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观】冬季小心“暖气病”

 老刘tdrhg 2017-12-04

文摘报·您的健康伴侣

  冬季长时间呆在温暖的空调房里,不少人会感到口干舌燥、胸闷头晕,甚至诱发尿路感染。暖意融融的环境很可能让“暖气病”趁虚而入。


  “暖气病”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疾病,多指因室内温度过高、干燥、空气不流通所导致的诸如嘴唇干裂、鼻咽干燥、干咳声嘶等症状。通常及时补水,这些症状都能得到缓解,但如果持续时间太长,呼吸道黏膜分泌物就会减少,灰尘、细菌等附着在黏膜上,刺激喉部引发咳嗽,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发生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此外,有些人夜间睡眠时室内温度过高,人体不自觉出汗会导致血液浓缩,尿量减少,从而产生尿路感染的易感因素。如果再加上疲劳等导致免疫力低下等因素,很易导致尿路感染。正常人尿量每天应该在1500~2000毫升左右,它能起到冲洗尿路、避免感染的作用,如果尿量过少,会增加患泌尿道感染和尿路结石的风险。人体在夜间失去水分后,因处于睡眠状态,很难及时感知口渴,也无法像在白天一样通过及时喝水等来补充水分。因此,民间所说的“暖气病”在夜间影响更大。因此,冬季人们在夜间更应注意补充水分,在控制室温的同时,可适当使用加湿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