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承接外流处方

 自由飞翔的老虎 2017-12-07

近两年来,推进“处方外流”的声音被认为是配套国家“医药分家”的政策,同时让零售药店承接处方外流政策红利的呐喊。虽然政策有利药品零售行业的发展,但当下环境中,医疗机构外的处方药销售却仍被视为行业发展瓶颈。药品流通企业最关注的问题是如何承接未来处方外流带来的巨大市场机遇。

处方外流是政策推动下药品流通结构的一次大转变,涉及药品流通的各个环节,事关产业关联方切身利益,应提早布局以应对变化。

允许处方外流优势明显

有人曾形象比喻“处方药现在正处于心肌梗死的状态”,主要是因为药品流通过程中过度行政化。药品经过招标才能进医院,权利过度集中必将导致腐败。因此,通过处方外流摆脱行政干预,让市场驱动处方药市场是大势所趋。

允许处方外流表明患者的处方拥有权、使用权和处理权实现不受限制。患者到医院挂号并缴纳了挂号费,就等于拥有了单次处方购置权,获得了看病所具有的处方。至于在什么地方抓药,这是患者的权利,不应受院方的支配。允许处方外流后,这项权利才得到了最有效的保障。

允许处方外流还为实现医药分家创造了条件,对促进医疗改革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首先,这会削弱医院对药品的垄断权和议价权,使得社会其他药品销售商有机会介入,并通过竞争形成倒逼效应;其次,处方外流之后,处方与司药的捆绑关系就会松开,拿药品回扣等商业贿赂行为的空间也会变得狭窄。对限制处方外流发出禁令,彰显了国家力推医药分离、深化医疗改革的决心与诚意。

零售药店如何承接处方外流

从国务院的相关规划可以看出,零售药店将成为处方外流的承接主体,如果承接顺利的话,数年之内,零售药店规模将呈现倍增,这对于零售药店来说无疑是巨大利好消息。

从我国零售药店的发展形态来看,存在几大问题:

一是连锁率低,国家食药监总局的统计显示,2015年底全国药品零售连锁企业数量为4981家,零售连锁企业门店20.4万家,单体药店数量为24.3万家,连锁率为45.5%。连锁率低意味着无法规模化运营,在成本控制、总体质量把控上缺乏规模效应。

二是市场集中度低,缺乏全国性龙头。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十强连锁药店营收总额在零售行业中占比仅为17.04%,同业对比的话,医药流通行业前三强的市场规模就占到市场总规模近1/3。

三是专业化服务不足,最直观的体现就是药师数量的缺口。据国家食药监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公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全国执业药师注册人数为342109人,在社会药店和医疗机构中注册的执业药师有303329名,平均每万人口仅为2.2人。以全国44万家药店计算,每家药店平均拥有的执业药师数量还不到1个,意味着患者无法在药店享受到专业的药事服务。

零售药店对处方外流的承接能力,有两点需要明确:一是零售药店自身的承接能力如何建立;二是处方外流的关系链如何形成和管控。因此,药店自身药事服务能力和用药专业性,是必然要具备的能力。

传统意义上的处方外流,多是由患者自行将处方带出医院的自然外流,而利用处方自然外流进行药品销售业务的称之为处方药零售。这种模式下,零售药房只能从营销上被动地引导处方流向,无法与医疗机构形成点对点的关系。

而另外一种叫处方院外化,这种模式建立在医院和零售药店的深度合作上。医院经过临床推广和远程医疗,将医生的处方持续的引到院外专业药店,再由执业药师进行审方验方后将产品售给患者(或者提供送药上门服务),并给予患者后续的持续用药咨询或者疾病病程管理工作。但在这种模式下,优质医疗资源与零售方往往是少对多的关系,医院占据绝对的话语权,所以药企必然会让利给医院,这意味着处方的流向和药品“红利”仍然和医疗机构捆绑在一起,因此国家希望通过处方外流来实现医药分离进而达成控费的初衷难以实现。

处方外流意味着医院和医生附加收益的释放,因此在推行过程中必然会有阻力,让电子处方从医院渠道正常流出,需要有第三方数据管理和共享平台。目前,很多药店在思考如何提高专业服务和服务效率、寻找处方入口,并开展与医院、医生、药厂合作。上市连锁药店早已试水连接药品批发和终端医疗服务,初步实现连锁药店的服务化转型。

其中,老百姓大药房试点建设了9家“高血压·糖尿病健康生活馆”,以高血压危险分级管理和糖尿病并发症预防为核心开展慢病管理;益丰药房非公开发行筹集资金建设O2O健康云服务平台项目,并在大中型门店开始试点开设中西医综合门诊部;一心堂则牵手健康之路,通过后者旗下的小薇问药探索构建“医+药”融合。

有业内人士表示,慢病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大,单从糖尿病一项来看,医生对患者的比例是1:500,未来慢病服务从医院流向零售渠道是必然趋势。从国外经验来看,GSP管理、品类管理、慢病管理、处方药转OTC销售等是零售的热门词,这也相应要求连锁的管控能力和店员素质要提高。

针对患者担心药品不正规、用药不安全的问题,零售药店也需在供应链保障、品牌建设方面发力,以满足患者的服务需求。

互联网医疗如何承接处方外流

除了线下的零售药店之外,互联网医疗也会在处方外流的过程当中受益,如医药电商、医药O2O、互联网医院相关产业方。从已经实施的案例来看,既有政府主导的分级诊疗及电子处方试点,也有互联网医疗公司、医药电商公司寻求构建的“闭环”。

处方外流对于互联网医疗、医药电商、医药O2O企业来说影响并不一致,互联网医疗需要提供医患沟通的平台以及电子处方的资质,线下药店、医药电商、O2O才是最终的药品提供方。在这个过程当中,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医院)拿到的提供医患沟通平台的收益,线下药店、医药电商、医药O2O获得的是药品售卖的收益,尽管现在部分企业有做“医药闭环”的趋势,但还是应该厘清几者不同的利益来源,因为对大范围铺开的在线诊疗+购药的行为来说,并非单一企业能够完全覆盖。

业内人士指出,处方外流其实是处方获得权的争夺,涉及的是一种核心利益。面对超过千亿元的药品市场大蛋糕,各方都在布局和发力,唯有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介入的双管齐下,才能打破铁板一块的利益藩篱,只有医疗机构内部管理与禁止限制处方外流的改革相向而行,看病贵的民怨才有望真正缓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