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学书窗」《妙谈红楼十二金钗》与《泪衍红楼》

 快乐老年435 2017-12-05
「红学书窗」《妙谈红楼十二金钗》与《泪衍红楼》「红学书窗」《妙谈红楼十二金钗》与《泪衍红楼》

本期书窗由 河南邓州红学会推荐

《妙谈红楼十二金钗》

作者 郝新超

该书以研究文本为主,行文借以轻松的散文风格,用对话的形式对金陵十五正钗、副钗和贾宝玉进行形象与语言的辩证分析。以此告诉读者,《红楼梦》是可以这样理解,也是可以这样来抒发自已的喜爱之情和阅读感受的。本书对人物的分析,始终都在哲理辨证思维中曲折前行,大到整部书,小到一个细节,每一步都是有矛盾并环环相扣的;作者有意通过矛盾、“包袱”,甚至是人性的自我拷问来推进人物形象和语言的分析走向终极——也就是《红楼梦》所揭示的众女儿的大悲大恸:“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这一思想主题。该书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孙伟科作序;红楼梦人物画家谭凤环先生作精美插图。由万卷出版社2016年6月在全国新华书店和全国各大网站同时发行。

「红学书窗」《妙谈红楼十二金钗》与《泪衍红楼》

《泪衍红楼》

作者 张媛

该书作者张媛,是一位体弱多病、一贫如洗且又丧母的90后小姑娘。作者尽十年之功,苦读文本,反复揣摩,以曹雪芹原创意图和脂砚斋评点为依据,用血泪之笔写就了《红楼梦》28回续书《泪衍红楼》。

该书自80回后沿用了曹雪芹的章回体小说手法,大胆对现有后四十回予以反动。相比于后四十回的悲中有喜、喜中有悲而言,《泪衍红楼》中的贾府结局和人物命运的改写,相比于高鹗整理的后四十回而言,更象“大散局”。她写的是贾府最终一败涂地,府中主子们死的死、亡的亡,宝玉流落街头,为僧为丐,倍尝凄凉。大喜大悲,大起大落,反差更大,达到了彻底的悲剧地步,意在完成曹雪芹所设想的大悲剧。

让这部续书具有续书资格的理由或许是关于情的言说。《红楼梦》“大旨谈情”,情不断,则脉相连。张媛用力正在情上,把对情的回味和斟酌当成是阅读的第一任务。就此而言,她续作的权利不容置疑。既然是创作,她就是自由的,是个人向曹雪芹致敬的一种方式,也是文学抒情的个性创造。

该书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孙伟科作序,于2017年6月在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全国新华书店和全国各大网站同时发行热销。(时玉飞)

中国艺术研究院微信订阅号群落推荐

文艺研究

《文艺研究》杂志创办于1979年5月,由文化部主管、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是大型综合性文艺理论月刊。《文艺研究》以“引领学术潮流,把握学术走向,加强学术交流,扩大学术影响”为办刊总方针,强调现实性与学术性、前沿性与基础性、学理与批评的有机统一,提倡中国视野、中国问题、中国气派,广泛容纳文学、艺术各领域不同观点、不同方法的优秀研究成果。

媒介之变

从移动互联网世界的剧烈媒介迭变,观察未来世界的面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