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头条

 智汇百川 2017-12-01

文/独孤伤

家长们都希望孩子的成绩顶呱呱,成绩嗷嗷叫,可惜,学霸太厉害,你家娃学不到分毫,老师讲太快,你家娃听不懂一丝,更可怕的,是孩子对学习厌倦,甚至畏惧。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有很多,填鸭式教学,老师不引导孩子思考;父母不管事,只知道让孩子死读书,等等。

但是,这些都只是表层原因,即使老师认真教,孩子不认真配合,也无济于事;父母使劲管,孩子听不进去,也没有卵用。

其实,要想让孩子真的爱学习,学好习,会学习,能逆袭,甚至拿第一,最根本的就是改变孩子的思维,培养正确的思考方式或思维习惯。

那么,什么是正确的思维习惯?能让孩子看到问题本质并愿意持续思考的习惯,就是正确的思维习惯,而对每个人来说,最有效的思考方式是按照“第一性原理”来思考。

什么是“第一性原理”?简单来说,就是任何复杂的问题,都能找到最基本的解释,围绕这个基本解释可以推出解决复杂问题的办法。

根据第一性原理进行的思考方式,往往更容易让孩子拥有创新思维,继而生长出创新能力。

有的家长会说,这所谓的第一性原理离孩子有点远吧,应试阶段的学习根本用不到啊?

如果这么想,那就错了,这个其实是一种思维方式和习惯,是奠定孩子未来面对问题时会采用什么样的思考方式,这种能力是需要从小并长期进行培养的。

既然清楚了这个问题,那么就该进行下一步,那就是如何培养基于”第一性原理“的思维习惯?

这个本质是习惯培养的问题,而对于这个,本文不做过多赘述,只强调一点,父母必须先养成这样的思维方式,然后引导孩子也产生这样的思维方式。

而对于培养第一性原理的思考习惯,有两种途径:由内而外和由外而内。

何为由内而外,也就是永远不满足于简单的解释,换句话讲,利用自己的好奇心。

孩子是拥有强烈好奇心的,所以在培养这个习惯的时候,必须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不要直接说这个题就是这么做的,这个知识就是这么学的。

这样做等于猎杀孩子的好奇心,正确的方式应该是:这道题如果不用这个方法还可以怎么做?

反问,不给孩子唯一解,提醒他自己思考,这就是由内而外的培养途径。

那么由外而内呢?借鉴其他学科的启示,简单来说,就是广泛阅读。

有一个观点我觉得很有意思,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端是让阅读变成了纯功利的事情,而不再是一个有趣的爱好。

孩子为什么会读死书、死读书?原因就在于应试教育要求只能看指定的教材,因为题目都从那里出,而为了成绩,为了分数,只能读教材,自然减少真正的阅读。

有人说语文除外,这就错了,语文是被伤害的最严重的学科,因为它是最需要大量阅读的科目。

阅读有一个非常有用的好处,就是能启发新的思考,而这种思考会很容易触及问题的本质。

学物理的人为什么会读数学书?仅仅是因为物理需要用到数学工具吗?没这么简单,因为某些数学中的思维方式会更容易启发出新的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

这就是阅读的重要性,也是阅读对第一性原理思考方式的作用。

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思维习惯很重要,正确的思维习惯更重要,从小培养第一性原理的思考方式,孩子的创新能力会更早的培养起来,这比任何能力的培养都重要。

所以,赶快行动起来吧!

文章来源:科学家长观(kxjzg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