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知女性的艺术之道

 虎踞龙盘3c4yha 2017-12-06

杨绛先生的一生手不释卷,笔耕不辍,写作阅读与书打了一辈子的交道。小时候,一次父亲问她:“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她说:“不好过。”“一星期不让你看呢?”她答:“一星期都白活了。”说完父女会心对笑。如果以这问题转问一位艺术钟情者,答案亦是相同。从横涂乱抹到技艺醇熟,从学生到导师,无论是自我创作还是传道授业,都是围绕艺术这件事,不管是身份变更,头衔累加,不变还是绘画而已。一生衷情一事,艺术有一种魔力,令人的内心丰沛有力量,即使再艰涩的日子也可体味到另一种浪漫,窥探到生命的真实。日积月累的学识、经历、艺术创作让生活变得有厚度也有温度。

高知女性的艺术之道

马蒂斯作品022

闫平 绘画是我一生的知己

1983年,闫平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1991年进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班学习。九十年代初,闫平即在艺术圈内崭露头角,获奖不断。1993年参加“第二届中国油画展年展”获银奖,“93中国油画展双年展”获优秀奖。1994年参加“首届中国油画展学会展”、中国当代美术评论家提名为“全国22名90年代最具代笔性画家作品展”。她的作品极具个人特征,色彩鲜艳热烈,笔触潇洒奔放,展现出勃勃的生命力和感染力。闫平,可以说是中国最有影响的女画家之一,作品广泛地被美国、日本、加拿大、瑞典、新加坡、香港和台湾地区、中国美术馆、海外美术馆、博物馆以及国内外私人收藏。现在,她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生活中最主要即是执教和绘画两件事,亦或是仅绘画一事而已。

高知女性的艺术之道

出生于60年代的人,青春少年时代在混杂疯狂的十年间度过,对一位普通的少年而言,或许那是一段荷尔蒙过剩、激昂冲动、不知后果的灼热日子。但对于出生领导干部家庭的闫平,记忆最深刻的事情是父亲进监狱,母亲蹲牛棚,酸楚悲痛而又无奈的境遇。闫平说自己曾是文艺青年,喜欢文学、舞蹈、合唱,还试图喜欢无线电,文革仅存的八个样板戏让自己的少年时期在悲伤绝望的日子里有了一些浪漫的榜样和想象。“七十年代生活清苦、粗糙,幸亏有了芭蕾舞《北风那个吹》里踮起脚尖的‘喜儿’,那是我的生活风帆。”她认为“最美的人就是绷着脚尖在亮亮的雪地里跳着‘北风吹,雪花飘’的喜儿,最浪漫的就是看喜儿和大春对视的目光。”《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里面勇敢的女兵也曾给她信仰的力量和勇敢的精神。生活给了我们沉痛的打击,但艺术却给予了我们最后的温存。

当笔者试图了解闫平艺术道路的源点和契机的时候,她给了一个如此简单直接的答案——“很小的时候,就已经知道将来要成为画家。”不是新鲜奇妙的缘分,也不是父母期冀的寄托,成长道路上本能的艺术自觉,这是我们在众多天才艺术家身上都可看到的共同点。他们涉猎广泛,热情而勇敢,充满好奇的心不断地探索新鲜事物,发现生命的跃动,但在另一面,他们敏锐地洞悉到生活中悄然的悲伤和悸动而彷徨的心灵。在并非庞大叙事的作品中,我们感受到那些平常的欢心愉悦、热情冲动以及那永恒的默默温情。闫平的作品初次见面总是令人激动,但又忍不住久久回味。

高知女性的艺术之道

母与子 130x160cm 2010

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伴随着政治领域的解放思想和经济领域重新建设的新起点,艺术思想开始可以渐渐地自由呼吸,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家和作品广泛地进入到国内艺术家的创作事业。由于对西方世界和新的绘画方式的好奇,闫平很自然地选择了油画专业。闫平的创作手法摆脱了苏联写实主义的模式,并非具象准确的刻画事物而是用平涂厚抹的方式表现氛围、情绪,笔触自由洒脱。我们的生活轨迹裹挟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交错构成的空间里,所谓风景有时仅是望而视之的无关之物,匆匆一瞥继而低头走过。闫平作品里的风景、静物却有一种自然生命力的冲击,春雨淋洒后的生长。《窗外的春天》,鲜艳的玫红色花朵盎然绽放在枝头,仅有几点新绿的树木似乎在用尽全力的生长,扭动简率的线条给人以向上的感觉,画幅中的红绿对比强烈而鲜活。正如张炜所言:“闫平的画让人想到一种生命的绽放—不—是怒放。一株心蕾,无声地吐纳,生长,于一个默默的时刻突然展放开来,周围的世界立刻变得灿烂、浓烈、芬芳,闪烁出逼人的生机。”

