古以来都是‘富贵险中求’,想按部就班地走向人臣巅峰,基本上是痴人说梦话。” 于是,张之洞右手用力握拳,狠狠捶了一下桌子,下定决心谋划两广总督(地位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广东、广西省委书记兼两广大军区司令)这个职位。 众所周知,封疆大吏一直都是稀缺资源。就那么几块肉,一大群狼都盯着,不去好好运作只等着天上掉馅饼是想都不要想的。 清朝的组织架构中各省都设巡抚,但是总督只有八个,分别为直隶总督、两江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闽浙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云贵总督。 两广总督(地位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广东、广西省委书记兼两广大军区司令)名列第四,位置靠前,向来也是清朝政坛各派系的兵家必争之地。在平常情况下竞争极为激烈,基本上只有朝廷大员才能够坐稳这个位置。 但是,官场又向来讲究趋利避害。这时候两广打仗,马上就让两广总督这个位置的含金量大大下降,很多有实力的人就决定缓一缓,看看再说。张之洞突然跳出来,通过细细的谋划,他定下了四大策略。 第一,积极上疏朝廷,写了一封很长的奏折,向皇帝展现了一下对于战争的深刻认识和规划能力(上陈抗法之事,多所谋划。建议战守,请严督滇、桂之战,急修津广之防)。 旗帜鲜明地提出他对于中法冲突的主张和策略,体现担当品格。从职权上来说,两广打仗其实跟山西巡抚确实关系不大。 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时候张之洞必须要表现出自己关心国事,勇于承担重任的精神。否则全国这么多巡抚(地位大致相当于省长),谁能知道躲在角落里的张之洞有什么想法? 同时,这种事情的表态是时间第一,一定要在其他同层级的人还没反应过来之前第一个提出自己的看法。只有这样才有价值,否则朝廷哪里能记住第七个和第八个提出看法的人是谁? 第二,马上写信跟京城里面的好友、同年(同学)等人联络,让大家呼应一下自己的奏折。把势造起来之后,张之洞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主战派”的领袖之一。 这个定位很重要——从一个不相干的其他省的巡抚,变成深度参与的某一派观点的领袖,这是一个质的变化。因为涉及到不同观点的碰撞,那么,对于这个事情的未来发展形势,朝廷基本就绕不过张之洞了。 第三,张之洞认真地给左宗棠和彭玉麟写一封信,阐述自己的想法,并旗帜鲜明地支持他们的“主战派”观点。 这是最关键的一点。众所周知,晚清朝廷的几个派系中,一旦打仗,左宗棠和彭玉麟的“湘军系”话语权是很强的。 张之洞没有战功,自己没办法扛旗,就要让左宗棠和彭玉麟扛大旗,而自己成为“主战派”的重要班子成员之一。这个自我定位没毛病,很准确。 左宗棠和胡林翼的关系很亲密。张之洞作为胡林翼的入室弟子,左宗棠对他是有长辈对晚辈的感情在内的。 两广总督(地位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广东广西省委书记兼两广大军区司令)肯定要主战派的人去搞,否则的话对于前线征战的人来说极为不利。 那么不论于公与私,张之洞都是最恰当的人选。到时朝廷问各个大佬意见的时候,左宗棠是意见最重要的人之一。有他和彭玉麟的力荐,这个事情就成功了一大半。 第四,通过第三方的人物去和李鸿章疏通一下,避免他在这件事上作梗。在这件事上张之洞不能跟李鸿章写信,因为两头下注的人在古代官场上基本是死的很惨的。 从骨子里来说,张之洞跟李鸿章的性格、政治理念等方面有很大分歧。但是,身处政坛切忌走极端,只要没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就可以求同存异。政坛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立场不同的时候大家凶神恶煞地斗一下,但是立场相同时又可以面带微笑地合作一把——这既是潜规则,也是从政者的基本技能。 这就类似于游戏中的斗地主,有时候你要当地主跟别人激烈争斗,有时候又要跟原来的对手一起联合斗地主,身份转换完全没问题。李鸿章虽然在张之洞外放山西巡抚这件事上出了大力气,但现在张之洞只能对他说一声不好意思——这次我是农民,不跟你一边。 不过,话又说回来,李鸿章的关系还是要维持的,这次依然是斗而不破。所以,张之洞找了一个跟双方关系都不错的第三方朋友去通一下气,不需要李鸿章推荐,只要他不反对就行了。 在这种时期,前线确实需要这样一个人物,所以张之洞就在一部分人不愿意去冒险、一部分人观望、一部分人没注意到的情况下摘到这个桃子。 