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头条

 昵称47761262 2017-12-03

曾国藩:成大事者必备的技能之识人三论1.从细微的小事观察人的能力

南北朝时期东魏的宰相高欢,掌握着东魏的军政大权,是南北朝时期重要国家北齐的奠基人。他在选拔人才,提升任用官员时,只注重才能,如果能担当此任,哪怕是仆人也无所谓。哪些徒有虚名而无实际能力的都不被任用。高欢识人有自己的主见个方法。他有许多儿子,众子斗鄙视老二高洋,因为他迟钝木讷,好像智力不够,其他人页跟着嘲笑他。而高欢却认为他的儿子中只有高洋最有才能。怎么看出来的呢?在高洋小的时候,高欢想要观察下各个儿子的智力,让他们整理一团乱麻,唯有高洋抽出刀来砍断了乱麻,并说:“乱者必斩”。对理不清的一团混乱关系,最好的办法就是重新构建新的联系。这出乎高欢得意外,并认为高洋是个聪明而果断的人。高欢没有识存人。高洋后来继承父业,创立了齐国,把国家治理的很好。从高欢识别高洋可以看出他识人的方法,就是从具体事情的处理上观察比较其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2.观察逆境中的表现

东汉末期的郭泰,学问渊博,善于识别人的贤愚恶善,喜欢鼓励教导读书人,足迹遍布四方。有一个叫孟敏的人在太原居住,有一次肩上的瓦罐掉在了地上,他看都不看一眼就离开了,郭泰见此情景,问他为什么这样。孟敏回答瓦罐已经破了,看它有有什么用呢?郭泰由此认为,他有分辨和决断的能力。为什么呢?你想在当时那个年代,生产力低下,对于一个客居在他乡的人来说一个瓦罐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损失。一般人肯定回后悔不已,情绪沮丧,哭爹骂娘。而孟敏却看都不看一眼,说明他知道,在怎样沮丧,瓦罐都不能回来了,反而会耽误时间,影响后面的工作。这件事表明孟敏是一个明白事理的,向前看的人。于是郭泰和他交朋友,了解他的秉性,劝说他外出求学,结果孟敏成为当世文明的人。由此可以看出郭泰在不利的处境瞎了解人的本性与才能。再他看来,一个人再正常和顺利的情况下,能做得好做的出色,不能说明什么。而只有在困难和不利的处境下,才能真正显示除好的品性,见识,气度和才能。

3.从交友看人品

李克是春秋战国魏国的边关将领,在朝中没有职位,但是魏文侯遇到犹豫不决的事情时总先李克参谋,一次魏文侯元宰相,有两个人选,公子魏成,大夫瞿璜,拿不定主意问李克。李克并没有说具体人选,只说了五条标准,看人,平时看他所亲近的,富贵时看他所交往的,显赫时看他所推荐的,穷困时看他所不做的,贫贱时看他所不取的。魏文侯由此便有了国相的人选。李克从魏文侯那里出来,遇到了瞿璜,瞿璜问丞相人选,李克说魏成,瞿璜很不服气说吴起是我推荐的,国君担心内陆的邺县,我推荐了西门豹,国君想征伐中山国我推荐了乐羊,中山国攻克了没合适的人守,我推荐了你李克,我哪点比魏成差。李克为了让瞿璜心服,说我之所以推断是魏成是因为魏成享有千钟的俸禄,九成都用在了外面,得到了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这三个人国君都奉为老师。而你所推荐的人国君都任用为臣属。魏成所推荐的任都是能够指导国君治理国家的人。这样看来无论学识见识魏成都高瞿璜一筹。李克的观点很明确,一个人平时做什么,和什么样的人结交,举荐谁,已经显示出他的德行和水平,有什么德行,就做相应德行的事,有什么样的认知水平,就举荐相应认知水平的人才,以及与相应水平的人结交。

4.以上三则故事,从一个人处理事物的方式,遇到困难的表现以及他身边结交的朋友三个方面识人。这三个故事只是其中的几种情况,在我们现实社会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情况。只要我们能充分加以利用,必将处于不败之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