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处世圆滑,圣者中庸——汉武帝登基:离不开母亲的处世圆滑

 铁血老枪 2017-11-29

处世圆滑,圣者中庸——汉武帝登基:离不开母亲的处世圆滑

当年景帝即位时立薄夫人为皇后,但是薄皇后没有儿子,因此被废。汉景帝的长子刘荣被立为太子,刘荣的生母栗姬因此成为皇后的不二人选,同时栗姬深受景帝的宠爱,因此她有恃无恐。

景帝的姐姐长公主刘嫖见栗姬得势,便想把女儿阿娇嫁给太子刘荣,以此增加自己的势力。这本来是栗姬的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如果她接受这门亲事,她做皇后及太子以后的地位就会得到强大的支持和巩固,毕竟长公主在景帝和皇太后面前都很有发言权。可是栗姬却一口回绝了。

有几个受景帝宠爱的妃子、美人都是长公主刘嫖推荐入宫的,这让善妒的栗姬嫉恨不已,对长公主更是恨得咬牙切齿,所以栗姬根本不想和长公主搞好关系。她直接回绝了长公主,扫了长公主的面子,泄了心头之火。

栗姬的回绝刺伤了长公主的自尊心,她下定决心要报仇,说什么也不能让栗姬当上皇后。于是长公主开始四处活动,造谣中伤栗姬,而这个机会被王美人抓住了。本来王美人并不受景帝的宠爱,但是她也有一个儿子,就是刘彻。王美人借故亲近长公主,还主动要求长公主把阿娇许配给刘彻,以取得长公主的支持。

长公主刘嫖先是在景帝面前中伤栗姬,说:“栗姬与诸贵夫人幸姬会,常使侍者祝唾其背,挟邪媚道。”意思是说栗姬用邪媚之术来迷惑景帝。当时的皇家很迷信这些,对于邪术更是十分戒备——刘彻登基后就曾因为小人诬陷他的太子在宫中行邪术而废黜了太子,还杀了不少人。景帝因此开始疏远栗姬。

长公主又在景帝面前说王美人的好处,但是景帝还是没有下决心废除太子刘荣。王美人便安排景帝与刘彻享受天伦之乐,这一精心的安排赢得了景帝对刘彻的好感。

有一次,景帝感到身体不适,觉得自己去日无多,便对栗姬说:“希望你以后要好好对待我在各地为王的儿子。”但是善妒的栗姬不但没有答应,反而出言不逊,这令景帝大为心寒,促使他下定了另立太子的决心。

不久之后,景帝就废除了太子刘荣,并降为九江王。在王美人和长公主的策划下,刘荣自杀,栗姬也被打入冷宫忧郁而死。

而刘彻则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太子,王美人也因此一步登天。

其实王美人入宫之前嫁过人,而且还有一个女儿,论资色她是比不过青春正盛的栗姬的,但是她处世圆滑,能够主动出击,把对自己不利的因素转化成有利的,结果不通世故的栗姬落得个凄惨的下场,而圆滑的王美人却享尽荣华富贵。

【智慧点拨】

这个例子很残酷。王美人的所作所为并不可取,但是对于做人处世来说,能有王美人这样的中庸手段还是有作用的。只要我们能在处世圆滑的同时记住一个原则:内心中正,诚信为本,我们就能够处世灵活而心态成熟,待人处事时能保持适度的弹性,学会婉转和含糊,以保持平衡的人际关系。

总而言之,有许多人尽管在处理工作等事项上很有才干,但在做人处世上却很没有技巧,这就不免使他处于劣势,不能翻身了。

【引申名言】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中庸》

【名言释义】

孔子说:“天下国家是可以治理的,官爵俸禄是可以辞让的,锋利的刀刃是可以践踏而过的,但中庸却是不容易做到的。”

【名言智慧】

有着明确的价值取向的事,是容易做到的,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决定。但是,世间的事,并不都是如“一加一等于二”这样的简单明了,很多的事,都是有着极其复杂的因果和历史背景,并与客观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做出合乎天道的抉择,则是非常困难的。要做到中庸,则需要大智大勇,需要“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毅力和勇气。

有很多人不能忍一时之气,喜欢硬充好汉,结果撞得头破血流,连自己都不能保全,更别提打败对手了。所谓“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这话听起来虽然可悲,但细思之,正直固然可敬,但曲径通幽地以中庸的智慧达到正义的目的,是不是更有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