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的曾国藩,头上总是挂着“完人”、“官神”的光环,但事实上曾国藩并非一开始就是“完人”,他也有些“老干部”惯有的不良嗜好。 曾国藩一生对自己的不良习惯嗜好做了很多戒除的努力,其中就有戒色、戒烟、戒围棋、戒妄言、戒忿怒。戒色成功了一大半,可惜最后又娶了个小妾,戒色失败;而围棋更是一生都没戒掉....这四戒里最成功的就是戒烟和戒妄言了,今天我们就谈谈曾国藩是如何戒烟的。 第一次戒烟大多数吸烟的人应该都知道,烟并不是那么好戒的!对曾国藩来说同样如此。 曾国藩从十几岁就开始抽烟,慢慢就染上了烟瘾(不是鸦片),于是他很早就“烟不离手”了。直到1931年的一天,那年他21岁,转学到涟滨书院,山长刘元堂很赏识曾国藩,觉得他是可造之材,他也特别佩服刘元堂。可有一次,平日一向和善的刘元堂看到曾抽烟,顿时脸色大变,一顿痛骂:我看错人了,我觉得你有才,没想到你竟染上这种嗜好,怎能看得出你是个有志青年?山长对他的当头棒喝,让其幡然醒悟,这个陋习不戒掉有何脸面谈论自己远大的志向呢?于是,他改名立志,把子城改为涤生,决定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但是这第一次戒烟也只是三分钟热度,并没持续多久就以失败告终。 第二次戒烟1840年春,曾国藩又开始第二次戒烟,他检讨自己,自己这名字都改了十年了,这烟也没少吸,觉得自己可恨!为了表示戒烟决心,他当众发誓:“从今永不吸烟!”并且补充说:“不能立即放下屠刀,则终不能自拨!”,此次戒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他在家确实不抽烟了。但是,但凡出门见到别人抽烟,他就喉咙发痒,而当别人敬他烟时,就又情不自禁的抽上几口,美其名曰“盛情难却”。第二次戒烟又以失败而告终。 第三次戒烟两年后,曾国藩向一位理学家请教修身之法,理学家告诫他“每日一念一事,皆写于册,以便逐日克之”。曾国藩大受启发,于是他开始记下每天的“过失”每天反省,吸烟这件事自然是他每日反省的事情了,于是他再次痛下决心戒烟。这次戒烟可不是雷声大雨点小了,他把自己心爱的白铜杆水烟壶拿了出来,砸了个稀巴烂,又将自己“黄金叶”一把火烧了。这一次曾国藩终于将烟彻底戒除了,一直到去世都没有再吸过。 二十年后在给自己两个儿子纪泽,纪鸿的信中自豪的提起自己的戒烟之事,其中有这样的一段话,“余生平言之,三十岁前,最好吃烟,片刻不离,至道光壬寅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立志戒烟,至今不再吃……”。曾国藩自年少就开始抽烟,抽到三十多岁,抽了十几年,戒了十几年,最终将“烟不离手”的恶习戒除,从此再也不碰!可见,戒烟的确是不易的。 后来曾国藩谈到戒烟这件事说:“遏欲之难,类如此矣,不惜破釜沉舟之势,岂有惧哉”。这就是说,一个人要想改变自己的不良嗜好,必须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和毅力才行。其实,不论是戒烟、戒惰还是其他不良嗜好都只有下定决心不动摇才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