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生办公司 实战长本领

 why619 2017-12-03
宁波职教中心创建校企互融育人新模式
学生办公司 实战长本领
记者 时晓玲 通讯员 许忠亚

    本报讯(记者 时晓玲 通讯员 许忠亚)职业教育离不开实训,如何让学生在实训中习得真功夫?宁波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构建了师生创业孵化、校企互融、反哺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了中职教育教学改革。

    刚刚过去的“双十一”,宁波市鄞州区鹅掌楸电子商务公司的单日销售额比去年增长784%。而莫等闲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不仅为宁波职教中心即将到来的60岁生日献上了宣传片,还担纲中国慕课网数字媒体专业慕课的设计、拍摄和制作。有趣的是,这两家公司就设在宁波职教中心内。

    今年6月起,以学生王世宇为主要股东成立的鹅掌楸公司,月销售额突破1.6万美元。公司主营户外用品、渔具,还成功注册了自己的鹅掌楸品牌。而莫等闲公司由专业教师陆凌霄担任负责人,招募在校学生从事数字媒体、网站制作、平面设计等业务。两家公司的相同之处在于校企互融,在校生通过轮岗实训参与企业项目,并进行学分置换。

    以鹅掌楸公司为例,它源于2015年学校尝试的电子商务模块化课程改革,旨在将跨境电商实训教学与团队创业孵化相融合。为点燃学生的创业热情,学校专门成立工作室,由学生自主投资创立店铺,学校给予全方位配套扶持。除为学生提供免费的场地、设备外,学校还聘请企业中有经验的运营主管与电商专业教师共同指导创业团队,让公司的经营类目更明确、实践演练更精准。

    创业项目越做越好,课程改革也持续推进。很多企业慕名而来,主动与学校创业团队洽谈合作、代理事宜。从2016年起,“双十一”成了宁波职教中心电商学子的盛宴,公牛集团、蓝宝公司等知名企业把店铺运营现场设在了学校,学生们借此机会学习专业知识、提升实操技能。

    莫等闲公司则是为信息技术专业量身定制的校企互融育人平台。该专业大类高二学生是企业的员工,以企业实际业务为学习内容,在企业的工作环境中磨炼实战经验。

    侯福健是该校2017届数字媒体专业毕业生,目前从事微电影拍摄工作。高二时,他成了莫等闲公司的全职员工,按照作息时间上下班,和指导老师一起承接业务、拿薪水,专业课则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学习,由老师手把手地教。在陆凌霄看来,这种在实训中学习的专业课才是一次更彻底的实训,“以前学生是交作品、交作业,现在他们交的是产品、商品”。

    项目是来自企业的真实业务,学生和客户签订了商务合同,教学评价除了指导老师的意见外,更多还要看客户的满意度。项目完成后有业务提成作为奖励,学生的学习和实践主动性都有了很大提升。而让学生试水“做中学”,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上课,事实上,这些确定了就业方向的高二学生,在高一时已学完专业基础课和文化课。

    “校企互融,产教结合,创业孵化,反哺教学”的育人模式,助力学校办学水平和育人成果的提升。近年来,该校在全国技能大赛中摘得26金28银,两次获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浙江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