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辛甘扶阳的配伍意义与方剂举隅

 爱好使然 2017-12-01

辛甘扶阳,又称“辛甘助阳”,或“辛甘化阳”,源于《素问·至真要大论》“辛甘发散为阳”。辛指辛味药,甘指甘味药,辛入肺,甘归脾,故前人一般认为辛味药与甘味药配伍,具有助阳散寒和宣肺解表的作用,适用于中上二焦寒证。然各脏腑正气均有阴阳之分,气属于阳,所代表的是各脏腑的生理功能。而阳虚者必兼气虚,气虚甚则易致阳虚,各脏腑均可存在虚寒之证,不独限于中上二焦,故笔者认为,此辛者,多为辛温之品,可具温散宣通之力,且不独入上焦,可为入各脏腑之品;此甘者,入脾胃而补益之,有促进气血化源之功。故辛甘扶阳不仅有助阳散寒的作用,也必兼补益化生之功,且宣通为标,化生为本,标本相辅,阳气自足,既能提高脏腑机能,消除脏腑功能低下,又具抵御外寒侵袭的作用。因此,探讨“辛甘扶阳”是否为五脏阳气不足治疗方法之共同规律,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并发展前人对经旨之诠释,且对当今临床温脏补阳治法的实际应用亦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1温心阳

心主血脉,又主神明。血脉能正常运行,有赖心阳的推动;神志所以宁静,则有赖心阳的温煦。由于平素调摄不慎,或感受寒邪,伤损心阳;或病中误治,过汗而阳随汗泄,致使心阳虚衰而无力鼓动血流,元神失去温养,遂呈心悸、惊狂等症。此时多用附子、桂枝诸药之辛,配以人参、甘草之甘,辛甘相合,振奋心阳,补益心气,使心脉通而神明得养,诸症悉除。如《伤寒论》桂枝甘草汤证,原文第64条云:“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心悸原因颇多,从发汗过多,结合原文第155(未持脉时,病人叉手自冒心……以重发汗虚故如此)不难看出,发汗过多,伤损心阳而致动悸不安,是为虚悸。治当温阳为主。方中重用桂枝,以助心阳,与甘草相合,则有助阳益气复脉之功,使心阳复而动悸得除。重用桂枝者,温阳、助阳为主,因为病机在于汗多伤阳致悸。分析症状,当有肢冷、畏寒、脉迟等,这是与心气虚之区别所在。与上证相近,《伤寒论》第65条“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此为汗伤心阳,欲作奔豚之证。心阳不足,不能制水,肾水乘虚上逆,故作此证。因此用苓桂甘枣汤以扶阳镇水。其中仍用桂枝、甘草相伍,取其温助心阳以镇水,配以茯苓渗湿利水,大枣培土制水,俱为味甘健脾之品。故该方可以理解为桂枝甘草汤(本方仍用桂枝12 g,甘草6 g)加茯苓、大枣而成,亦为辛甘化阳之剂。

现代临床常见之冠心病,一般认为乃本虚标实之证,其本虚常表现为心阳虚衰,标实常为痰浊、瘀血等。曹氏等对病人进行辨证分析表明,冠心病的病位主要在心,心之阴阳气血失调是冠心病发病的主要病机。其中心阳虚是冠心病的重要病理基础。孙氏等采用回阳救逆,益气复脉法予以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2温脾阳

脾与胃同居中州,主运化受纳水谷,以升清降浊为生理特点。脾胃阳虚者,常称中阳不足,或脾胃虚寒。与心阳虚不同的是,往往有明显的“脏寒”表现,无论外寒直中抑或久病脾胃亏虚,均出现脘腹冷痛,以及呕吐、泄泻为主证。治疗一般以理中丸类方和小建中类方为代表。从配伍角度看,均由辛味之干姜、附子、川椒等助阳散寒,甘味之人参、甘草、蜂蜜等益气和中缓急。此温脾之辛甘助阳法,助阳散寒与益气补虚并举,最能反映辛甘相合的内涵。如《伤寒论》理中丸,由人参、干姜、白术、炙甘草组成,主治中焦虚寒之吐利腹痛,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迟者。此为中焦虚寒,健运失职,升降失调而致,治当温中阳以散寒邪,健脾胃以复升降。故以干姜之辛温脾散寒,为冷痛吐利之要药,配以味甘之人参健脾益气,白术燥湿运脾,甘草则有缓急止痛,调和药性之功。无论干姜与人参,干姜与白术,还是干姜与甘草配对,均体现了辛甘扶阳的配伍。同时振奋中阳之干姜与补气健脾之甘味相合,亦体现了“内生之寒,温必兼补”的治则。理中丸类方颇多,其中附子理中丸、桂附理中丸,只是增加了辛温助阳之品,适用于虚寒重证。小建中汤主治有腹中急痛;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方中桂枝、生姜、甘草、大枣辛甘化阳,温中补虚,芍药、甘草、大枣、饴糖酸甘化阴,阴阳相生而以建立中气为先。中土为权,中气得建,则阴阳俱和而寒热自平,实有“执中州以御四旁”之理。大建中汤主治中焦虚寒,阴寒内盛之心胸中大寒痛,或腹中痛,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不可触近。显然,因虚而寒甚,故以椒、姜之辛热温阳散寒,参、饴之甘补虚缓急,补益之中更重温散。

以上三方虽均以辛甘配伍温中补虚为核心,但侧重有所不同。理中丸证虚寒不甚,而辛甘平缓,并以丸剂相投,更是图之以缓;小建中汤证则寒热并见,故辛甘与酸甘并重,意在建立中气;大建中汤证则标实为重,寒盛腹痛突出,故辛甘俱重,辛热以散寒,甘缓以解痉。单从辛味而言,可以说大建中汤之蜀椒最浓,故所主虚寒最甚;理中丸之干姜次之,所主虚寒较轻;小建中汤之桂枝、生姜稍缓,所主虚寒为次,化生中气为要。

温补脾胃一法,《伤寒论》中论述较详,其方药配伍,对现代临床影响颇深。有许多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肠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肝炎等,常表现为上腹部隐痛,喜得温按,便溏腹泻,腹部虚胀,面黄、舌淡、脉沉等。此为脾胃虚寒,中阳失运,可用温补法。戴氏认为:脾胃虚寒,中气难立者,用甘温建中之“小建中汤”;中阳不足,阴寒内盛者,用温阳散寒之“理中汤”。有人以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之胃痛,疗效显著。不仅组方符合上述辛甘扶阳,温中散寒理论,且从现代研究来看,黄芪、甘草有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溃疡面愈合的作用;芍药有缓解胃肠痉挛而止痛的作用,从而有利于胃痛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