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小时候吃饭只能握住筷子中间,想像大人那样用筷子而做不到,打球只能握住很靠近中杆的位置,羡慕嫉妒恨大队员那样的握拍位置。 然而这种习惯却可以随着岁月和身高的增长渐渐改变,所以现在我一听到“我习惯了,改不了啦”之类的言论,就会想到这个握拍位置的问题。 很明显这个技术是“从娃娃抓起就能定型”的例外,就像我们不能要求成年人采用一条腿穿过三角杠的姿势骑自行车一样,因为所谓的权宜之计,始终是不合理的。 最近就有一对小个子组合,用这种小时候的握拍位置,配合以抽挡为主的快速转换打法,在短时间里大幅度提升了整体对抗能力,赢了不少球。 他们有两个显著特点: 1.半跟进式移动。 由于个子矮,前者站位非常靠后,以此扩大封网面积,并有利于主动后拉转换——站太前就拉不出去了。 向前推进一般不会直接发展到网前,而是在中场观望一两拍了之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下一步动作。这种方式避免了遇到挑球能力很强的对手时,由于自身矮小形成的重复前后跑动,并且缩短两人之间的相互距离,使得轮攻威力大增,对防守时以抽为主(这是当前的主流打法,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对手尤为管用。 2.反击式进攻。 这两个人的后场和前场能力分开来看都很一般,所以他们并不擅长中规中矩的阵地战,而是积极寻求球路变化,在不断的跑动和摆脱中创造机会。他们善于抓住对手由攻转守时位置上的错乱予以打击,这种时候最有利于发挥两人交替进攻的威力。 从上面的分析看来,无论进攻还是防守,这对组合的站位都离网前很远,这当然可以理解为小个球员的必然策略,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不容忽视,那就是我开头所说的——小时候的握拍。 “小学生式”的握拍位置决定了粗糙的网前控制水平,从实战看,他们几乎没有超过两拍的连续放网或者勾球。凡是上网处理,上手则扑推,下手肯定挑,自己不会主动打网前,同时也用出球限制对手,使球尽可能不会发展到网前缠斗。 我认为这种办法并不是最终的解决办法,拿一两个冠军,并不能代表已经具备了一流水准的绝对实力。当然他们在眼下这一阶段的工作很有成效。 总的来说,这只是个扬长避短的办法,我并不觉得很难对付。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 春节长假过完了,相必大部分人都已经回到工作岗位上了,我们也按时回来了。 新的一年,还有很多新的工作和挑战等着,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今日互动=== 过年期间,你们都打球了吗?(我没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