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拍好照片,要看哪些书? | 一点思路

 坚硬的青皮 2017-12-05

这是 一点OnePoint 的第 331 篇文章,这是一篇奇怪的文章,因为它讲摄影,却不是讲摄影。


因为一些事,最近本??的情绪比较低落,也许这是一个艰难的时期吧。不过这也让我换了一个角度去审视过去做过的事情,以及未来将要做的事情。


言归正传,最近我在写手机摄影的书,也买了很多书来看,尽管这些书籍相差甚远,但它们都起到了同一个效果: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想了很多,思维更加灵活。

这正是书籍的力量,能让我跳出摄影的 “教程”、“学习”、“知识” 的窠臼,去探索更深层更本质的问题。


下面要聊的,就是我所选择的 3 类书籍和它们对我的帮助,希望对你也有所助益。让我们先从和摄影有些关系的书开始吧。




究竟什么是摄影作品

——摄影画册


我在这个订阅号超过 300 篇文章里想你讲述过许多技巧、思路,却极少提及 “组照” 与 “专题” 的拍摄,因为这两种形式都不仅仅需要合格的技术,更需要更为贯穿始终的主题与长期的投入,对镜头语言的把控也更为讲究。


而当一个摄影师完成了这样的拍摄,通常就可以将其集结成册。这样的书通常是一本画册,但它又不仅仅是供你观看的作品大集合,你更能从中感受到摄影的力量,有些甚至还能让你感受到我们这个星球的伟大。


比如,我最近购入的这本书:

《BEFORE THEY PASS AWAY》

作者:JIMMY NELSON


这是一本摄影师耗时 10 年,踏遍全世界拍摄而成的摄影集,它主要以人物特写或环境肖像的形式展现了世界各地的原始部落。从非洲荒漠里的辛巴族人,到亚洲草原上的蒙古人,有你熟悉的,也有不熟悉的。


和以前讲过的方法一样,本??从 Jimmy Nelson 的个人网站找了他书中的几幅作品,你可以感受一下:



上述图片来自网站: https://www.


这本书不禁让我想到萨尔加多的《创世纪》,如果说《创世纪》是写给地球的情书,那么《BEFORE THEY PASS AWAY》则可以称为 “写给人类的一封情书”


你可能会奇怪,既然我找到了摄影师网站,为什么我不直接看网页上的图片,为什么不推荐你用现在正在看这条推送的手机去看?

原因很简单,当你捧着沉重的画册,翻阅厚重的纸张,观看上面人物的表情,周遭的环境……这一过程无疑让你摆脱了阅读电子产品上文章时那种“不停滑动翻页滚屏的浮躁”,你更能去细细品味摄影作品的细节,感受其伟大之处。


何况,这本伟大的画册真的很大!


下面的几张实拍对比照片,就是这本书与现在最热门的 iPhone X 的对比,你能更清楚的看到尺寸上的巨大差异:

上图中 iPhone X 的屏幕尺寸大约为 5.8 英寸,显示内容为本??的摄影作品。


你固然可以去分析每一张照片是如何拍的,但更重要的是,你需要用心去感受画面传递给你的情感与内涵,这才是一幅作品,区别于一张照片的关键。


类似的画册,我还可以再推荐一本,同样也是我已经购买并深深为之着迷的:


《On This Earth, a Shadow Falls》

作者:Nick Brandt


画册中的作品摘选:

图片来自 amazon.com


与多年前不同,我现在更愿意去看那些原作,或是精细输出的艺术复制品,因为这能让我看得更细,感受更多。


而看好作品,也正是一个摄影师的学习方法之一。



从摄影之外,跨界而来的

——博物类图书


如果一个喜欢摄影的人,只去看与摄影有关的书是绝对不够的。因为摄影不仅是一门技术,也是艺术。它需要文化积淀、人生阅历、丰富的想象力和不时迸发的灵感。


灵感从何而来呢?

举个例子,天才如毕加索,在探索自己的绘画风格时,其实灵感也来自于从别处看到的非洲土著的面具。


所以,博物,其实是提升自己,激发灵感的绝佳方式。换一个时髦的说法,这种博物,其实就是 “跨界” ,正如毕加索是非洲土著面具和传统绘画的跨界者。


所以我买了这本书: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指南》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是世界上最知名的博物馆之一,其藏品之丰富几乎涵盖了整个人类的艺术史。

我们随便看一些:

图片来自 amazon.com


据说是因为当年突然暴富的美国人害怕别人叫他们没文化,所以就玩儿命从欧洲和世界各地搜罗购买艺术品,然后堆到自己的博物馆里。这事儿估计在当时的欧洲人看来,其实还是挺土的……但不可否认一大批艺术品被他们拯救了(躲过了两次世界大战嘛)。所以这个世界其实也是需要土豪的~


有点扯远了,对这本书来说,本??还有一个小建议,那就是书中描述的毕竟只是只言片语,在多而不在精。如果你从中发现了某一门类对你独具魅力,你想更多的了解它,那么利用互联网去搜更多相关的内容才好。



带来激励与思考的

——文字书


世界上有那么多伟大的艺术家,无论是摄影的,还是绘画或其他艺术形式,但遗憾的是,成功往往又是不可复制的,你很难只通过模仿而获得真正的成功。


不过我们可以换一种形式,让这些艺术家为我们启迪心灵,通俗的说,就是他们可以为我们鼓劲加油。


来先听一首歌,然后慢慢看接下来的文章吧~



文字书指的是哪类书籍呢?在本??看来,艺术家的自传或书信集,是最能反应其思想的,也最能让你从中获得激励的,比如下面这本:

