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国民的第一位死因。
心血管疾病(CVD, cardio vascular
disease)是一大类影响心脏和血管疾病的总称,包括冠心病(CHD)、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和周围血管病(PVD),也包括其他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由于风湿热对心脏造成的损伤)和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心血管病与心肌梗死、心绞痛和脑卒中(俗称“脑中风”)等。
上面提到的诸多病种大家都比较熟悉,但其中的周围血管病可能听说得少一些,它是外周血管病的通称,主要包括静脉曲张、精索静脉曲张、血栓性静脉炎、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深静脉血栓形成、布加综合征、雷诺现象等。这些病名,有的很生僻,有的我们经常接触到,比如静脉曲张、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等。
看了心血管病旗下一大串病种,我们就可以清楚地发现心血管病是一个大家族了。
根据世界心脏联盟的统计,心血管病每年导致全球1750万人死亡。各种原因(战争、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空难、传染病、癌症等)所致的总死亡数中,每3个就有1个是心血管病的原因。预计到2020年,全球因心血管病死亡人数将达2500万,并且80%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我国的情况也很不乐观。卫生部曾经发布过报告,近30年来,心血管病死亡人数远超过恶性肿瘤、传染病、呼吸、消化系统疾病、自然灾害等导致的死亡人数,占中国人所有死亡人数的34%,超过三分之一,个别地区心血管病死亡人数比例高达50%。
医学界一般采用归纳的方法研究心血管病的病因,有的表述为导致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这些因素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域有些细微差异。全球大约75%的心血管病是由传统的危险因素造成的,包括肥胖、缺乏体育锻炼以及吸烟。在发达国家,至少4/5的心血管病是由以下5种危险因素之一造成的:烟草、酒精、高血压、高血脂和肥胖。在我国,高血脂、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是导致冠心病和急性心肌梗死最重要的5个危险因素。 我们不妨来看看上述5个危险因素分别有多大的人口拥有量,还是采用卫生部2006年的统计21世纪前几年的数据。资料显示,我国有肥胖人群6000万,超重者2亿,高血压1.6亿,糖尿病3000万,高血脂1.6亿,吸烟者3.5亿,被动吸烟者5亿,且数字还在不断攀升。2008年9月,卫生部官方网站则显示高血压患者达2亿。上述数据表明,这些危险因素总体构成了国民健康的危险状况。
心肌梗死可以被预测
心肌梗死是冠心病中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提到这个名字,恐怕就有不少人感到恐惧,病名中就带了“死”字,而且在我们很多人的常识中,心脏病总是突然发作,这是事实,但我希望大家明白,这只是事实的一部分,我需要特别告诉大家的是:10个心肌梗死9个可被预测,6个心肌梗死5个可被预防。当然,你也可以笼统地理解为,绝大部分心肌梗死都是可以预测和预防的。说可预测和预防,不是意味着你就可以掉以轻心,而是要求你把控好前面提到的五大危险因素。
这些因素之所以叫做危险因素,决不是危言耸听。如果我们将发生冠心病风险按100%作为基准,仅高血脂和吸烟两个危险因素合并存在,就可以使冠心病发病风险增加67%,也就是增加了2/3以上的危险性。“危险因素”其实还有一层含义往往被我们忽略,那就是,只要你避免了这些因素,就降低了危险性。前面说到的“10个心肌梗死9个可被预测,6个心肌梗死5个可被预防”正是基于这样的逻辑。下面,我交代一下这个结论的出处。 国际上有一个INTER-HEART大规模跨国性研究组织,世界上有52个国家加入,包括中国。该组织于2004年报告研究结果,主题就是9种可校正的危险因素能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危险性,能预测90%是这项专题研究的结论,这项研究非常适合我国,因为研究所选取的14820例健康对照和
15152例首次心肌梗死患者,约有25%来自中国(25%来自欧洲,20%来自南亚,13%来自中东,12%来自南美洲,5%来自非洲),所以说这个结论是全世界人民的福音。
“贪生怕死”新解
大凡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都知道一个成语“贪生怕死”,在成语词典中,这是一个典型的贬义词。
古人为求长生不老,不惜用耗费生命的方法苦炼“仙丹”;现代人为了益寿延年勤学养生之功。除了在特定情况下──比如战争、瘟疫、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在这些情况下,死亡是“由不得”人害怕的——谁不怕死?死亡对人类的威胁和折磨令人产生自然的恐惧。
怕死就是“贪生”,就要求生,应正面理解为珍爱生命。在对待健康和疾病的问题上,如果能够和死的问题联系起来考虑,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当然我希望大家正确地理解我的意思,不是说动不动就要联想到死亡,而是说理性地把致死因素纳入健康意识的范围。
量致死因素,通俗地说就是危机意识、危险意识,我认为这是健康意识的根本。
心血管疾病,大多容易致死、致残,但有一个基本事实最容易被忽略,那就是发生疾病和发现疾病不是一回事。许多人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时候并没有发现,等到发现的时候,已经是高危状态,甚至疾病晚期或出现致残、致死的后果。假设平时我们多做致死因素的考量,从而加以重视,会有很多的心血管疾病在发生症状和后果之前提前发现,从而大大降低病死率和伤残率。
由于心血管疾病都有较为普遍的并发症疾病,即疾病或危险因素共存现象,比如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肾病,比如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病,疾病或危险因素之间的“联动”加剧了疾病的危险性和进展速度,因此,我很希望大家强化危险意识,我认为这是健康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本书有些篇章有危险评估的内容,这一部分内容一般相对比较专业,但希望你潜心阅读。即使看得似懂非懂,也比完全不知道强很多,如果你看懂了,那就最好,你就可以请求医生帮助你进行危险评估,那样就相当于建立起了生命的防线。 掌握健康“手机号”
心血管病的高发病率、高危险性是包括我国在内的所有国家的严峻课题,其突发性和致死、致残的后果给患者带来了很大威胁。当然,心血管疾病是可治疗的,现有的医疗技术和条件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病的死亡率,但是对于患者来说,治疗是最后的防线,要把“关口提前”。预防的成本要远远低于治疗的成本。