九十年代是中国当代艺术热闹的年份,玩世现实主义、政治波普、艳俗艺术、观念艺术……层出不穷,但市场经济的冲击为生活蒙上了焦虑与无奈灰色。在内容多变、形式新鲜的艺术环境中,闫平选择了一个永恒的主题:母与子,亲切温暖的画面在沉重的国人内心吹入一股晴朗的风。有感而发,真听、真看、真感受是闫平创作方式的源头,与孩子的相伴过程中母爱是自然焕发的天性,也是每个人心底最温柔的触动。1991年冬季的某天,阳光透过厚重的云层微弱地照进房间,一位母亲正在俯身为刚起来的孩子整理棉衣,孩子天真无邪地仰着脸庞看着母亲,母亲深情凝望着他,似乎在叮嘱些什么。这是我们都曾有过且记忆犹新的经历,母亲无微不至的关怀。这是闫平《母与子》系列作品所表现的瞬间,画面上灰蓝的主色调平淡安静,孩童橘红色的厚重棉衣却又冬日暖炉一般。源自于母亲的敏锐,闫平所捕捉的生活瞬间都是充满爱意,画面中的母亲或是抱着孩子,或是陪孩子下棋,每一步的成长都在母亲深情的注视之下。闫平的作品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印象主义杰出的女画家贝尔特·莫里索的作品,令人动容的场景,柔和的光线,明媚的色彩,相同的情感让两位时空相隔的艺术家汇聚。

高知女性的艺术之道

远方 200x180cm x2 2014年 荣宝斋

“当孩子已不像小时候那样依恋母亲,存放在心里支持我精神发展的许多情节在作品中展现,希望给他另一种方式的启发。”近年来题材的转换依旧与她生命体验中的许多事有关。当年插队的生活是单纯而粗糙的,有时下雨天不能下地,会碰到戏班子的演出或者排练,这极少的艺术活动是对生活的一种极大安抚。闫平将记忆中的戏曲人物描绘下来,内容更为复杂,情绪更为多样。如果生活是一场戏剧,每日日升开幕日落闭幕,最真实的样子莫不过是夜晚卸妆后的自我,台上为角台下为我。她画了很多戏曲演员的生活场景而非舞台场景,但这些生活场景的戏剧性却比舞台上固定情节更具戏剧化。

后台,一个混乱而真实的地方,一位女演员裸露着身体在换服装,下一场即将要上台的姑娘左手拿着镜子认真地化着妆,凌乱的服装道具旁两人举止亲昵密切,一位女演员似在伸腿练功而身后的一位男子右手托腮坐着看着她,一位男子正在关门准备离开……这是闫平作品《吸引》中所表现的场景,如同另一场戏剧。演员的这两种生活――舞台生活和日常生活并没有严格的界线,着戏装的演员的日常生活同样充满了表演性,同样是在认真地演戏。这构成闫平戏剧主题作品迷人的主要因素。“这个世界假如真有一种自说自话并能实现,就是我用绘画的方式安排一场戏,另外通过和戏曲有关的绘画创作研究,能够和中国文化有一个重合,让我的绘画本体附加中国的历史和中国的表达方式。”

高知女性的艺术之道

冬去春来 170 x190cm 2011

闫平的画像喷涌的火山,充满了激烈的用色,但画面温情,绝少冷漠,在看似纷杂的用笔与丰富的色彩上建筑起一种和谐。冬去春来,时光流转,几十年过去了,画画也从未停止。“绘画成了我一生的知己,我可以无所顾忌地向它倾诉,可以找回我失去的信心。画室里工作的时间是个人的天地,只有那个时候,画里画外的我是一体的,我拥有充分的自由和放松,可以让自己的心放纵,不用顾及其他。”

“对于艺术家来说,最大的幸福是能够通过自己的语言体系把丰富细腻的认知与情感建构成一个艺术形态的世界。幸好我能拥有一个绘画的世界,因为在这个世界里,我若想着有风,那么我的耳朵就能听见风声,我若觉得有个方向在指引,那么整个上午我的身子都会不由自主地朝着那个方向。我希望能在这个世界里动情地活着。”

