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好国学经典 呵护精神家园

 江6ni1vqqy2e4f 2017-11-30

  学习国学,重在义理。儒道两家思想中多含国学义理,学习国学最好的方法是学习儒道两家经典,主要是《老子》《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老子》亦称《道德经》,是道家思想的元典,是中国最早的哲学著作;《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儒家思想,南宋之后被列为科举考试的必考内容,几乎成了传统社会的思想基础和行为主导。因此,学好5本国学经典,是认识国学义理、提升人文素养最有效的途径。

  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

  孔子曾问礼于老子,他评价老子说:“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孔子的评价实质是指老子思想深邃。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在中华历史的天空中,他是最亮的智慧之星;在人类文明的天空中,他可以和其他任何民族星宿媲美。老子最大的历史贡献是创立了道的学说,建构了中华民族抽象思辨和理性思维的哲学大厦。

  老子思想凝聚于《老子》一书,计81章,5000余字,集中反映了道家的世界观、方法论、政治思想和人生价值。在世界观方面,老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自觉研究本体论的思想家,他把道看作是天下万事万物的起源。道本身无形无象、无名无物,是不可直接感知的。老子是朴素辩证法大师,揭示了对立统一规律。在老子看来,任何事物都有对立面,事物既因对立面而存在,又因对立面而运动,矛盾是天地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原因和动力,“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在政治思想方面,老子从“道法自然”出发,强调无为而治。在人生价值方面,老子把素朴规定为人生的本质,“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素是指未经染色的丝,朴是指未经雕饰的木头。在老子看来,人之本性是朴素自然的,不要矫揉造作,不要为名利所诱惑。《吕氏春秋》指出:“老聃贵柔”,比较正确地反映了老子人生哲学的特征。老子把柔弱看成素朴的表现和生命力的象征,他用水比喻柔弱,“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最高尚的品格就像水,水能够滋养万物而不争先,安居于人所厌恶的低处,它的行为最接近于道。

  温良恭俭让,仁民而爱物

  孔子弟子认为:“夫子温、良、恭、俭、让。”这说明孔子不仅是道德大师,自身就是道德楷模。孔子最大的历史功绩是创立了仁的学说,建构了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大厦,成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础,已经积淀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孔子思想集合于《论语》一书,计20篇、492章,约15000余字,围绕仁的范畴阐述了儒家的道德思想、政治主张和人格理想。仁是孔子思想体系中最高范畴和最核心理念,包括对己和对人两方面内容。对己主要是克己,严于律己,加强道德修养,达到仁的境界。在对人方面,就是爱人,推己及人,仁民而爱物。爱人集中体现了孔子的人文关怀和人性光辉。德政是孔子的政治主张,君子是孔子的人格理想。孔子提出了圣人和君子两种人格理想,却认为圣人的境界太高了,一般人很难达到,君子才是现实的人格理想,“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君子是道德完满的人,具备仁、智、勇品格,“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更重要的是,君子能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孟子一生始终保持人格的独立、平等和自尊,“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原因在于孟子具有大丈夫精神,“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大丈夫精神使得温良恭俭让的儒家有了锋芒棱角和战斗气概。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终身致力于维护和发展孔子思想。

  孟子思想主要见于《孟子》一书,计7篇14卷、286章,约35000余字,完整表达了孟子一系列政治、经济、道德和教育思想。孟子最大的贡献是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仁义并举的学说。孔子贵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重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视仁义为天赋的良知良能,“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为仁的思想提供了哲学基础,这就是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性“无有不善”,具体表现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尤其有四体也”。孟子把仁发展为一套比较完整的仁政思想,这是孟子的政治理想和治国主张。在孟子看来,仁政关乎个人安危和国家兴衰存亡,“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不仁,不保四体”。仁政的核心是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其主要做法是与民同乐、与民同忧。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

  《大学》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全面论述了儒家“内圣外王”的思想。“大学”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讲的是治国安邦的学问,也就是“大人之学”。北宋程颢、程颐高度重视《大学》,孙中山也评价《大学》说:“像这样精微开展的理论,无论外国什么政治哲学家都没有见到,没有说出,这就是我们政治哲学知识中独有的宝贝,是应该要保存的。”

  《大学》出自《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孔子弟子曾子的思想,计8章,约1700余字,着重讲儒家修身的道理。修身要有明确的价值取向,这就是明德、亲民、止善“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主张自我启蒙,就是要弄清楚并彰显人内心自有的光辉品德;亲民的“亲”字作新解,意指君子在自己实现明德的基础上,进而带动其他人更新自我,同样实现明德;止于至善,一方面是指个人的道德修养达到至善的境界,另一方面是对理想社会的憧憬,期望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也能达到至善的境地。明德、亲民和止善之间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自宋代以来,读书人多依此为突破口研读儒家经典。同时,修身要有正确的方法途径,这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八条目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也有轻重缓急之分,而修身是中枢,转动着内外两扇大门,构成了内圣与外王的关系,贯通为明德、亲民、止善之间的桥梁。“三纲领”与“八条目”是纲举目张的关系,纲领是灵魂,贯穿修身全过程;条目是路径,指明修身各环节的内容,相辅相成,融为一体。

  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中庸》是儒家经典中哲理性最强的著作,既有世界观又有方法论,从天人合一出发,阐述了儒家的性理之学。程颢、程颐认为《中庸》“乃孔门传授心法”。所谓“心法”,即指上古圣人尧嘱舜、舜嘱禹的传心之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南宋朱熹认为,这十六字心法,是天下最根本的道理。

  《中庸》出自《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孔子孙子子思所作,计33章,约1700余字,着力阐述和倡导中庸之道。《中庸》的思辨色彩,首先表现为本体意识的觉醒。儒家关注社会现实和伦理道德,一般不太重视形而上问题,《中庸》却是例外,突出“性”的概念,把性看成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认为真诚者不仅能知性,而且能尽性,与天道同在。“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意思是,只有天下极其真诚的人,才能充分发挥他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他的本性,就能充分发挥众人的本性;能发挥众人的本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就可以帮助天地化育生命;能帮助天地化育生命,就可以与天地并列为三了,实质是天、地、人合一。同时表现为辩证思维的充溢。《中庸》认为,人既有道德本性又有情感成分,性与情是矛盾的统一体。《中庸》侧重于矛盾对立双方的统一性与和谐性,认为这是天地万事万物的基本规律和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中庸不是折中主义,而是能够坚持原则、明辨是非。中庸是调和可以调和的矛盾,极力寻找矛盾双方互相联系与制约的交叉领域,寻找矛盾双方最大的公约数和共同点,从而促进事物保持理想状态,避免发生过或不及的情况。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指出:“个体自我的每一次伟大提高,都源于同古典世界的重新接触。”《老子》和“四书”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内聚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密码。学习《老子》和“四书”,不仅有利于掌握国学义理,而且可以提升个体的人文素养;不仅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而且是在呵护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制图:蔡华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