预防这个词,并不是专门讲给心血管病患者听的,我们要让自己不得心血管病,这才是有效地预防。本书围绕一个“手机号”展开,告诉读者的就是如何远离心血管病,如何远离心血管病横在我们面前的死亡线。
先请记住这个“手机号”——140-6-543-0-268。
这里简要交代一下这个“手机号”中各个数段的含义:
140:收缩压达标值140mmHg以下
6:空腹血糖6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6%以下
543:总胆固醇值,正常人降到5mmol/L以下,有糖尿病或者冠心病者降到4mmol/L以下,同时有这两种疾病者则应降到3mmol/L以下
0:零吸烟
268:女性腰围不超过2尺6寸;男性腰围不超过2尺8寸
如果达到上述指标,未来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会降低90%。这是你的福,也是社会的福。希望“国人健康手机号”140-6-543-0-268帮你降低疾病风险,提高生命质量。 2 收缩压、舒张压随着年纪上和下 心血管病是中国城乡居民第一死因,每三个死亡者中就有一个死于心血管病。
中国40岁以上的人群中,60%左右的人不同程度存在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而不太了解如何保持心脏健康的更高达80%。
中国人的健康坏在“等”字上。等不舒服、等有了症状才去看医生。本书告诉你的,则是如何有效地预防……
人体的血压如何产生
血液循环系统良好的工作状态,是机体得以生存的条件,而其中的核心是将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
血压是我们大家都不感觉陌生的一个词,但往往并不清楚血压的“细节”,所以我们需先讲讲血压本身。因为你不一定学过医,和你讲血压的“原理”,有点深奥,我尽量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来解释。在一个容器里盛满液体,液体对容器壁形成压力,这是我们在初中物理课中就学到的知识,我们不妨以这个知识为基础来认识血压。我们脑子中都有江河的概念,水流经过河道的时候,会冲洗河沿,在秋冬的枯水季节,河沿被冲洗比较弱,而在春夏之际,水流强大,河沿就会被冲洗得厉害一些。我们都知道防洪通常要加固堤坝,这里面就有一个基本事实:水流冲击河沿的结果取决于两方面,一是水流量的大小,二是堤坝、河沿的坚固程度。这样一个很浅显的生活常识对我们理解血压很有帮助
。
人体的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与河流中的水虽然不完全是一回事,但有相通的地方。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所产生的压力称为血压,这不难理解。但血压的形成及其规律比河流中的水要复杂得多,当然,我们还是可以循序渐进地认识。
要是从医学的角度解释血压产生的过程,那需要很多的篇幅,对于我们普通读者也没有必要掌握,但我仍然应该强调一些常识。
首先,人体中的血液都是经过心脏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心脏对血液的输送并不是恒定的,而是动态的,心脏收缩的时刻就是推送出血液的时刻,也就是说心脏是通过收缩的动作对连着心脏的动脉血管产生压力并形成流动。我们大家有“心跳”的经验,心跳是自己可以感觉得到的,尤其是心跳“厉害”的时候,我们的反应就更加明显,比如脸红、身体抖动等,心跳厉害即心脏收缩力加强的时候,血压是增高的,所以高血压的人比较忌讳激动,这个问题后面会细说。这里需要大家明白的就一句话:心脏像一个泵,是人体各器官所需血液的总供应站,心脏本身的强弱决定了“供血”的状况。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血压的“过程”。当心脏收缩时,心脏里的血液被快速排入动脉血管,大量的血液使动脉膨胀,动脉壁所承受的压力就急剧升高,这在医学上叫做收缩压(SBP),也就是心脏收缩射血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我们通常把收缩压叫做“高压”。心脏收缩后就会舒张,大动脉(主动脉)里的血液依靠它的弹性回缩,把血液继续压向全身动脉系统(可理解为一种二级泵的功能),这时动脉壁的压力就会下降,医学上称为舒张压(DBP),平时人们称它为“低压”。简单一点地说就是,心脏收缩向主动脉供血,然后主动脉向其他动脉血管供血,心脏舒张,动脉血管的压力减小。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循环过程,但也会出现突然终止的情况,比如心肌梗死。在讲这个问题的时候,要比较一下我们前面用来比喻血压的河流,河流的规律是小河的水汇集到大河,当大河的水汇集太多,堤坝的压力太大时就要泄洪减压,泄洪是人为干预防止大河堤坝被不可预知地击溃。我们人体的血液流动与河流是相反的,是心脏向主动脉供血,主动脉再“分流”。当然也同样存在“减压”的问题,这个后面要细说,大家通过这一段了解一下血压的过程。
再次,血压的“两端”。在人的各项健康指标中,血压是一个“另类”,其他的指标都是单一值,唯有血压是“复合”值。前面说到了,人的血压包含高压(收缩压)和低压(舒张压),两者是并存的,但两者指向不同:收缩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心脏收缩力的大小和心排血量的多少及大动脉的弹力,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全身代谢增强,心脏收缩比正常人更为强有力,收缩压会升高。而老年人与心脏连接的大动脉─
─主动脉硬化,变得僵硬无弹性,心脏收缩排血进入主动脉时,主动脉无弹性缓冲,收缩压也升高。同时,由于主动脉在心脏收缩时缺乏弹性扩张,容纳的血液比正常人少,当心脏舒张时,主动脉弹性回缩力度也较小,使舒张压降低,导致脉压(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值)增大。如果心脏没有力气收缩了,或者动脉血管内的血液不足了,收缩压就会下降;舒张压则反映外周血管阻力及动脉壁的弹性。如果你比较胖,外周血管阻力就容易升高,舒张压就可能高。我们有时会看到一些肥胖的中青年人,低压升高而高压正常,脉压小。如果你的全身小动脉收缩,就会使心脏收缩排血的外周阻力高,你的舒张压也会高。所以有人说血压在少量喝酒后、运动出微汗时就会降下来,就和这些情况下小动脉扩张,外周阻力下降有关。
收缩压和舒张压:一对“冤家”
