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治病来说,大多数人判断一个医生水平如何,主要取决于医生是否活得长、是否活得有质量、是否有疗效。因为活得长的人、生活有质量的人会让人产生一种观念,即他们之所以活得那么长,是因为他们在医学上有所建树、将医学用到自身上,从而起到了延年益寿的作用。至于疗效,活得长的医生本身就是一种药物,所谓信者为医。 因此今天的培训室来了很多人,有年轻中医、中医教师、中医学子及很多中医爱好者。因为今天来上课的老师是120岁的老者,来听课的人都非常的好奇,这位老者有什么养生秘诀。 藿香双目发光的看着像儒者的老人,眼中有着一丝崇拜,崇拜中有着一种冲动,应该拜这样的老中医为师。像这样的一位老中医,活得长、技术好、身体健康、精神充沛,那可想其中医水平应当不差吧? 这位老人的声音中有一种沧桑,又有一种让人信服的魅力。先说了一会庸医的五大层次,又准备谈别人如何庸时,突然话锋一转道: “要想了解庸医的五大层次,就得先了解庸医是如何学医的。清代明医徐灵胎写过这样一段话,告诉了我们答案。原话是:
“这段话说出来庸医学习的方法有两点: 1、要会试药。比如老师教了这病这么治,用某某方,然后直接'照书'抓药,拿来即用,不加辩证,当今所谓治病标准是也。同时要把治好的病用理论来包装。(一般的望闻问切,说是谈非。) 2、要会入世投机。比如试药前要先进行中医基础知识普及,普及之后开始治病。治不好了就劝说病人这是生活习惯不好(具体啥习惯不知道)、或另请高明、或你这是命中注定、或前世冤孽所致等。此两条需要一正一反,常常要结合起来用。” “归纳起来,庸医具备三大技能。一是技术、二是忽悠、三是真诚。因为没有技术还不成了庸医。” “故而大家要具备这三大技能,天下皆可去得。当大家都会用这三点去鉴别时,自然会选择好医生。” 时间像流水一样,一去而不反。 这是一间的宽敞的办公室,办公室内简单而精致。室内北面有一个书柜、柜中放满了各种繁体竖排的中医书籍。书柜旁是一台办公用的桌子,右侧桌角上放着一小盆植物,这植物长在石头上,其叶短长,迎着窗外的阳光闪闪发亮。这植物叫石菖蒲,按照本草书籍的记载,如果能每日用石菖蒲叶上的露珠洗眼,能起到清肝明目的作用。 在桌子的南北面正坐着两个人,这两人分别是章国老与丁铭,丁铭坐在北侧,章国老坐在南侧。此时他们不知道在聊些什么,时而深层、时而欢乐,但最终被一阵急切的敲门声所惊动。 打开门一看,居然是藿香。此时的藿香,一脸怒色。你道为何?原来是那老师讲课的内容总觉像骗子,似乎对中医没啥用。 藿香怒道:“两位老师,今天的培训课内容我觉得太烂,总是教人学坏,人是不是要善良一些好?毕竟医者父母心啊!” 章国老与丁铭相视一笑,丁铭道:“小藿啊,你说的挺有道理。看得出来,你也是一个非常喜欢中医、而且善良的人。所以我这有一个职务非常适合你,就是去跟师学医,不知道你愿意去不?其余手续我们都给你办好了。” 藿香听到这心中一喜,但又感觉哪不对,便道:“那我需要做些什么?” 丁铭道: “你需要做的有以下几点: 1、好好学习他们的中医技术。 2、尽量收集他们的秘方。 3、你要多观察他们技术及为人处事,并与今天老师讲的内容相互应证。看看有哪些地方值得改进。 4、以后你上午来公司打扫卫生,下午去跟师学习。” 藿香兴奋答应了,至于下课时产生的怒气早已抛到了九霄云外。也许世界上好的老板都是这样,明明你没有提拔的空间,可还是会坚持不懈的鼓励你。 藿香离开后,办公室内又陷入了沉默。丁铭与章国老二人相互看着,谁也没有开口。 良久,章国老一声叹息道:“孔子说‘事君以礼,人以为谗’。果然是真理啊。难怪古圣人的书中都只讲道理、讲原则,却不讲具体方法。就如同别人给你讲如何以礼来为人处事,结果总被人当成阴谋、当成小人等,容易造成不良形象,真是苦了老师了。” 丁铭道:“希望藿香这次出去多经历一下,早日懂得本源大道。” 突然,章国老想起一件事,道:“对了,我手上这本《石室秘录》是准备给藿香的,刚才忘记交给他了。麻烦你回头替我转交给他,让他先好好看看目录。” 这里面的内容皆为原创,更新可能会比较慢,但里面的知识会比较丰富。在后期的故事中会逐渐放入案例,当然有朋友说私下说要给我打赏,便做一个二维码在此。随意就好。 苹果关闭赞赏功能, 有朋友仍想赞赏, 故做一个二维码!
|
|
来自: 为什么73 > 《玉堂-岐黄-抱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