《梵高手稿》


亚马逊的编辑推荐:

这本书是150封梵高书信的精选集,展现了梵高从22岁绘画起步至37岁人生尽头这15年的创作光景。读者既可以在字里行间感受到梵高之于绘画那如火的热情与执着,还能充分了解到这位天才画家的画风是如何从深沉厚重一步步转变为多彩而明亮、如何构思并耕耘出一幅幅画作,更能体悟到梵高对世界敏感又独特的视角、对大自然倾注的深情、对生命那最原始而强烈的表达冲动;再配以250多副梵高的画作手稿与草图,向所有的读者展示了一个艺术中纯粹的梵高。


买到手后的书籍实拍:


手稿固然吸引人,但真正触及心灵的,还是梵高的书信,下面我节选了其中的一段,希望你能静下心来,仔细阅读:


1880年7月

……

这阵子我似乎事事不顺,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也许还会持续下去,但也有可能否极泰来。我并不指望这样,但是如果真有转机,我会认为这是莫大的收获,我会很高兴,会说:“果然不出所料,这一天终于来了!”

我就这样随意写下涌到笔尖的东西。

如果你不把我看成那种游手好闲之人,我会非常高兴。

即使游手好闲者也有不同的类型,有种人因为懒惰、卑劣、缺乏个性而碌碌无为。如果你愿意,可以把我看作这类人。


也有另一种人,尽管他们的内心被强大的渴望所驱使,但现实不可改变,他们无能为力,就像被囚禁了一样,所处的环境缺乏创造所需的土壤,是他们无所作为。这样的人不是总能确定自己要做什么,但是他本能地感到:尽管如此,我必有擅长的事情,我必有存在的意义!我知道我会成为一个不同的人!只是我如何能成为有用之人?应该怎么做?是金子就一定会发光,但我身上能闪光的特质又是什么?

这是意义完全不同的游手好闲,如果你愿意,也可以把我看成这类人。


春天的时候,笼子里的鸟儿跃跃欲试,它知道自己生来擅长某事,也强烈想要去做,但又无法做到。但是那是什么?它却无从知晓,只是模模糊糊地感觉到,“其他的鸟儿都在筑巢,孵化、哺育雏鸟”。于是它用头去撞笼子,笼子完好无损,它却因悲伤而发狂。

“真是个懒骨头!”另一只经过的鸟儿说,“它活得真舒服。”被囚禁的鸟儿没有死掉,它活下来了,它心里想什么从不外露。它恢复了健康,阳光和暖的时候,它多少也会开心一会儿。

然后迁徙的季节到了,它心中又一阵悲凉,“但是”,照看它的孩子说,“所有的必需品,它笼子里都有呀。”

但对它而言,这个“都有”只能意味着望着外面酝酿着暴风雨的低沉天空,心里升起对命运的反抗:“我在笼子里,在笼子里,所以我什么都不缺,蠢货!我有一切我需要的东西!哦,看在上帝的份儿上,给我自由吧,像其他鸟儿一样。”

那个游手好闲的人,就像这只无奈的鸟儿一样。

人们也常面临着无能为力的情况,如同被困在这样令人恐惧的笼子里。
……



阅读梵高给弟弟的书信,有时就像看他后期的画,感受到一样的炽烈与冲动。而这种炽烈和冲动,源自艺术家对于自己的期望和要求:自由、与众不同、不断完成满意的作品、不断突破和挑战自己……


梵高不是疯子,而是住在我们每个人心里的那个艺术家。


当然,好书还不仅限于与艺术有关的范畴,在本??看来,任何能让你的思维活跃起来的,任何能引起你思考,让你注意到以前未曾注意过的观点和想法的书籍,都是激发灵感,保持自己创作状态的良药。


所以我其实还买了两本书,其中一本叫做《万历十五年》,这是一本以英文写成,最后翻译为中文的书籍,它对于明朝历史、人物的独到见解,同样引发了我的很多思考。



篇幅所限,这里就不做过多引用了,只是提几个你可能很熟悉的名字:张居正、海瑞、戚继光……这些风云一时的人物,其实并不如你想的那样,无论是其成就还是失意,都有更深层次的社会和历史原因。


另一本书是我一直以来都很喜欢的科幻小说:《神们自己》



虽然这本书我还没有开始看,但我想我推荐这类科幻小说的理由你应该也很清楚,很多人都说??老师脑洞很大,脑洞从哪来呢?除了观察生活,激发想象力的科幻小说无疑是最好的方式之一。


阅读这样的文字书,看起来好像与摄影无关,但其实,这就好像让大脑去思维的健身房里锻炼了一番,对任何创作都大有帮助。


这就是本??今天想与你分享的内容,也是我的理念,学摄影,你不能只看摄影书。当然,未来我的摄影书你值得看,因为它同样不只是一本摄影书。


近期好文速览:

不用三脚架,就地取材拍慢门

徕卡的新相机为什么这么丑?

在家拍摄“银河苹果”


手机摄影讨论群请加个人微信号

cameranote3

暗号:一点讨论群

会有专人引导入群



影像之美,一点即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