如何处理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关系,医学界一直存在困惑。首先我们应该明确,收缩压和舒张压都很重要,但是各有侧重。收缩压高低主要取决于大动脉的弹性,舒张压高低主要取决于外周小动脉的阻力。前面用河流比喻血压,有两点很相似。第一,河流的干道(比如长江、淮河等)相当于人体的主动脉,主干道的水流压力则相当于血压中的收缩压;河流的支流则相当于人体的外周血管,水流对支流的压力则相当于血压中的舒张压。第二,就“干道”来说,新修的河堤能够较强地抵御水流的冲击(当然“豆腐渣工程”除外),即使是洪水,也不容易决堤,而年久失修的河堤,稍大一点的水流就可能导致水灾。年轻人的动脉血管像新修的河堤,而老年人的血管像年久失修的河堤,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就会老化,动脉僵硬度逐渐增加,动脉弹性逐渐减退,所以收缩压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如前所述,收缩压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但舒张压仅上升至50岁左右,此后开始下降。因此,对于50岁以上病人,单纯收缩压有普遍增高的趋势,但舒张压增高趋势几乎完全消失。收缩压升高不仅是老年的生理过程,也是疾病,老年人收缩压高同样不可接受,收缩压高是老年人发生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2008年全球公布的一项全球性的高龄老年高血压研究——HYVET研究证实,即使对于年龄在8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积极将收缩压控制到150mmHg以下同样获益,可以使脑卒中发生率下降30%,冠心病下降27%,心血管事件下降34%,全因死亡率下降28%。因此老年患者收缩压高一定要用药物控制,而降压药物对正常或偏低的舒张压影响不大,所以收缩压高而舒张压低的老年患者应用降压药物不必过于担心舒张压过低。
对于年龄大于50岁的患者,收缩压是比舒张压更重要和更难控制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50岁以后,收缩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而舒张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60岁以上的高血压很少有单纯高舒张压,老年人因为收缩压过高导致脑卒中最为常见。尤其是中国,老年人因脑卒中死亡的比例是心肌梗死的10倍,控制收缩压在中国显得尤其重要。所以如果因为怕舒张压低不用降压药,岂不本末倒置?所以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实际问题,就算是有人说我片面,我也仍然坚持。在科学研究上可去追求全面完美,而在公众健康教育管理时,则应该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注重实际与实效。
应该如何看待舒张压
单纯舒张压增高(指收缩压不高,一般在140mmHg以下,而舒张压高,高于90mmHg)多是高血压病的早期阶段,多见于中青年患者,但我们也不可以轻视。舒张压高同样可以导致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增加,也要正视,认真治疗。如治疗不及时,随着年龄增长,并发症会越来越多。
老年人由于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血管弹性降低,因此其高血压的表现多是收缩压增高,舒张压不高反低。已有临床资料表明,舒张压的高低与心脑血管并发症有密切关系。如果收缩压正常,舒张压高达105~110mmHg的人与舒张压正常(70~75mmHg)的人比较,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概率可高出3~5倍。因此,对于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舒张压增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另外需要指出,年轻人舒张压高的问题,首先要认真查找发病原因,如无明确病因,不健康生活方式是第一位的,饮食没有科学性,工作没有时间性,休息没有规律性,娱乐没有节制性,这样的人最容易发生舒张压高,这个问题我后面还要细说。 3哪些人容易发生高血压病患心血管病是中国城乡居民第一死因,每三个死亡者中就有一个死于心血管病。
中国40岁以上的人群中,60%左右的人不同程度存在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而不太了解如何保持心脏健康的更高达80%。 中国人的健康坏在“等”字上。等不舒服、等有了症状才去看医生。本书告诉你的,则是如何有效地预防……
你的血压应控制在多少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血压分级指南,理想血压和正常血压是我们所有人的奋斗目标,也就是说,如果你的血压是在130/85mmHg甚至
120/80mmHg之下,那当然是可喜可贺,你的血压非常好。而这里提醒大家注意控制的是指血压不理想、不正常的人群,具体包括:
(1)一般高血压病人将血压控制在低于140/90mmHg;
(2)高血压病人如果同时还有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肾功能下降但没发生肾衰竭,患者血压应至少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3)高血压患者如果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应检查24小时尿蛋白,如果24小时尿蛋白大于1克,血压应控制在125/75mmHg以下;
(4)老年人应至少降至150/90mmHg以下。
知道哪些人容易发生高血压,对于预防高血压有很大的帮助。
(1)体形肥胖的人
我的健康手机号的尾数“268”就是指女性和男性的腰围,关于肥胖会引起哪些疾病,本书专门有一章阐述,这里就不展开了。就高血压而言,肥胖是一个重要诱因。人体肥胖主要是由于全身皮下脂肪增多使体重增加,血容量也增加,使心脏负担加大和血管阻力增加,因此容易发生高血压。体重越重,患高血压的危险性也就越大。一个中度肥胖的人,发生高血压的机会是身体超重者的5倍多,是轻度肥胖者的2倍多。
说到胖子易得高血压,许多瘦子就侥幸,但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觉,体形不是患高血压的唯一原因,相反,瘦子如果得了高血压,病情发展可能比患高血压的胖人更严重,这是美国一项流行病学调查的发现。其中一项研究指出,在同样患高血压的情况下,瘦人比胖人更容易出现心脏病发作和脑卒中。原因很多,比较主要的是,在性情、心理素质方面,瘦人往往在应激反应过程中倾向于急躁、激动,血压也容易在偏高的基础上“再创新高”;降血压治疗方面,常规药物在瘦人身上产生的疗效比胖人差;患高血压的瘦人如果还伴有其他疾病,和患高血压的胖人相比,这些疾病更能助纣为虐,加速心血管病情恶化。所以瘦人对高血压也不可掉以轻心。
(2)遗传因素
高血压遗传因素约占30%。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又有不良嗜好和不良的刺激,容易发生高血压。需要特别强调,高血压也不是“出生决定论”,即使你有高血压家族史,但如果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限盐、限酒、戒烟、坚持运动、合理节食(避免肥胖),同样可以不得高血压。血压有“控制”之说,控制一是通过药物,二是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
(3)“口味重”的人
