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推进厦漳泉都市建设 10年内泉州成特大城市 今日起,《福建省城镇体系规划(2010-2030)》将首次在福建省人民政府网公示,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公示时间为期一个月,即2011年11月23日至12月23日,全省各地居民均可将意见和建议反馈至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规划中确定的我省城镇化目标是:到2020年,全省总人口控制在4000万人左右,城镇人口达278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69.5%左右;到2030年,全省总人口控制在4200万人左右,城镇人口达315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75%左右。 据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福建省城镇体系规划(2010-2030)》于2009年初开始着手修编,2010年9月10日,规划纲要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的专家技术审查;2011年8月3日,规划成果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的专家技术审查。2011年11月7日,规划成果通过省政府第80次常务会议审议。 总体思路:强力推进福州、厦漳泉两大都市区建设 在城市化总体思路方面,《规划》显示,我省将强力推进福州、厦漳泉两个大都市区建设,大力发展福州、厦门、泉州三大省域中心城市和省域次中心城市,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走以两大都市区为依托,以都市区和中心城市为核心,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具有福建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我省将实施都市地区、一般地区差异化推进策略,总体实现“有序集聚、适度均衡”的发展格局。 都市地区是指城镇密集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及其周边紧密联系的地区,包括沿海都市地区和依托南平、三明、龙岩等中心城市形成的内陆都市地区。都市地区应实施积极的公共政策,引导资源要素集聚整合、着力优化提升,推动城镇化向成熟阶段转型。 一般地区是指都市地区以外的其他区域。一般地区应着力培育提速,走生态保护优先的快速、集约城镇化道路,择优培育重要节点城镇,保障省域城镇化格局的适度均衡。 城镇规划:构建“一带、两区、四轴、多点”空间结构 以滨海都市带为脊梁,以福州、厦漳泉两个大都市区为依托,以福、厦、泉三大省域中心城市和省域次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城镇聚合轴为骨架,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基础,形成层次合理、空间有序、地域开放、转型发展的网络化省域城镇空间体系,构建“一带、两区、四轴、多点”的城镇空间结构。 “一带”指北起宁德福鼎南至漳州诏安的滨海都市带,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主体,对接台湾的前沿平台,也是我国沿海城镇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强化沿线中心城市建设,加快产业集聚,培育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若干沿海产业集群,依托沿海综合交通走廊,构建高效组织的网络化城镇空间走廊。 “两区”指福州大都市区和厦漳泉大都市区,是引领全省发展的核心。要加快培育高端职能,促进大都市区的一体化发展,强化其在省域经济发展中的引擎作用。 “四轴”分别是指纵向的南(平)三(明)龙(岩)城镇聚合轴和横向的福(州)武(夷山)、中部(泉州、莆田—三明)、厦(门)龙(岩)腹地拓展轴。要依托区域交通干线轴带,引导沿线城镇各类要素适度集聚、各类设施共享共建、城镇空间有序整合,从而推进山海互动、联动滨海都市带、辐射内陆地区,带动区域的整体协调发展。 “多点”是指对福建城镇空间发展具有重要带动作用的城市新增长区域和重要节点城镇区域,主要包括环三都澳、闽江口、平潭综合实验区、湄洲湾、泉州湾、厦门湾、古雷—南太武新区、武夷新区、三明生态工贸区、龙岩产业集中区。 城市规模:至2020年全省形成5个特大城市 《规划》确定,依据城市在国家和福建省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全省范围内形成由省域中心城市、省域次中心城市、地方性中心城市(或都市区副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中心镇、一般镇组成的六级城镇等级体系,其中省域中心城市有福州、厦门、泉州。 同时,以农村服务人口规模和覆盖范围为依据,在农村地区构建由中心村和一般村两个层次组成的农村居民点体系。 至2020年,全省形成特大城市5个(其中人口超过200万人的3个,100万人-200万人的2个);大城市7个;中等城市22个;小城市70个(其中5万人-20万人的县城33个,5万人以上镇37个);5万人以下镇约450-500个。 至2030年,全省形成特大城市6个(其中人口超过500万人的1个,300万人-500万人的2个,100万人-200万人的3个);大城市7个;中等城市24个;小城市90-105个(其中10万人-20万人的县城30个,5万人以上镇60-75个);5万人以下镇约450个。 引人关注的是,《规划》明确提出,2020年泉州市区人口达200万人,晋江人口达50万人-100万人,石狮、南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人口均达到20万人-50万人。 2030年,泉州市区人口将达300万人-500万人,晋江人口达50万人-100万人,石狮、南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人口均达到20万人-50万人。 而至2020年,福州、厦门将成为300万人以上超大城市。至2030年,福州将成为拥有5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 交通网络:泉州等市重点发展轨道交通和BRT 交通网络方面,规划形成“三纵六横”干线铁路网络、“三纵八横三环三十三联”高速公路主骨架。 机场方面,实施福州长乐机场扩建工程,新建厦门翔安国际机场,构建两大机场枢纽。同时《规划》明确提出,我省将加快支线机场及旅游机场建设,形成两中(晋江机场、武夷山机场)、六小(莆田、霞浦、沙县、连城、漳州、平潭机场)支线机场布局。 另外,我省将实施公共交通优先战略,加快建立以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公交系统为骨干,常规公交为基础,功能层次分明、网络布局合理、换乘方便的公共交通体系。福州、厦门、泉州等城市重点发展大容量城市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系统(BRT)。(编辑 张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