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莲医师: 烟民想戒烟但又拒绝戒烟, 这个原因终于找到了!

 金色璀璨 2017-11-30

​所有的烟民都想戒烟!如果自己还有一次选择,就绝不选择吸烟。我知道有些烟民不认可我的观点,但我只需要用一个事实就可以戳穿他们内心的谎言。每一个烟民哪怕再怎么迷恋香烟,但是他们的骨子里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染上烟瘾,像自己一样成为香烟的奴隶。如果香烟是好东西,那应该代代相传才是,但为什么烟民对自己说吸烟很好很享受,但又不允许自己的孩子去触碰香烟呢?这不是自欺欺人的最好例证吗?

当烟民注视着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其实他们看到的是小时候的自己。那个时候的自己童趣无邪,无忧无虑,一双好奇的学习的眼睛透视着周围的一些。我想,当烟民回想着小时候的自己的时候,他们也一定会产生一丝的怨恨,只怪自己年少不经,分不清好坏,染上了烟瘾。而在那个时候,如果有人能及时的挺身而出,告知他们烟草的危害并制止自己那种愚蠢的尝试吸烟的行为,自己或许就不会成为一个瘾君子。

父母对待子女的心就是这么怪异。自己走错的路决不允许孩子重蹈覆辙,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就寄期望在孩子身上,自己因为吸烟失去的自由与健康,自己就要极力的替孩子来守护。每一个吸烟的父母都愿积极的充当其自己灵魂深处那个曾经缺失了的劝阻者的角色,而他们将及时劝阻自己的孩子吸烟视为对自己内心的救赎。那么,在烟民的心里,吸烟到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呢?

看看上面的事实就不难得出结论,其实每一个烟民都承认吸烟是错误的这个事实。但是奇怪的是,吸烟者对可能但还没有吸烟的孩子那么担心,而对已然遭受吸烟毒害的自己却能视而不见。烟民的内心可真是矛盾异常。如果吸烟一直持续下去,这种矛盾的也就越发加深,如果那一天实在矛盾的不行了,是不是就该戒烟了?的确,如果断然戒烟,那么烟民内心的这种矛盾便可自然消失,烟民也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但是他们依然拒绝戒烟,这又如何理解?

古人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既然吸烟是个错误,那为什么烟民不选择及时改正,亡羊补牢呢?与其说这是一个关乎身体健康的问题,倒不如说其更是一个心理健康的问题。很多烟民一说起戒烟就会紧张,感觉恐惧,因为他们不敢想象自己的生活里缺失了香烟会是什么样子。烟民所说的离不开香烟或者戒不了香烟,并不是其身体离不了香烟,而是烟民精神上对香烟的依赖难以戒除。正如亚伦·卡尔所说,戒烟99%是心理因素。

如果现在能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戒烟方法帮助烟民彻底戒烟,那烟民将毫不犹豫的选择戒烟,这与“如果命运再给自己一次选择”是一致的。其实说到这儿,烟民想戒烟但又拒绝戒烟的原因就已经很明显的,那就是“缺乏戒烟必胜的信念”。烟民不相信自己可以彻底戒烟,更不相信自己可以轻松快乐的戒烟,因为他们哪怕一个小时不吸烟就感觉难以忍受。长期以来,所有人包括烟民自己给自己灌输的思想都是“戒烟难、戒烟苦,戒不掉”,这是整个社会对香烟的最大的误解之一,事实上,戒烟越戒越快乐,越戒越有信心。

图片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