“口味重”就是偏好咸食。盐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地位很高,几乎所有的菜肴都离不开盐。盐分也是人体必需的,在养生方面也有很多应用,但是如果你吃咸食成为一种偏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口味重”──的时候,就要注意患高血压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食盐含有钠,钠把身体内的水分牵制住,平时我们吃了咸的就容易口渴就是这个原因,一次吃咸的导致口渴,这不会影响健康,口渴可以多喝水,但是长期吃咸的就会使血的容量增大,从而造成高血压。所以我在本书中不仅提出“限酒”,更要提出“限盐”。这个话题后面再专
门展开。
(4)“会喝酒”的人
这里说的“会”是指酒量大的人,也就是几两白酒、几瓶啤酒都“不在话下”的人。喝酒是导致血压增高的重要因素。如果每天喝白酒超过2两,血压就会升高,如果同时又吸烟则会加重血压的升高。临床上可以见到,在一些“酒文化”比较重的地区高血压发病率明显增高。
说到喝酒,必须说一下红酒,通常是以葡萄酒为主的果酒,红酒对改善血管功能有帮助,但喝红酒的准则是适量。佐餐或者作为调料都是很不错的,但超量肯定有害。就血压而言,有一种观点认为红葡萄酒中的抗氧化化合物能抵消酒精使血压上升的效果,但澳大利亚大学的一项试验挑战了这种美好的推论,经24名年龄20~65岁的健康男子4个月试验,并没有发现这种“抵消”的效果,大量红葡萄酒促使血压上升是事实。
酒对血压的影响不在于酒的种类,而在于酒中的酒精,酒精加快心脏的节律,甚至诱发心房颤动和心脏射血,导致血压升高。
(5)“急性子”
关于性格对于血压的影响,虽然“弹性”比较大,但的确是存在的。一般认为“急性子”相对比较容易激动,情绪波动大,也容易接受外界不良刺激。人在情绪改变时,大脑皮质和下丘脑兴奋性增高,体内常产生一些特殊物质,如肾上腺素、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等,这些物质会使血管痉挛,血压增高。
性格中含有高血压隐患的,不只是急性子,多疑多虑、个性孤僻、具有攻击倾向等内向型性格特征的人,也相对容易发生高血压。
(6)长期精神紧张或受不良刺激者
长期精神紧张的情况很多,主要的有两种,一是用脑过度造成的紧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脑力劳动者;另外是因为职业关系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比如司机。
不良刺激包括外在的和内在的,外在不良刺激主要是直接对感官的刺激,比如噪声;内在不良刺激通常是对情志的刺激,比如悲哀、愤怒、忧郁等。
(7)老年人
关于老年人的高血压,我们前面说得比较多,随着年龄增长,大动脉血管弹性变差,因而收缩压随之增高;持久的高血压又会使动脉壁损伤和变化,又加重动脉硬化,二者互为因果关系,所以老年人容易发生高血压。
(8)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
这些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就是夜间睡觉打呼噜,当然不是所有的打呼噜都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而是成人在7小时的夜间睡眠时间内,至少有30多次呼吸暂停,或每小时呼吸暂停的平均次数大于5,每次发作时停止呼吸达10秒或更长时间,并伴有血氧饱和度下降。目前发现这些患者中50%以上患有高血压。
(9)服用避孕药的女性
服用避孕药的女性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增加。口服避孕药中的孕激素成分与高血压的形成关系密切,机体内增多的血压紧张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分泌异常(该系统在血压调节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强,肾动脉改变等都与高血压形成有一定关系。
口服避孕药所致高血压的发病率,一般在5%左右,避孕药所致高血压的程度个体差异很大,临床表现多数为轻中度,极少数发展为进行性或恶性,停药后多数可恢复正常。
有高血压的女性不宜使用避孕药避孕。有研究发现,不论年龄大小,患高血压病的女性在口服含雌、孕激素的复方制剂避孕药1年后,多数患者的收缩压会平均上升5mmHg左右,生化检查可见血浆中的肾素活性、醛固酮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有所升高。 4
控制血压要从娃娃抓起大家不妨再回顾一下前面世界卫生组织的血压分级,这个分级是指18岁以上的成人,在临床实践中,一般16岁以上就视同成人,那么16岁以下的青少年、儿童乃至婴幼儿的血压问题,我们应该怎么看待呢?
套用一句非常俗套的话,“控制血压要从娃娃抓起,”我说这话不是赶时髦,而是非常严肃的。
“控制血压要从娃娃抓起”包含两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研究证实,成人原发性高血压起始于儿童时期,也就是说,高血压可能伴随着儿童的成长而“成长”,这是从人的一生疾病演变的角度来说的,由于儿童高血压不常见,所以更容易被忽视,等到你重视的时候,高血压已经“长大”了。
第二层意思,儿童也会患高血压病。儿童血压是反映其心血管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状况的一项基本指标,请大家注意“心血管系统的发育”
这个要点,人的心血管系统也有一个发育的过程,既然是发育,就存在发育状况的差异,也就是说,有的儿童心血管系统发育得好,有的则发育得不理想甚至较差。心血管发育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儿童的血压,反过来,血压的状况也影响心血管发育,所以儿童血压是必须重视的。
我下面就和大家聊聊少年儿童和婴幼儿的血压问题,如果你刚好是孩子的家长,请你用心阅读。我不能在短小的篇幅里把少年儿童和婴幼儿的血压问题都谈明白,只能说说基本面,我说的问题通常是在临床中直接或间接接触到的问题。我不是儿科医生,但我非常关注儿童健康尤其是儿童心血管健康,少年儿童血压问题当然也在其中,我衷心期望各位家长至少要比我更“上心”。我和大家交流的问题难以全面系统,大家可以融会贯通,从中受到启发,必要的时候要咨询医生。
第一,从一般的情况看,儿童、青少年由于心脏排血量较少,血管口径较粗,动脉壁柔软,所以动脉压较低,也就是说少年儿童患高血压的几率不高。但有关资料表明,近年来我国少年儿童高血压总发病率为1%~3%,而且在攀升,这个比例又是不低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比例急剧上升。根据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营养与食品安全所2006年联合发布的《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15~17岁少年高血压患病率为7%。这是一个令人焦虑的数据。
第二,少年儿童高血压问题包含两个层面:血压升高和高血压病,两者不是一回事,我们不能说偶然的血压升高一定就是疾病,但如果血压经常、持续升高呢?那就容易靠近高血压病了,这是浅显的道理,所以家长关注孩子高血压问题要从血压升高的现象开始,不要等成了高血压病了再来关注。
