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礼让斑马线是对美德的呼唤

 老刘tdrhg 2017-12-05

 【素材回放】                             

    金华交警上传了一段监控视频,视频显示,2017年11月15日上午9点04分左右,浙江金华市磐安县螺山路,一位老奶奶想要过马路,黄色浙牌轿车司机见状自觉刹车礼让。但是,相邻车道的数辆轿车却对老奶奶视而不见,接连驶过。看不下去的司机不得已往左打方向,停在了第一车道和第二车道的实线上,占用了两个车道,截住后面的车流,老奶奶终于顺利的通过了马路。

【素材解读】

交通出行既是一种法律秩序,也是一种社区秩序,其良好运行离不开司机和行人共同参与。如双方都互不相让,难免会导致“两败俱伤”;如彼此都遵循基本的公共规则和文明共识,就会实现互利共赢。在路权分配上给予行人多点“弱势补偿”,既是文明和谐社会一种必需体现,也有助于优化人居环境和提高公众生活品质。对于机动车司机而言,礼让行人并不很难,往往缺少的不是文明认识和行为能力,而是缺乏对秩序规则意识与友善利他意愿的坚守。“我的安全我做主”,规避“斑马线”安全风险。既需要机动车自律守法,还需行人对红绿灯规则的遵守、对斑马线这一“生命线”的敬畏。构建和谐出行格局,规避不该发生的“斑马线”悲剧,需要人与车相向而行,开车者要踩得住刹车,行路人也需管住两条腿,而遵规守法就是需共同恪守的行为“底线”。  

【适用话题】

安全        文明         公平          公正          素养         习惯

遵守秩序           伸张正义            主持公道       

车让行人是一种现代人应该遵循的行为文明   要“车让人”,不要“中国式过马路”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比道德更重要的是生命,是人的生存权利

“礼让斑马线” 应唤醒双向底线意识

礼让是友善的重要体现,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基因

机动车通过斑马线时,是一脚油门还是善意礼让,是城市是否文明的一个缩影

让斑马线成为市民出行的安全线和文明城市建设的风景线

从安全的角度,礼让斑马线就是一种善行,体现的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素材锐评】

 让礼让斑马线成为习惯

  最近全国多个城市开展礼让斑马线的专项行动,引导并强化驾驶员和行人的规则意识。近年来,发生在各地的一次次“斑马线惨案”,不断提醒我们要尽快补上汽车文明这一课,让礼让斑马线成为内化于心的习惯。

  虽然我国已经步入汽车社会,但很多人的驾驶习惯还停留在自行车时代,以方便自己为中心,甚至无视交通法规。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明文规定行驶车辆必须优先让行人通行,不遵守者要接受处罚。但长期以来,抢行斑马线的驾驶陋习成为顽疾。

  观察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交通秩序是很直观的窗口。行人遇红灯时,能否主动等候、不抢行;汽车通过斑马线时,驾驶员是踩一脚刹车给行人一个善意礼让的手势,还是加一脚油门鸣着喇叭抢行,都体现着汽车社会的文明程度。

  斑马线是生命线,礼让斑马线就是敬畏生命。近年来全国多地的惨痛教训让相关部门痛定思痛,不仅持之以恒地严格执法,还大力推动交通文明行动,力争让礼让斑马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营造礼让斑马线的良好氛围,还要创新引导方式,努力在全社会达成交通文明共识。例如,北京有的路口最近出现了右转专用绿灯的改革,由过去的绿灯右转车辆通行,变为黄灯闪烁时机动车可以在礼让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前提下通行。严格执法、交通文明的号召再辅以信号灯改革等具体的交通管理实践,就能够起到立体的引导作用。

文明的习惯可以相互感染促进。礼让斑马线的车多了,乱穿马路的人少了,“斑马线惨案”“路怒”等发生的概率就会下降。人们出行环境得到改善的同时,汽车社会也会因礼让而更加和谐通畅。

【相关链接】

    礼让斑马线:斑马线的来历和作用

在马路的十字路口,我们会看到一条条用白色涂料所绘制的白色线条,这些白色的人行横道线是准许行人横穿车行道的路线,也是行人过马路时的安全保障,因为这些横线看上去像斑马身上的白斑纹,所以被称为斑马线。那么,斑马线是怎么由来的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斑马线起源于古罗马时代的跳石。在古罗马时代的庞贝城,人们在城里的一些街道靠近马路口的地方砌起凸出路面的石头——跳石,行人可以踩着这些跳石穿过马路。20世纪50年代初期,英国人根据跳石,在街道上设计出了一种横格状的人行横道线,规定行人横过街道时,只能走人行横道。司机看到人行横道线时,会自动减速缓行或停下,让行人安全通过。因为这些横线看上去像斑马身上的白斑纹,所以被称为斑马线。

根据我国2009年10月1日起实施的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规定,斑马线基本长度为3至5米,每条宽度在45或60厘米,在一段路上,斑马线的设置间隔一般为150至500米,较为合理的设置间隔为350至400米,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门前的道路没有行人过街设施的,应当施划人行横道线,设置提示标志。

斑马线的出现,让行人过马路有了安全保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对于司机来说,礼让斑马线是每位司机必备的素质,这种行为不仅体现了司机对行人生命安全的尊重,也体现出作为强势一方的车辆对于弱势一方的行人最基本的照顾与关怀。所以,如果人行横道上有行人正在通过,机动车必须停车让行人先通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