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了35岁真的不敢跳槽了吗?

 超耐磨钢 2017-11-30


1


最近咨询中遇到的几个案例,让我想聊聊这个话题。

35岁被很多人戏称为职场人的“更年期”,因为这个年龄的职场人面临太多的压力和恐惧:

·  很多企业和招考单位公开将35-40岁列为招聘的年龄上限;

·  这个年龄如果还没坐上管理岗位就意味着“高不成低不就”,职场前景堪忧;加之互联网公司一堆30岁都不到的总监,90后都开始感叹过完童年就到中年,进一步加剧了我们这些80后奔四族的焦虑;

·  这个年龄如果结婚成家,除了职场的压力,还有来自家庭平衡、角色分配的牵制,所以很多人这时考虑跳槽或转行往往患得患失,不敢坚定地迈出关键的一步。

过了35岁,真的就找不到心仪的工作了吗?这个年龄没坐上去职业发展的道路就只剩下向下了吗?

我看未必。


2


第一,“35岁危机”可能是你的思维定势

·  对年龄认知的定势, 事实上,“35岁危机”有其历史成因,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开始用人年轻化之风,当时就将基层年轻干部的划分界定在35岁以下,从那以后,人们普遍接受了用35岁来衡量人才年轻与否的思维定势

·  职场发展路径定势,我见过一个很好的形容职业的比喻,它说,职业不是阶梯,而是立方格攀登架(就是儿童游乐场里孩子玩的那种)。所以我们的职业生涯应该努力寻找机会,追随成长,力求影响力,发现愿景。路径除了向上升职外,可以平调,降级,甚至换新的领域,过程中我们要培养技能,而不光是填充简历,要根据我们做的事来评判工作,而不仅仅是得到的职位。

第二,你是否清楚30岁以后的跳槽看重的能力?

企业对人才录用的规律大致如下:

·   20-30岁,主要看通用技能,除了个别岗位,专业性要求不太高;

·   30-40岁,专业性要求高,至少有某个行业或岗位5-8年经验,或管理经验;

·   40-50岁,基本专家级别,或者某行业高级管理者,岗位很少出现在招聘网站上。

所以对于30-40岁的职场人,企业要求的是来了就能用的专业人士,不用接受太多的培训就能独当一面。所以如果想在30岁之后挑战一个全新的领域,你需要计算的进入这个岗位能达到独挡一面程度所需的时间提前做准备,这点下面详说

没弄清这点,30岁之前没有培养好的通用能力,又不能快速培养某一领域的专业技能,年过35岁的跳槽才将是一场苦战。


3


所以如果期待在35岁跳槽还能大有收获的,需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一.  具备各个行业通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关于知识和技能的定义可以参考我之前的文章《工作这些年,感觉自己没有一技之长,怎么办?》。

该培养哪些通用能力呢?大久保幸夫在他的《12个工作的基本》一书中提到了职业生涯走向成功所需的12种基本能力,概括起来,我认为职场人应该尽早培养以下3种能力:

1) 专业构建能力

这里的专业能力不是简单的专业技术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只要从事相应领域的工作自然而然就能掌握。但你会发现如果只知道在自己的工作上埋头苦干(或傻干)的人往往是寻求变化中最恐慌的一群人,因为他们不知道专业构建能力其实是给自己一个专业定位,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的能力这种能力需要下定决心,选定自己喜爱的专业并立志磨练。

专业构建能力里最为关键的两点:

·   构建本领域知识结构的能力,意味着做事时要学会跳脱具体操作层面,将看待问题的思维和眼光变得更系统、更全面;

·   树立自己在行业内的影响力,所以我们要学会向这个领域和行业里最优秀的人看齐,以他们为目标,作为自己修炼成长的榜样,一步步去弥补我们之间的差距。

举个身边认识人的例子——秋叶大叔,秋叶大叔投身PPT领域已经30多岁了,在这之前他一直在大学里任教,但是大叔凭借着他超强的专业构建力:他能在研究任何一个领域时都可以通过写书、讲课来构建专业体系和扩大影响力,例如:他将自己在项目管理中积累的经验写成了《超越对手,大项目售前售后的30种实战技巧》,微博微信火起来的时代他写微信营销的书,网课社群火的时代他已经带着一帮小伙伴开始了社群的实践和尝试,并将这些实战写成了《我的网课创业》、《如何打造超级IP》等书,现在秋叶大叔的PPT培训已经成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品牌了。