第三,肥胖是青少年高血压致病的首位原因。少年儿童形成高血压的因素很多,比如遗传、膳食与营养、心理与行为等,而肥胖又是与多种因素相关的一种结果,成为高血压的主要诱因。关于“小胖墩”高血压的问题,这里只是把问题提出来,我后面要专门说到的。
第四,心理和行为与血压相关。我们前面说到了性格也是导致高血压的因素,而儿童时期正是性格的形成期,如果你的孩子有内向、抑郁、多动、自卑、畏缩等表现,你最好多关注孩子的血压。
第五,睡眠与血压是互动的。对于少年儿童来说,良好的睡眠是个宝。孩子的睡眠不佳(包括睡眠时间不足和睡眠质量不好),容易出现高血压和其他疾病,血压偏高的儿童又往往影响睡眠,不易深睡,容易被惊醒或者做恶梦,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孩子睡眠不好,则要关注孩子的血压了。
第六,不良饮食习惯大多有高血压隐患。不良饮食习惯是孩子们容易出现的问题,如常吃油腻食物、喜好甜食、过多吃零食、咸食、食量大、进食速度快,不良的饮食习惯无非就是两个后果,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都容易成为高血压的“俘虏”。这里我要说一句题外话,由于年龄的关系,孩子缺乏自主意识和能力,孩子们的一切坏习惯都不是孩子自己的错,而是父母的错,父母给孩子留下金山银山,不如给孩子塑造良好生活习惯。一个人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很大程度上来自小时候养成的习惯,而父母正是孩子习惯的首要培养者、塑造者。
第七,“瘾君子”可能“赐给”孩子高血压。这话也许你很少听说或者从来没有听说过,那你在听了,就一定要听进去,也许你认为是危言耸听或小题大做,告诉你,不是的。荷兰乌得勒大学医学中心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在怀孕期间吸烟或被动吸烟可能会增高新生儿的血压,这项研究包括了456个健康足月的新生儿,当他们两个月大的时候接受了血压测量。另外有研究表明,接受二手烟的儿童,舒张压比接受二手烟的成人更容易升高。
第八,婴儿血压与喂养方式有一定关联。母乳喂养的婴儿与人工喂养的婴儿相比,收缩压平均偏低0.8mmHg(0.1~1.5mmHg)。
第九,16岁以下(不含16岁)少年儿童的血压是一个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变化的数值,为了便于推算,可采用公式:
收缩期血压=(年龄×2)+80mmHg
舒张期血压=2/3×收缩期血压
以上为理想血压,如果收缩压高于此标准20mmHg者为高血压,低于此标准20mmHg者为低血压。
第十,为儿童量血压,一定得用儿童专用的袖带,绝不能用成人的袖带代替,否则测量出的血压会低于血压的实际数字,这样就会放过一些血压高的儿童,从而延误了对他们的治疗。应记下收缩压、舒张压变音点和舒张压消音点3个值,当家长看到医院检测报告中有3个值时,不要以为是错误。
关于少年儿童和婴幼儿血压问题,决不是上述十点可以概括的,但掌握这十点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你认识、把握,从而控制娃娃们的血压,给他们一个健康的童年,也减少他们成年后患高血压和心血管病的风险。 5 35岁以上的人应勤测血压心血管病是中国城乡居民第一死因,每三个死亡者中就有一个死于心血管病。
中国40岁以上的人群中,60%左右的人不同程度存在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而不太了解如何保持心脏健康的更高达80%。
中国人的健康坏在“等”字上。等不舒服、等有了症状才去看医生。本书告诉你的,则是如何有效地预防……
如何早期发现高血压
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疾病,从娘胎里带来的或者小时候就得上的,不是没有,但相对来说还是很少,绝大部分都有一个起点。可惜的是,很多人都不会重视自己高血压的起点,只是在某天一个偶然的机会里测量,才知道自己的血压“高了”,那时就惊诧不已。这种情况在临床中很常见,正在读这本书的你,如果以前没有测过血压,或者很久没有测量过,不妨去测一下,对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级,看看你自己的血压属于哪个级别。如果血压处于理想或正常水平,那是值得欣慰的;如果进入了“高级阶段”,也还可亡羊补牢,因为你看了本书,就知道该重视自己的血压了。
测量血压当然是判断血压状况最简便的方法,现在许多企事业单位都会为职工安排定期体检,血压是体检中的常规项目。但是,仍然有很多人享受不了定期体检的保健福利,也有一部分人过分轻信自己的健康状况,放弃单位组织的体检,这是很不好的。无论什么情况,你自己得拿自己的健康当回事,就血压而言,以下几点是要注意的。
(1)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要定期监测血压。高血压的发生是有家族聚集性的,对于父母有高血压的人,其患高血压病的风险比一般人要高,所以建议对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尤其是父母双方都患有高血压病的人,应该定期监测血压变化,而且要注意合理饮食、坚持运动和戒烟限酒,预防高血压的发生,也就是我们前面说到的“改写”高血压家族史,如果你们家族的高血压史在你这里拐了弯,那你就是家族的功臣,至少减少了留给后代的聚集性风险。
(2)人人都不可忽视自己的血压,尤其是肥胖、吸烟的人。在任何场合有机会就应测量一下自己的血压,包括家里、医务室和医院。家中有高血压病人时,不光病人要常测血压,全家人也都应测量血压。如果每次测血压方法正确,发现在不同日3次测出的血压都显示收缩压达到140
和(或)舒张压达到90mmHg,而无应激事件的发生,就应该确认自己患高血压。当血压达130~140/85~89mmHg时,就要引起注意了。
(3)35岁以上的人应勤测血压。高血压患病率是随年龄增长逐步递增的。但是前面说了,很多人随着年岁的增长,并没有及时了解自己的血压状况。找医生看病很寻常,但找医生测血压的很罕见。有的人几年甚至几十年都没有测过血压,等到发生脑卒中、半身不遂了才发现血压超过200/120mmHg,这种情况是可悲的。因为如果早知自己的血压超标而采取措施,也就不会脑卒中、半身不遂了。所以,要定期测量血压,千万不要由于无知或惰性而早年致残或死亡!建议成年人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35岁以上的人应勤测血压,最好是3个月左右测一次。至于为什么是35岁,没有特别的理由,一般认为35岁是进入中年的开始,如果你愿意把勤测血压的年龄提前一些,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血压测量是可靠的,但我们也可以通过高血压的一些症状来判断自己是否患有高血压。掌握这些很重要,因为即使你勤测血压(比如3个月一次),每次测量之间还是有一个间隔,这期间也可能患上高血压病。有一点需要说明并强调,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通常缓慢而悄无声息,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半数高血压病人可以无症状。但血压高时也可能出现以下表现:
时有头痛,并伴有后脖梗子僵硬或肩膀酸痛;
常感头晕脑胀,伴有眼花;
常会感到两耳内有“滋儿滋儿”的尖调声,好像往脑袋里钻,心里烦躁;
睡不好觉,夜梦多,起床后精神差、注意力不能集中、健忘;