这是一位艺术家对其所钟爱的艺术最动情的告白。

文蔚 文心常在 蔚然成气

高知女性的艺术之道

艺术家文蔚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山水画创作的博士,近期在北京、香港、杭州、无锡、银川等举办了“文心蔚然——文蔚书画作品”的全国巡展,艺术作品不断地在众多知名美术馆、博物馆内亮相。在艺术领域崭露头角,文蔚越来越受到海内外艺术创作和收藏界高度重视,被视为传统书画艺术的承继者和新一代中国传统书画的代表人物之一,并被艺术评论界寄予厚望。文蔚幼承家训,四岁学画,五岁临帖,致心翰墨,持之以恒,笃诚好学,锲而不舍,大学毕业后师从于著名书画大师崔如琢先生,十几年如一日,心无旁骛,专精覃思,承继传统,敢于突破,是国内为数不多能创作丈二匹山水画的女画家之一。

在两个多小时的采访中,文蔚很少谈论自己,近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讲述父亲和崔如琢先生。文蔚说,“父亲是我的生父,崔老师是我灵魂的父亲。”这两位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人物是文蔚艺术创作的引领者和拓展者。

高知女性的艺术之道

文蔚的父亲文毅幼年时读过私塾,是最后一代接受过传统国学教育的知识分子,已拥有两位爱子的父亲对文蔚的降生甚为喜悦,那一年父亲跑遍了成都所有的古旧书店为文蔚淘到一套完整的《芥子园画谱》,这是他对这个女儿未来成长的期望,也是自己未完梦想的寄托。四岁时,文蔚跟随父亲到友人家中拜访,小小的她被墙上的一幅牧童戏水牛图深深吸引,回家后就将记忆里的画面摹写出来,且形完神足,展现了对形象惊人的记忆力和表现能力。父亲兴奋地捧出《芥子园画谱》,小女儿如他所期真的具有不凡的艺术天赋,从此开始指导小文蔚画画并讲述历代传统绘画大师。最初,练习书法习字时,是写在旧报纸上,逐渐越写越多,纸总是不够用,有一天父亲用自行车驮回一大卷又柔软又吸水的纸张。这是父亲托朋友专门找的纸张,一卷量很大足够写很久,之后家中的一个房间内总是囤放着很多这种纸,纸不会断掉,自己可以一直写一直写,心里觉得很痛快,文蔚回忆到。她自小跟随父亲诵读经史子集,至今一本写满批注的《道德经》依旧随身携带,其中的典章箴言皆可信手拈来。传统文化和书画如涓涓细流一般流淌在文蔚的成长过程中,每日绘画习字成为一种很自然的事情,自此,笔墨片刻不离身。

2003年,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的文蔚在一位老师的推荐下,和一群同学到到崔如琢先生的画室参观。在此之前,崔老已经谢绝了好几批慕名而来的学生。当时,崔老正在画荷花,文蔚看后大着胆子说道:“老师的画沿袭着石涛、八大、苦禅先生的脉络,如苦禅先生所说‘用最大的力量打进去,再用最大的力量打出来。’”“这话是李可染先生说的。”一旁的同学纠正道。此时崔老说话道:“这也是苦禅先生的意思。”瞬间,紧张局促,手心冒汗的文蔚放松了下来,自己被相中了。在其他同学都在谋求职业发展的时刻,文蔚以学徒的身份拜入崔如琢先生门下,以师徒相授的古老方式跟随崔老研习绘画。这一年成为文蔚艺术生命的转折点,也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十多年过去,文蔚已然是崔如琢最钟爱的门生,出席各项活动,镜头里总会有她伴随左右。崔如琢的个人艺术馆“静清文苑”,也由她一手创办。在文蔚的画展上,崔如琢曾盛赞她“幼承家训,禀赋过人。从余学画多年,画风由纤丽而转雄浑,渐开新面,画界同道均有目共睹”。

高知女性的艺术之道

草书唐诗系列1

从2014年始,由文化部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持,在全国举办的“文心蔚然——文蔚书画作品展”,在北京、天津、深圳、杭州、无锡、重庆、香港等多个城市展出,文蔚的作品亮相于公众视野,更为书画界带来惊喜。“这样的巨幅,劲道还很足能抻住,这么大。抻得住,然后撒得开,真的挺好的,真是想不到。反差太大了。单看作品,包括字也看不出是女性写的。尤其还能轻松驾驭这样大画,真的超乎想象。文蔚的画是传统一脉下来挺干净的传统系统出来,这个很好,很珍贵。能画大画,可能是文蔚对苦禅先生一脉,老师崔如琢先生这方面的能力最好的继承和发扬。”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先生在看到文蔚的画作之后如此评价。