殚精竭虑 筹集军费光绪十年(1884),张之洞进京城陛见(封疆大吏履任前的必要程序,大致相当于述职)后升任署理两广总督(地位大致相当于今天的代理广东、广西省委书记兼两广大军区司令),从大家评价能力不错的清流派后起之秀摇身一变为政坛上朗朗升起的一颗新星。 张之洞到广州后还是小心翼翼,因为乌纱帽上的“署理”两字让他感到巨大的压力。毕竟从名不见经传的山西巡抚一举升任为八大总督之一并且排名靠前的两广总督,看上去级别只上升一两级,但是地位却是天差地别的。 再怎么运作,再怎么力荐,再怎么有能力,朝廷还是要试用一下的。因此,张之洞兢兢业业地工作,争取试用期通过,早日转正。 对于中法战争来说,第一要务就是军费和后勤统筹问题。张之洞大刀阔斧地整顿税厂,补抽厘金,缉查走私,裁汰冗员,并把下属孝敬给他的各项陋规(灰色收入)悉数交公。 总之一句话,恨不得一分钱掰做两半花,先把场面维持下去,让战争机器顺利运转。 这一天,张之洞正在办公室绞尽脑汁地想哪里还能挤出一些钱来,衙役报告说粤海关监督(地位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广东海关关长)求见。想不到海关监督在寒暄过后,刷的一下拿了一个红封递给张之洞。 张之洞接过来一看是3000两(大致相当于今天的300万)的银票,吓了一跳,心想:“什么情况?我跟你又不熟,你突然跑到我办公室给了3000两银子,难道有什么企图或是陷阱?这件事要谨慎。” 于是,张之洞停顿了一下,严肃地说道:“海监大人,我们都是读书人,为官就要两袖清风,怎么能做这种庸俗的事情?你先把这个收起来,我们不要搞这一套。不管你有什么事,能办的我就一定会办,不能办的我也没办法。” 海关监督一愣,微笑地说道:“张大人,您误会了。我不是来求您办事的,而是给您送两广总督这个月的海关循例(福利),每个月3000两(大致相当于今天的三百万)。” 张之洞倒吸了一口气——那一年不是36000两(大致相当于今天的3600万元。这两广总督还真是肥差啊,跟山西巡抚不可同日而语!看来这个粤海关很有钱,对我现在可真是及时雨。可惜啊,不是我的属下,不过还是可以聊一下。 众所周知,清朝时期的粤海关(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广东海关)级别可不是像今天的正厅级单位,它在清朝的海关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粤海关由皇帝派遣“监督”管理粤海关事务,以满族亲贵充任,具有与总督、巡抚平行而班次略后的官阶。 因此,张之洞是完全管不了这个海关监督(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广东海关关长)的。别人出于“跟当地大员交好”的原则每个月给你一些福利已经很够面子了,你如果想态度强硬地叫他拿钱,就两个字——免谈。 张之洞眼睛转了一下,脸上露出和煦的笑容,试探性地说道:“海监大人,现在两广战争正进行到关键时期,这是军国大事,我辈官员就是要为国分忧。目前军费非常吃紧,我看你海关这里好像经费宽裕一些,能不能支援一点作为军费啊?” 海关监督语气很犹豫,说道:“张大人,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这些钱都是由皇上亲自关注的,我也没有权利挪用,否则的话会出大问题的。” 张之洞看他拒绝的口气不是很坚决,暗暗拍了一下大腿,心道:“有门!可以再努力一下。” 于是,他又露出了春天般温暖的微笑,亲切地说道:“海监大人,你看,我帮你捋一下思路。现在我并不用你挪用库银,你作为负责海关的官员,总会有一些办公经费。我现在每个月的循例都不要,你再捐助个几万两一起充作军费,怎么样? 你想,如果因为军费不足导致战争失败,我固然是有罪,但是对你海关的收入也会有很大影响,这样就可能位置就会不稳。如果你不能完成任务,宫中可是不会管你原因的。 而如果军费充足,这场战争我们必胜,到时候我也可以在请功簿写上你的名字,那你就成为了国家的功臣。不仅这个位置坐得稳,后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何乐而不为呢?” 张之洞劈里啪啦的一顿说辞,顿时把粤海关监督给绕晕了,最后就决定捐助几万两作为军费。通过张之洞不遗余力地多方筹措,军费和后方的资源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为战争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因为张之洞的杰出表现,三个月后他成功渡过试用期,转为正式的两广总督。 (篇幅所限,留待后述) 下期导读: 赵凤昌是如何成为张之洞的首席智囊的?张之洞怎样大刀阔斧地兴办洋务?他在几次影响近代中国格局的大事上又有怎样的表现? 请看下期文章《洋务先驱,胡林翼的得意高徒张之洞(终结篇)》 鉴于往事,资以治道。这里是南山煮酒,欢迎你的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