总感觉全身疲倦、酸软无力、手脚麻木。
当然,以上症状均不是高血压特有的表现,但出现上述症状,应该想到有可能是得了高血压病,最好赶紧测量一下血压。
有时候,血压会突然升高,而且升高的幅度比较大,这种情况下有可能有以下表现:
剧烈头痛、头晕、恶心;
眼睛看不清东西; 突然发生鼻出血;
有的甚至发生抽搐、不能说话、不省人事。
出现以上表现时都提示情况紧急,应该迅速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呼救或尽快送往医院,同时应赶紧测量血压,若出现血压高于200/130mmHg
或是单纯收缩压高于200mmHg以及单纯舒张压高于130mmHg,则表明病情危重。 长期高血压的连锁反应
在人的健康系统中,高血压既是因也是果。说它是果,是指高血压是一种疾病,前面已经多次提到“原发性高血压”的概念,通俗地说,原发性高血压就是指高血压病,指目前原因不明的高血压,占高血压患者的95%~97%。而在少数情况下,高血压是由肾脏、肾上腺、血管等疾病引起的后果和临床表现之一,医学上把这种高血压称为“继发性高血压”,是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对的。二者在治疗上的重要差别是,继发性高血压应认真查找,明确原因,及早进行病因治疗,单用降血压药物,往往效果不好。而原发性高血压没有可纠正的病因,治疗主要是依靠长期坚持使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无论是原发性高血压病还是继发性高血压病,只要血压控制不理想,都可导致人体重要器官(心、脑、肾)的损害,甚至出现致残、致死的后果。受到损害的心、脑、肾,我们称之为“靶器官”,高血压病可导致“大心”、“小肾”和脑卒中。
(1)引发心脏疾病。由于血压长期升高,心脏的左心室泵血阻力上升,左心室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因代偿而逐渐肥厚、扩张,心肌耗氧增加,心肌重量增加,但供血无相应的增加。同时,高血压损害冠状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使供应心肌的血液减少。两者联合作用,会导致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我们可称这些变化为“大心”。
(2)引发老年痴呆症。长期高血压可使脑部的小动脉严重受损。脑动脉硬化,小动脉管壁发生病变,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形成脑血栓。微小血管堵塞,形成腔隙性梗死,易致使脑萎缩,导致老年痴呆症。
(3)导致出血或缺血性脑卒中。因为脑血管较薄,硬化时更为脆弱,血压波动时容易出现痉挛、破裂,导致脑出血。缺血或血栓性脑卒中和血压有着密切关系。
(4)导致肾坏死。高血压病人若不控制血压,5~10年(甚至更短时间)就可能出现轻、中度肾小球动脉硬化。肾小球动脉的硬化主要发生在入球小动脉,当肾入球小动脉因高血压而管腔变窄甚至闭塞时,会导致肾实质缺血、肾小球纤维化、肾小管萎缩(“小肾”)问题。表现为夜尿多,尿常规检查有少量蛋白尿,进一步发展将出现大量蛋白尿,体内代谢废物排泄受阻,尿素氮、血肌酐明显升高。此时肾脏病变加重,使血压上升,舒张压高达130mmHg以上,肾单位、肾实质坏死,最终发生尿毒症或肾衰竭。 6 长期高血压会使动脉血管发生病变
心血管病是中国城乡居民第一死因,每三个死亡者中就有一个死于心血管病。
中国40岁以上的人群中,60%左右的人不同程度存在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而不太了解如何保持心脏健康的更高达80%。 中国人的健康坏在“等”字上。等不舒服、等有了症状才去看医生。本书告诉你的,则是如何有效地预防……
高血压和肾病
李老伯自觉身体很棒,可前几天到医院体检,拿到结果的时候一下子懵了,他竟然患上了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李老伯“懵”在两方面,一是平时感觉身体不错,怎么一检查就病得不轻;二是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这个病名让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就前者来说,很多人都会像李老伯一样,平时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很自信、很大意,缺乏应有的警觉和监测,一检查才发现病是如此之多;至于那个让李老伯犯懵的病名,则是本节的话题。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这个病名是挺长的,但意思并不复杂,合并就是并发的意思,这里需要解释一下的是糖尿病肾病。广义的糖尿病肾病是指糖尿病患者发生了肾功能损害或肾脏病变,长期血糖升高导致的肾结节性硬化发生的肾脏病变。
很多人可能会有一个疑惑,这高血压怎么会和糖尿病、肾脏搅在一起呢?是不是李老伯的个案呢?当然不是!连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这样的病名都有了,自然不是个别现象,而且,高血压引起糖尿病、肾病的情况非常普遍。我在这里要给大家介绍一下高血压病怎么会引起肾脏损害,并谈谈如何避免。高血压和糖尿病本身都损害肾脏,如果一个病人既有高血压又有糖尿病,如不严格控制血压和认真控制血糖,会更早发生肾损害,病情会更严重,进展更快。
大家一般都知道,肾脏有排除人体有毒物质、维持体液平衡的功能。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人体自身血压调节方面,肾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肾脏能分泌一种名为肾素的活性物质,肾素就具有调节血压的功能。肾脏甚至还参与了人体最重要的血压调节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动。这个系统产生的活性物质之一就是血管紧张素Ⅱ,而血管紧张素Ⅱ的功能就是收缩动脉血管,在特定情况下提升血压。可以说肾是血压的一个调节阀,那么我们来看一下高血压是怎样导致这个调节阀失灵的。
长期高血压会使身体各部位的血管逐渐发生病变,主要病变发生在动脉血管。当累及供应肾脏的小动脉时,就会导致肾脏小动脉硬化,导致肾脏缺血而发生损害,如果长期血压升高,肾脏病变持续不可逆进展,就会引起肾脏功能或结构发生异常,从而引起高血压肾病。
如果肾脏功能受损,则会导致体内有毒物质淤积,无法排出体外。同时人体自身血压调节也会陷入失衡状态。这种情况下极易发生血压急剧上升。如果肾脏功能长时间受损就会导致肾衰竭,医学上称为尿毒症。尿毒症是比较可怕的,我们很多人都应该有所耳闻。
高血压和肾衰竭甚至还能相互作用,一方面,血压增高会损害肾功能进而产生尿毒症;另一方面,肾功能受损也会使高血压病症恶化,它能使已经升高的血压再度升高,且难以控制。因此,保护肾功能防治肾衰竭是治疗高血压主要目的之一和重要组成部分。
夜间多尿,提防高血压肾病
高血压引起肾脏损害最早期的症状就是夜尿多,所谓夜尿多是指夜间尿量超过白天。我们老百姓一般用什么标准来判断夜尿增多呢?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夜间(指睡眠以后)“起床”次数增多。
