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包隐窝

 翻转稻花香 2017-12-04


影像表现

心包由两层组成:附着于纵隔、胸骨和肋软骨的坚韧的纤维外层和与心脏相邻的薄的内浆膜层。正常心包含15〜20ml液体。在CT和MRI上,正常心包表现为心脏周围薄的线样结构,厚度不到2mm,但于左心室上的常变得非常薄而可能不显示。MRI上,在T1加权和T2 加权图像上均呈低信号,高信号的纵隔和心包下脂肪勾勒出其轮廓。心包常向上延续到主肺动脉、升主动脉和上腔静脉附近。

心包的浆膜层可分为壁层和脏层。脏层心包附着于心脏和大血管上,与壁层心包隔开形成 CT或MRI上见到的隐窝和窦。横窦位于左心房正上方和升主动脉及肺动脉主干的后方(图1)。横窦上方反折称为主动脉上隐窝,含前、后和右外侧部分。CT上,后部恰好位于左肺动脉水平的升主动脉后方,为液体密度,通常呈新月形(图2)。隐窝可延续到高位的气管右旁区(图3)。斜窦是心包向后延伸,位于左心房的后方,食管的前方(图4)。隐窝也可源于心包腔。在特别情况下,隐窝可沿肺静脉蔓延(图5)。还有一些更小的心包隐窝包括位于上腔静脉后外侧及下腔静脉与冠状窦之间的。

重点

了解心包解剖和隐窝可避免误认为是如肿大淋巴结、夹层或囊肿等疾病。

相关临床知识

心包隐窝为正常结构,心包积液时可变得更为明显。

鉴别诊断

根据部位,心包窦和隐窝可误认为肿大淋巴结、主动脉夹层或纵隔囊肿。熟悉心包隐窝位置,包括其常见形态和密度可避免误诊。

例如,主动脉上隐窝后方部分可误认为隆突前淋巴结(图6)。淋巴结为软组织密度,典型地通过纵隔脂肪与主动脉隔开。主动脉上隐窝可延续到高位气管右旁侧区,可误认为肿大淋巴结或气管囊肿。另一例子是心包上隐窝前方部分液体可误认为主动脉夹层或前纵隔囊肿(图7和图8)。此外,斜窦需与隆突下肿大淋巴结、支气管囊肿或食管病变鉴别。肺静脉隐窝可误认 为是支气管肺淋巴结。在所有病例中,图像重组可有助于在心包腔有疑问的区域观察其连接关系(图3)。

教学要点

心包隐窝为正常结构,可因心包积液时变得更为明显。了解其位置和影像表现对避免将其误认为 是淋巴结、夹层或纵隔囊肿非常必要。

图1胸部CT平扫轴位图像显示横窦(白箭)位于 主肺动脉后方,左心房上方

图2 CT平扫轴位图显示升主动脉后方液体密度(白箭)。此为心包上隐窝,不要误认为是肿大淋巴结


A

B

图3 A.胸部CT平扫轴位图像显示气管前方卵圆形液体密度影(白箭)。B.冠状位对比增强重组显示源自心包的延续(白箭),证实这一结构由高位心包隐窝组成

图4胸部CT平扫轴位图像显示左心房后方少量液体密度(*),与斜窦相符


图5胸部增强CT轴位图像显示沿右下肺静脉明显 液体密度影(白箭)。此符合正常但较显著的心包隐窝

图6胸部CT平扫轴位图像显示升主动脉后方的新 月形液体密度影(白箭),间无纵隔脂肪间隔。此为心包 上隐窝,不应误认为是肿大淋巴结


A

B

图7 A.胸部对比增强CT轴位图像显示升主动脉与肺动脉干之间小的三角形液体密度影(白箭)。此为心包 上隐窝前方部分,扩张时不应误认为是主动脉夹层。B.另一患者胸部CT平扫轴位图像显示较膨大但为正常的心 包上隐窝前方部分(白箭)

图8心包积液女性患者,胸部CT平扫轴位图像显示升主动脉前方液体密度影(白箭)。此为心包上隐窝前方部分,扩张时不应误认为是主动脉夹层或前纵隔囊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