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天要“冬藏”,这四点你做到了几点?

 雨天晴筝 2017-12-01

本文作者:胡琪祥,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高级中医师

 

  冬季是万物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寒凉的天气,使流水结冰,大地冻裂。此时,人们应该怎样做才算顺应自然呢?


  其实,我们的祖先对此早有论述。让我们来读一读《黄帝内经·素问》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中的一段话:“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这段话告诉我们,冬季养生总的原则就是不要扰动阳气。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应该早睡晚起,最好等到太阳显露时再起床。第二,调节精神,使我们的意志如伏似藏,好像心里很充实,又好像已经得到满足。第三,必须避开寒凉,接近温暖。不要剧烈运动让皮肤开泄出汗,应该使阳气藏而不泄。这就是适应冬天藏伏的道理。当然,除此以外还可以适当选用一些食疗或药膳来补养阳气。


  下面就具体地说一说:

  

 

 在子时前入睡

  

  冬天夜长日短,人们也应顺应自然,增加睡眠时间。如果能够早睡晚起,等到太阳出来再起床那当然最好。但现在也确实有很多上班族天不亮就得起床,那也是不得已,但在冬季尽量不要晚睡。中医传统理论认为,人体的经络和脏腑有不同的“主时”。晚上21点到23点为亥时,是三焦经主时,三焦具有通行元气,运行水液的作用,亥时三焦能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得到最好的休养生息,对身体十分有益。而23点至次日1点为子时,是胆经主时。俗语有“子时睡得足,黑圆圈不露”的说法,意思是说能在子时前入睡者,早晨醒后大多头脑清晰,没有黑眼圈。反之,经常不能在子时前入睡者,则气色青白,眼眶昏黑。因此,冬季最晚23点之前要上床休息。在冬天,熬夜的伤害比在其他季节更大。现今有不少白领平时习惯熬夜,周末就长时间补觉,这些都是不良的生活习惯,久而久之对身体相当不利。

  

 

 让心静下来

  

  前面说过,我们的意志在冬天要如伏似藏,心里要有充实和满足的感觉,也就是要做到“心静”。中医学认为“心主神明”,“养生只当以养心为先,心不病则神不病,神不病则人自宁。”又如《淮南子》所言:“太上养神,其次养形。”这里的“形”就是指身体,而“神”指的是精神或心理。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绪,这种“养生先养神,养神先养心”的理论蕴含着上古圣贤的智慧。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让自己心静呢?首先,我们应该知足常乐,不要过多地沉浸在对物质条件的追求当中;其次,我们应该与人为善,与身边的人和睦相处,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纷争;再次,我们应该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健康的业余爱好,比如读书、听音乐、参观展览等。此外,对自己的精神世界有更高要求的人,也可以通过禅修等方法让自己的心静下来。

  

  


不剧烈运动

  

  静养是否就意味着不动或少动呢?也不能这么绝对地看问题。冬季养生,应以保护阳气为主,必要的运动还是需要的,因为动则生阳。但是冬季不适合剧烈运动,这是因为剧烈运动后,毛孔开张,大量出汗,阳气随汗液外泄,同时寒气通过开张的毛孔侵入体内,进一步损伤人的阳气,容易使人生病。年老体弱者遇到寒气侵入,一些呼吸道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和心脑血管疾病(中风、高血压、冠心病等)都比较容易发作。冬季我们提倡室内运动,如果一定要在户外锻炼,则最好不要对着风吹。

  

  冬至时节,是阳气生发的转折点,这一天最好不要运动太过,以免阻碍阳气生发。那么,冬季适合做哪些运动呢?

  

  其实,很多传统的保健功法都非常适合在冬季锻炼,比如易筋经、五禽戏、八段锦等。如果没有学过这些功法,那么在休息的时候做做广播操、工间操,活动活动身体也是不错的选择。

  饮食增加热能

冬天的寒冷影响着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使人体内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从而加速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类热源营养素的分解,以增强机体的御寒能力。相应的,很多人一到冬天胃口就特别好,通过食物以补充能量的散失,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因此,冬天饮食应以增加热能为主,可适当多摄入一些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如多吃糯米、狗肉、大枣、桂圆等;亦应注意补养阳气,可以适当吃一些羊肉、枸杞、韭菜等药食。

  

  植物的根部和果实在冬季是“应时佳品”。冬天草木凋零,植物的营养都保存在根部与果实之中,因此种子类和果实类的食品是很好的滋补佳品。我国民间的传统食品“腊八粥”,就是把多种不同的种子和果实煮在一起,常吃此粥有增加热量和营养的功能。另外,在我国很多地方,还流传着“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这样的谚语。萝卜粥消食化痰,小麦粥养心除烦,芝麻粥益精养阴,胡桃粥养阴固精,茯苓粥健脾养胃,大枣粥益血养气,这些都是很好的食疗方。

  

  让我们顺应自然,在冬季“藏”好自己,保存实力,培养潜力,以待来春吧!

  



11

25

冬天已然到了,

春天还会远吗?



文:胡琪祥

编辑:闵青

校对:张士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