生理性的夜尿增多一般见于婴幼儿和高龄老人,前者是因为代谢旺盛,肾脏调节功能尚不完善,婴幼儿夜尿增多往往不是“起床”而是尿床。后者则主要是抗利尿激素分泌和肾浓缩功能下降所致。相对来说,“老”和“少”夜尿增多属于比较正常,相反,如果青壮年或55~60岁的低龄老年人出现不明原因夜尿增多现象,如果你又患了高血压病,就要考虑是不是高血压引起肾脏损害了。
什么是多呢?“起床”超过两次而且这种情况比较持续,也就是夜尿的频率高。另外一个是量,从医学角度讲,成人每次尿量在300~500
毫升比较理想,夜间尿量在白天的1/4之内为宜,按照正常人白天4~6次的小便计算,如果夜尿达到500毫升甚至更多,就可以视作夜尿增多。
最近,日本专家提出以夜间尿量/体重比这一指标来作为判断是否夜尿增多的标准,公式是10毫升/千克体重,超过这个标准,比如50千克体重的人夜间尿量在500毫升以上,就是夜尿增多。记住上面说的几个比较容易衡量和记住的指标:两次以上,1/4以上,500毫升以上。如果符合,你就要怀疑一下自己的肾功能是不是受到了高血压的侵害,这时候就应该及时找医生。
夜间多尿是症状,其后逐渐出现蛋白尿。早期发现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筛查微量白蛋白尿至关重要。所谓微量白蛋白尿是指在尿中出现微量白蛋白。白蛋白是一种血液中存在的正常蛋白质,在通常情况下尿液中仅出现极少量白蛋白。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病人肾脏功能一旦受损害,血中的一些白蛋白就会随尿液排出体外。筛查微量白蛋白尿是早期诊断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在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年都要进行系统的微量白蛋白尿的筛查。这一点,我国也应该如此。由于尿白蛋白水平在同一个病人不同的标本可能有很大的变化,且尿路感染、剧烈运动、发热、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情况均可使尿白蛋白排出率增加,因此,诊断微量白蛋白尿通常需在3~6个月期间有3次阳性结果。
高血压和糖尿病
前面说到了李老伯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并且说到了高血压和肾脏的关系,其实,高血压、糖尿病和肾病有点像“三角恋爱”,它们之间两两“纠缠不清”,这里重点揭示一下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关系。
高血压和糖尿病都可以说是伴随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改善出现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带来的“富贵病”,由于吃得太多、吃得“太好”(脂肪与蛋白质过多,蔬菜水果少),不运动,能量消耗得少,同时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的病人越来越多。医生在治疗高血压的过程中经常会“顺藤摸瓜”,发现很多高血压病人同时还患有糖尿病,所以,有人称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孪生兄弟”。
糖尿病与高血压关系密切,有资料表明,糖尿病患高血压者为非糖尿病的1.5~2.5倍,30%~50%的糖尿病诊断时已有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患高血压的共同发病机制为“胰岛素抵抗”,我们在第二章会专门讲,这里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一下。
大家对胰岛素这个名词可能不陌生,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因而可以抑制糖尿病,但人体有一个“胰岛素抵抗”现象,就是肌肉和脂肪组织细胞对人体自身分泌的胰岛素反应迟钝。为了达到自身调节血糖的效果,人体就会分泌更多的胰岛素。这对人体是非常有害的,引起收缩血管的交感神经活性增加和肾脏水钠潴留。高血压及循环系统功能紊乱恰恰都会引起胰岛素过量分泌,而血糖升高的患者体内许多血管活性(引起小动脉收缩)物质如内皮素和血管紧张素Ⅱ活性增强,且大动脉弹性提早减退,以及伴发的肾脏功能障碍等,导致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高血压。可见高血压和糖尿病之间也是互动的恶性循环。
如果不及时进行医学干预治疗或不改变生活方式的话,人体自身循环系统最终会崩溃,导致胰岛素持续过量分泌,最终引发胰腺功能衰竭,这时候患者就只能依靠口服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糖尿病+高血压”的危害很大,糖尿病有可能导致高血压患者视力下降乃至失明,因为血糖过高会损伤眼底。糖尿病还会损害神经功能,较为典型的是糖尿病患者足部感觉丧失。其症状为足部由初期瘙痒、刺痛逐步发展为麻痹、感觉迟钝乃至感觉丧失。这是由于患者血管病变引起的供血不足及人体自身免疫能力降低造成的。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糖尿病足,严重的为糖尿病肢端坏疽。因此糖尿病患者应高度重视足部卫生和足部保健,并选择舒适合脚的鞋具,尽量避免任何微小的足部损伤和感染。
因为糖尿病与高血压常常相伴而生,而且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对心、脑、肾的损害程度比单纯的高血压或单纯的糖尿病要大得多。简单地说,就是同时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病人更容易发生高血压眼病、高血压肾病、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后果。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血管病变及动脉硬化的几率是单纯高血压患者的两倍。因此,高血压病人需密切关注与血糖有关的检查项目,定期监测,以便及时发现糖尿病,及早治疗。
7多吃植物性食物有助预防糖尿病
心血管病是中国城乡居民第一死因,每三个死亡者中就有一个死于心血管病。
中国40岁以上的人群中,60%左右的人不同程度存在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而不太了解如何保持心脏健康的更高达80%。
中国人的健康坏在“等”字上。等不舒服、等有了症状才去看医生。本书告诉你的,则是如何有效地预防……
糖尿病的征兆和诊断
过去一提起糖尿病,人们就会想到“三多”(多饮、多尿、多食)症状。实际上仅有一小部分患者上述症状都有。
很多患者根本没有上述糖尿病典型症状,甚至毫无症状,也可表现为并发症的表现,如突然的视物模糊,视力障碍,无原因的周身皮肤瘙痒或反复起疖子,女性病人频繁的尿路感染,四肢发麻或疼痛。有这些症状应主动到医院去查查血糖,必要时做糖耐量试验(也就是前面说到的OGTT试验),确诊有无糖尿病。
作为一个普通人,应该是自己的医生,应该了解自己身体的一些正常值。比如记住空腹血糖的正常值低于6mmol/L,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低于6%。
根据什么诊断糖尿病呢?