这就是超强的专业构建力,不仅可以让你快速地在不同领域里迅速适应,还能有所建树,成为顶级专家。

2) 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指那些能够独立自主地定义自己该做的事,并为此学习必要知识的能力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保持开放思维、养成学习习惯,不断更新学习方法的能力或许将变成职场甚至是生活中最重要的能力。

推荐几个在学习探索方面非常不错的人和书:

Scott h. young:自学完成麻省理工学院33门课程的学霸,出版了《如何高效学习》一书,他的博客貌似要翻墙。

成甲:因为“成甲说书”栏目知名,出版《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一书。

采铜:知乎达人,出版《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一书,他自称自己的学问是“可实现的成功学”。

3) 人际技能:

咨询过程中我有一个发现:很多人的职场瓶颈其实来自于人际技能的匮乏,比如:不得领导赏识,同级伙伴不支持,不知道如何拓展公司外人脉圈…… 职场中我们往往会重视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但大部分人会忽视依靠人际能力去获取“资源”的重要性。有些小伙伴甚至对此充满误解,认为善于人际的人搞关系、耍嘴皮不是真本事,因此不屑……

凡是有类似想法的小伙伴都该更新下自己的认知。这个时代,懂得经营人际、获取资源是职场成功必不可少的技能还抱有擅长人际的去走管理线,不善交际的去做专家”过时言论的态度独自清高的,今后很难有大的发展和成就。

除了以上三个能力外,有意识地积累作为领导者的经验和技巧也很关键35岁以后的录用体现在一般职位和管理职位的差别上对于能以管理者身份得到团队成员信任的人才来说,年龄将不再是问题,甚至达到一定年龄,积累了大量的业务经验反而更好,就像23岁的马克·扎克伯格会去聘用39岁桑德伯格作为Facebook的COO一样。

稍微总结一下,如果你不甘于自己的职场之路到了某一阶段就开始原地踏步、停滞不前,甚至想让自己35岁以后的职业生涯实现大的发展,就应该从进入职场之处就好好着手修炼和积累专业构建能力、学习能力和人际技能

二、不要自我设限

在前面,我说过“35岁危机”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我们思维定势的结果,因为这个年龄界限可能很快会被颠覆。

《百岁人生》的作者认为人类已经进入长寿时代,我们这代人活到100岁将是大概率事件,华大基因的汪健甚至说:我们这一代人活不到120岁都对不起科技的发展(除非容颜不老,否则想想还是很怕怕)。作者描绘的图景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看看我们周围:

·  过去30而立,如今30多岁还在投简历、找工作的人比比皆是;

·  过去40不惑,现在40岁周末上课充电的人不要太多;(上周跟我在人才管理课堂上坐同桌的是一家云服务公司的老总,50啦!他跟我说:我已经越来越看不懂这个时代了,所以必须要出来学习呀!);

·  过去50知天命;现在50岁的企业人年富力强、正当之年,很多可能还会跨界创业,重头来过;

·  过去20岁的姑娘都两孩儿妈了,现在城市里30好几单身的潇洒姑娘随处都是;

…….

在这种时间维度下,传统的三段式(前20年读书,中间20年工作,后20年养老)即将消亡,多段式人生(你可能35岁在一个领域做到顶峰,辞职去学习,毕业后选择一个新的领域重新开始)将会开启,我们要做的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随时自我更新以便适应更多选择和更多流动性的人生节奏

如果用这种全新的时间维度来审视我们的人生, 35岁将不再是寻求改变的年龄上限。

好的人生,不能自我设限,而要不断成长。

希望对你有帮助。


原创作者 | 舒褀

热衷并努力践行的“职业成长教练”

采访码字/终身学习/生涯规划师/课程设计

如果你想找到能做、想做、该做的职业,

就来跟舒祺老师聊聊吧~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