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钱理群教授说:“学好语文有很多要素,但最核心最根本要素就是阅读。”温儒敏教授也说:“阅读最接近教育的本质,是语文教育的灵魂,是语文教育之本。” 深谙阅读对于中考之重要程度,下面我们就谈一谈怎样高效地去读一本书,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 我收到过一个学生的问题:你读完一本书,能记得几成内容? 她说她自己看书时本来就没吸收多少,还得遗忘不少。一想到看的书迟早会忘,就不想再看了。 没错,记忆会随时间而递衰。就算当年考前背到滚瓜烂熟的全文,如今也几乎上交给老师。但像我这种贪心的读者觉得,看书也是要花时间的,阅后即忘多心疼。我不仅要在单位时间里提高书中内容的吸收率,还想把这些读书的所得长在自己身上。 后来我开始尝试能强化自己记忆的读书法: 看书就是与作者打辩论赛 蔡康永说过,书不见得是历史上最聪明的人写的,却是历史上最爱思考的人写的。 爱思考的作者只是提供一个角度,同样爱思考的你,如果把作者平等地视为类似《奇葩说》选手那种有趣的辩友,这样看完一本书的收益率将会猛增。 以我的经验,如果只是顺着作者的叙述和思路,只是被动地接受作者的想法和观点,遗忘率很高。 后来我在看书过程中,内心默默架起一个辩论擂台,遇到作者是“我方辩友”时,我会加快阅读速度;遇到他是“对方辩友”时,我会找相反的论据来驳斥他。 这样几个回合下来,不仅不会觉得枯燥,反而有了一种参与感而更加难忘。 过目不忘的人都是记笔记的好手 我自己的笔记大法是:如果是自己的书,我边看边在上面划重点、做批注、写联想,大概是这样的感觉: 如果是借来的书,我边看边在我的随读笔记上字迹凌乱写着思维导图、结论推导、金句的关键词和所在页。 然后分类整理笔记,我名下有许多笔记本:比如自我提升干货本(心理区、技能区,etc.)、金句本(名人轶事、名人名言、好词好句,etc.)等。 我会结合书上划的重点或者随读笔记,把内容分流,然后没事就翻翻。另外,必要时,我会将书中的最经典部分折页,用以回顾、反思。 所谓的过目不忘,就是多过几遍目。 看完全书后对照目录温习一遍 我要吐血推荐一个抗遗忘的良方:看完全书后,翻回到目录那页,回想一遍主要内容。 框架、逻辑、主线,这类的抽象词,在这个环节中最容易浮现出来。 我现在如果觉得这本书对我有用,或者我很感兴趣,看完书后,我顺着目录,来一次只对自己有交代的摸底考试。 比如拿我看名著《三国演义》,70多万字,我断断续续看了将近一个多月,说实话,看着后面的,忘记前面的,只当故事精彩了。 全书看完后,我回到目录,按照顺序开始梳理。比如这本书一共可以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等五大部分,就可以依次梳理剧情,测试看到章节名称能否准确回忆书中情节。 我有时会复述一遍给自己听,有时对照笔记回顾要点,这样做能加深印象。 只有亲自应用过的知识才是你的 我自己做了个统计,最让我难忘的内容属于这3种情况:生活中实践过并有反馈的内容 > 写作时运用过的内容 > 跟朋友或配偶讲过并讨论过的内容。 你看,难忘是因为有所交集。所以我经常不择手段地创造机会,提高书中内容在我生活中的出场率。 看完书写个短篇的读后感或书评,跟着志同道合的朋友去参加书友会,心血来潮时借鉴书中的生活经验,就算简单发个QQ空间、朋友圈都能强化记忆。人人网火的那段时间我每天都会写下一段自己的读书感想,受益匪浅。 我不愿和曾经相遇过的知识擦肩而过,当我做足上面这4点后,其实书里的内容记不记得已经不再重要。 因为那种感悟和思辨,早已内化成我身体的一部分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