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我们用工具来开挖绘本吧

 四月的甜 2017-11-28

巧宝妈妈是爱因斯坦的粉丝。下面这张上写的“the training of the mind to think”就是我们培养孩子的终极目标,而阅读是培养孩子思考的第一步阶梯。




今天让我们围绕着学龄前的小朋友们常看的绘本,来谈谈绘本的作用。是不是绘本就一定只能给小小朋友看呢?我认为并不尽然。如何让绘本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就像外科医生的手术刀一样,我觉得首先得有个趁手的工具来剖析一本绘本。这个工具的作用,就是让孩子学会从绘本中抽丝剥茧,提取出组成一个故事的重要元素,最后能够从宏观角度掌控一个完整的故事。这个工具呢,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阅读模板。

  其实我个人认为,学习不应该像马戏团里训练动物一样,做对了动作,就合格,可以吃东西;做不对动作,就需要惩罚,直到做对为止。学习本身并不是一个由低级水平到高级水平的单线变化,而应该是一个螺旋形上升的过程。孩子在学会了一些复杂技能之后,可能还需要回过头来,去把一些基础知识打扎实,随后再学习更高一个级别的技能,这样才能在不断的反复过程当中,真正意义上的去学会一门技术。

对于低幼龄的小朋友,包括小学一二年级的低年级小朋友,在孩子还没有完全学会写作的情况下,首先应该学会如何剖析一个绘本,而不仅仅是看个热闹,说说这个故事好玩还是不好玩?而是要利用这样相对比较简单的故事,帮助小朋友学会如何对故事情节进行分析,最终能够按照故事的发展线索,复述出故事主要内容,最终能够通过改变人物、场景等等元素写出自己的故事。

 

下面我将向大家介绍我们专门为各位家长和小朋友们准备的绘本阅读模板,让这个模板成为帮助小朋友学习阅读故事性绘本的工具。

 

  先来一张整体展示。


在模板的右上角有一只小熊,手里举了一个牌子,因为小朋友现在还比较小,自己还不能够说出各种文体的差别,所以我们这里设置的小熊木板上,需要各位家长教给小朋友今天读的这个故事是属于哪一种文体,比如,巧宝今天读的这个故事《坏脾气的格拉芙》,就属于童话故事,所以右上角的小熊牌上,我帮他写了“童话故事”。

 

这个阅读模板的题目叫“我们一起读……”,后面可以由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们一起选择自己喜欢读的书,填上书的名字。

 

  下面是一些出版信息,用于帮助了解绘本的具体信息,小朋友需要学会在一个绘本的封面上去找出它的相关出版信息,这本书是由哪一个人写的?图片是由谁画的?这本书由哪个出版社出版?什么时候出版的?这本书有多少页?什么时候阅读的?小朋友读这本书花了多长时间?尽管这些对于一个绘本的主体故事情节来说,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但是它是帮助小朋友建立良好阅读习惯的一个初始阶段,需要小朋友学会拿到一本书,先关注作者、出版社等出版信息。

接下来就是阅读体验评价,小朋友读过这本书之后可以给这本书发小红花。他可以给这本书发五朵花,如果小朋友给这本书发了五朵花,说明他认为这个故事非常有趣,可以吸引他;如果他觉得这本书不是那么好看,他可以发一朵小红花或两朵小红花。至于发几朵小红花,可以由孩子自己来决定,不要由大人控制说:“我认为这本书很值得你读,你要把这本书读完。”这应该是一个孩子的自主体验,在这一个环节的背后隐藏的其实是对孩子的尊,并不是由大人决定孩子要看什么书,而是需要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引导小朋友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书去读

下面的一排小叶子就是华丽丽的分割线了。

 


现在我们开始进入阅读模版的第二部分,我们可以看见阅读模板的上面两个圆角的方框中,需要小朋友去故事中找出有哪些人物,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小朋友可能会在故事中发现一些人物,但他对于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把握,就需要我们家长来引导。这里,暂时只需要小朋友能够找出主要人物即可,次要人物能够口述出来,说明这些人物分别在故事当中承担着什么角色即可。故事所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是为今后写记叙文做准备,让他学会把人物放在某个场景中,设计人物和场景间的关系

 


接下来的三个椭圆,上面写了一开始、然后和最后,对于写字还不是很熟练的小朋友们,这三个部分可以由家长代替完成记录工作,但是小朋友要学会从发现故事线索,按照故事发生顺序逐渐把故事的主要元素提取出来,一开始发生了什么故事?紧接着他们干了什么事儿?最终故事的结局是什么?

这样一个阅读过程是帮助孩子建立起一个习惯,按照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来描述事情。按时间先后顺序,把一件事情描述清楚,就是我们最基本的记叙文的描述过程。如果小朋友能够把一个绘本的故事情节分析清楚,那么他在写记叙文的时候就能下意识地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描述事件过程。

可不要以为这个很简单哟,我发现我的很多学生尽管能够把一件事情的大体轮廓说清楚,但却会搞错先后顺序,说明对逻辑关系的把控能力不足。所以分析绘本,从简单的故事开始,学会整理一个故事的先后顺序,是我们作为训练记叙文写作的起点。


最后有一个方框,这一个部分是对孩子的语言知识进行训练,具体到字、词、短语、成语、和句子的训练。孩子不仅仅要学会辨析词和词语、成语,还要学会如何把一个成语或词语有效地组织在自己的语言当中,形成一个具有完整意思的句子。

通过这样的阅读模板,我们可以帮助小朋友建立起阅读习惯,看绘本不再是看热闹,而是需要学会从绘本当中抽取出描述一个故事所必需的元素。尽管说起来非常简单,老师都会教写记叙文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但是对于小朋友来说,这些仅仅只是几个抽象的术语。孩子如果没有实际的阅读体验,不知道如何从一个绘本当中抽取出这些元素,那么当他在自己写作记叙文时,就会变得很着急,眉毛胡子一把抓,不知道该怎么说,或者不知道该说什么。

 

所以我们需要帮助小朋友们逐步建立起有逻辑性的分析习惯,这也是我们希望培养孩子批判性阅读的最根本的目的之一。我们要教会孩子使用阅读策略,在使用阅读策略的过程中学会如何进行批判性思维,对所阅读的文本进行剖析,从中提取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而不是让所有的信息同时进入大脑,导致阅读负担非常重,于是失去了阅读的兴趣和阅读欲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