文静娴雅的文蔚和丈二匹的巨幅大写意山水之间的反差,出乎意料,时常令业内人士惊叹。对此恩师崔如琢亦不吝盛誉自己的得意弟子,“她画了很多丈二匹,在中国美术史上,女画家画这么大的画应该讲我的弟子文蔚是第一人,没有一个女画家敢拿起笔来,面对丈二大纸一点都不畏惧,而且入手的方向都是对的,这点来讲是非常难得的。”而在中国画中,丈二匹是最大尺幅的宣纸的尺寸。大尺幅作品极其考验创作者对宏观构图和细节刻画的把握能力,如何使画面饱满而不空洞,宏大而不失细节,对于任何一位艺术家而言都是很大的挑战。2016年,文蔚特地为G20峰会创作的《马可波罗神州行》组画和《三宝太监下西洋》都以丈二匹的巨幅尺寸呈现,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实为罕见。

高知女性的艺术之道

红楼佳丽之二

然而,最初文蔚的创作面貌并非是浑厚雄伟的山水画。工笔人物画《秋》,一位身穿淡棕色旗袍的女子,坐在圈椅上,手扶额头依靠在扶手上,神情哀伤地望着地面,背后淡灰色的芭蕉交错,枝头的一只雀鸟转头望向远处。整幅画面柔和雅致,秋日闲时略所思的情绪跃然纸上。文蔚的仕女图更是深得传统笔墨韵味,线条劲爽,脱略形似但神采斐然。她笔下的仕女或曳扇、或执笔、或抚琴、或凝眉、或荷枝、或静思,婀娜多姿,其布局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趣”。这些作品展现了文蔚作为女性艺术家细腻敏锐、舒展自然的气质。一次观看老师创作的经历激发了文蔚内心澎湃雄壮的一面。2011年,崔如琢先生应邀为人民大会堂创作长20米,高3米的巨幅作品《荷风盛世》。文蔚作为助手在一旁观看老师创作,崔老在纸上大手笔的挥毫泼墨,恣意洒脱的状态激起了文蔚创作巨幅作品的欲望。这个时候的文蔚跟随老师学习已有八年,山水画创作博览众家,深入浅出,笔精墨妙,绘画样貌早已从纤细专为雄浑,气势磅礴的丈二匹创作也就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

文蔚的艺术面貌丰富多样,山水、人物、花鸟、书法皆善,山水作品笔畅墨清,古意盎然,笔简而意远,无论是霏霏春雨,还是瑟瑟秋风,皆点墨成趣,意境悠远,书法更是磊落洒脱、爽朗劲健、于秀润中见遒劲,端庄中见灵动,其笔法、布局受到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艺术评论家刘曦林等人交口称赞,认为在女性艺术家中能有这样的积淀确实少有。文蔚自幼承袭家学,起点很高又是经典正统,对传统的理解融汇贯通于思想与实践之中,根深叶茂本固而知荣,深厚的传统给了文蔚源源不断的源泉。不曾熟悉文蔚的人,时常疑惑一个外表如此温婉柔弱的女子怎么创作出如此雄浑壮阔的画面气势的呢?了解到文蔚所受的正统文脉的教养,一切就不言而喻了。传统不是束之高阁、晦涩艰深的典章古籍,不是腐朽落后的思想钳制,精妙的传统文化塑造了文蔚认知世界的大格局和醇厚坚韧的心灵。正如文蔚所言:“我一直都沉浸中国文化给予的幸福当中,没有一点杂念,没有丝毫的犹豫,内心很喜悦。中国艺术根植于中国精神:昂扬向上、磅礴挥洒,正大气象,我觉得艺术家心中有这样的蓬勃之气都会在艺术作品中表达出来,所谓神遇而迹化。”文蔚对自己的作品是自信的,她的自信也是源自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

传承即发展,文蔚的艺术道路正是传统文化的发展模式,入手正、起点高,循传统文脉博采众长渐开生面。期待她能不负传统文化赐予的机遇,与时携行为道而迁,新旧相续源远流长。

编辑/袁爽

文/四月 摄影/肖先生(文蔚) 图/由受访者提供

高知女性的艺术之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