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继电器触点火花的处理

 guitarhua 2017-11-29

因工作需要,这两周做了一个两相三线交流电机正反转驱动电路,电机需要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正反转。使用单片机的两个I/O脚控制正反转,一个脚控制原点检测,一个脚控制输入信号检测。

最开始,没有加原点检测,只是在软件中进行判断,此方案导致,单片机每次上电,无法获取电机的位置。后加上硬件上面的原点判断,MCU上电,判断电机是否在原点,没有在原点,强制回原点,然后检测输入信号状态,做对应的动作。

电机的驱动电路最开始使用的是继电器直接控制电机正反装,几次试验下来,发现继电器的触点吸和和释放瞬间,会直接导致MCU从新上电。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继电器触点会在释放和吸和的瞬间产生火花,对MCU的电源进行干扰。网上的解决方案主要是给继电器触点之间加RC吸收电路,R主要为50-200R,1/2W,C为0.01uf-1uf之间,耐压要大于600V,因为当时手上没有这两个元器件故选择放弃此电路,改为可控硅驱动。

由于单片机的I/O口有限,正反转只能提供两个I/O口,没有管脚可以增加去做过零检测,故选择了带有过零检测的光电可控硅MOC3061,由于电机的功率不大,故用moc3061直接驱动电机工作,使用的过程中发现,moc3061会有硬件延时,导致电机的位置漂移。moc3061的驱动电路避免了火花,但是有时无法停止下来,排除软件的错误,发现是硬件上面有缺陷,无法达到要求,故有改回继电器驱动。

继电器驱动,自己做了一下几点:

1.继电器输出端的线路上面增加磁环(作用不是很明显)。

2.继电器和I/O脚之间使用光耦驱动代替三极管(作用不是很明显)。

3.找了一个坏的开关电源,本来想拆几块压敏电阻,发现没有压敏电阻,最有拆了两块高压陶瓷电容,把高压陶瓷电容加在继电器输出触点和零线之间,发现干扰消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