一是空腹血糖,二是餐后血糖。当你的血糖升高但未达糖尿病诊断标准时,必要时做口服糖耐量试验。精确的话,用75g葡萄糖溶于200~300ml水中5分钟内服完,或进食一个2两馒头5分钟内吃完,服糖水或吃馒头后1小时、2小时抽血检查血糖以明确诊断。是否需做这一实验,应听医生的建议。
一次空腹血糖超过7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11.1mmol/L,加上有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如果没有糖尿病的症状,需要两次空腹血糖值达到或超过7mmol/L或两次餐后2小时血糖达到或超过11.1mmol/L。
这里需要和大家说一种情况,医学上叫“糖耐量受损”(IGT),俗称糖尿病前期。
糖耐量受损是介于正常血糖和糖尿病之间的异常糖代谢状态,主要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低于6.1
mmol/L,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后血浆血糖值处于7.8~11.1mmol/L,称为单一IGT,如空腹血糖为6.1~7.0mmol/L,则称为合并有空腹血糖异常。目前认为,几乎所有糖尿病患者都要经历IGT阶段,故又称为糖尿病前期。若病情进展,餐后血糖高于11.1mmol/L时,即进入糖尿病阶段。
需要强调的是糖化血红蛋白不能用来诊断糖尿病,同样OGTT检查也不能作为监测血糖指标。
血糖比尿糖更重要
正常情况下尿中是没有糖分的。尿中出现糖,这还要从人体的代谢说起。肾脏是人体最重要的排泄器官,体内的很多成分都是经过肾脏过滤然后从尿中排出体外的。肾脏就相当于一个大渔网,比网眼小的东西都可以从网眼漏出来,很多有毒物质都是这样排出去的。肾脏也像一个吸铁石,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在一定浓度下能被肾脏重吸收回到体内再利用。比如血糖在8.89~10mmol/L以下时,肾脏可以把人体内经过肾脏打算排出去的糖完全重吸收,这个血糖值称为“肾糖阈”,血糖在正常浓度下不会从肾脏排泄出去。但是当某种成分在血中的浓度过高时,肾脏没有足够的能力将糖完全重吸收,尿中就出现尿糖阳性。所以一般来说,血糖高尿糖就多。
请注意,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肾功能都会有一定衰退,这时的肾糖阈提高,常超过10mmol/L,就像水库中的水位提高了一样,这时候即使血糖已经很高,尿糖也可以阴性。所以老年人不能因为尿糖阴性就说自己血糖正常,而应该监测血糖。
饮食干预血糖
前面已经说到,糖尿病是“富贵病”,与吃过多、不运动、体重增加密切相关。我国大庆市的研究和欧美国家的研究一致证明,认真改变生活方式,控制好食量、坚持每天适当运动、体重维持在正常范围,糖尿病的发生危险会明显下降,即使已经得了糖尿病,血糖也可以得到控制。世界上有不少国家尝试了以生活干预高危人群预防糖尿病,如瑞典Malmo预防研究、芬兰的糖尿病预防研究和中国的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坚持生活方式改变3~6年,都证明生活方式干预可使糖尿病发病危险降低50%~58%。
高脂膳食与糖尿病密切相关,这是大约70年前,有一位外国科学家曾经总结了6个国家的糖尿病与膳食关系的研究结果,最后得出的结论。他发现,随着糖类(碳水化合物)摄入比例的增加,脂肪摄入量的下降,每10万人死于糖尿病的人数从20.4骤降到2.9。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以植物性为主(即高碳水化合物类、低脂肪)膳食有助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
在英格兰和威尔士,糖尿病的发病率在1940~1950年间显著下降,主要原因是因为战争对膳食结构造成了巨大影响。“二战”及战后困难时期,纤维和谷类食物增加,脂肪摄入减少。1950年后,当人们可以获得肉类食物充足供应后,就放弃了以谷类为主的膳食,重新回到高脂膳食,糖尿病的发病率重新上升。我们国家也是这样,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百姓肉类供应很少,吃的都是纤维和谷类食物,所以糖尿病的发病率很低,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肉类供应充足,人们放弃了谷类食物,开始大鱼大肉,结果糖尿病发病率增加了4倍。
很多人都知道糖尿病控制饮食很重要,但是对于如何控制饮食不了解,很多人过度限制自己的饮食,什么都不敢吃,结果营养不良。所以控制饮食,请记住如下原则:
(1)以植物性为主的膳食有助于预防糖尿病,而高脂、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会促进糖尿病的发生。如果你已经患了糖尿病或血糖已经高于正常值,建议每天主食5~6两,蔬菜1斤,肉类最多2小块(相当于麦当劳两小块鸡块)。总量控制好,如果肉食吃多了,主食就要相应少一些,如果含糖水果吃多了,主食就要相应减少1两。
(2)保证每餐吃饭八分饱,不暴饮暴食。
(3)尽量减少盐的摄入,最好每餐控制在2克左右。一方面过多的盐,具有增强淀粉酶活性而促进淀粉消化,和促进小肠吸收游离葡萄糖的作用,可引起血糖浓度增高而加重病情;另一方面,会诱发高血压并发糖尿病。
(4)避免或限制下列食物:肥肉、全脂食品、棕榈油、花生油及油炸食品,每天食物中胆固醇摄入量应小于300毫克。
运动消减糖尿病
运动对控制糖尿病同样很重要。之前我一直认为糖尿病是需要药物控制的,直到遇到这样的一位患者。
有一个患者,退休之前是单位的负责人,工作紧张,应酬多,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都有,每天吃药一大把。后来退休了,这位老先生开始认真锻炼身体,每天至少活动1小时,主要就是快步走和打门球。加上戒烟,戒酒,饮食荤素搭配,每餐八分饱,一年后体重减了30多斤,人精神了,体形标准了,血压、血糖、血脂都正常了,不用吃一粒药。开始我有点不信,他把定期记录的血压、血糖和血脂结果给我看,我不得不信。
后来又有不少患者给我提供了同样的例子。让我逐渐相信,过去我认为高血压、糖尿病,都需要终身服药才能控制的想法不完全对,虽然绝大多数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甚至一生坚持用药物,但如果能坚持规律的中等强度的运动和严格控制饮食总量,不暴饮暴食,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就有可能不再需要药物治疗,至少可更好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
我自己也是一个例子,2000年以前的七八年因为工作忙,饮食不规律,没注意控制,也不运动,结果体重一度高达186斤,餐后血糖和血脂也高于正常,我想把体重尽快降下来,就服用减肥药,当时是可以把体重降下来,可是停药后又长回到原先的体重,之后我开始坚持锻炼身体,每天坚持走10000步,控制饮食八分饱,少吃肉,不喝酒,半年后体重减了30斤,血糖、血脂都正常了。
现在我的饮食仍然是八分饱,总量控制,适当限制吃肉,常年坚持每天走10000步,我的体重一直很稳定,血糖、血脂也都正常。我没有一整段时间专门抽出来运动,怎么能坚持走一万步?主要办法是把快步行走“整合”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与工作节奏之中,我可以走路时绝不坐车,例如,可利用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时,不乘出租,可保证一定运动,二三层楼步行而绝不坐电梯,等火车或在机场候机时也不闲着来回走,保证每天走10000步。 8
没有胆固醇就没有冠心病
胆固醇现在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词,但胆固醇的发现只有短短的100年。1908年,科学家观察到,用肉、全脂牛奶和蛋作为食物喂养兔子,会使脂质在兔子的动脉管壁中逐渐沉积下来,使血管变窄,血流不畅,患上动脉粥样硬化症。1913年,这种沉积在血管中的脂质被确定为胆固醇。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各国人民尤其是欧洲、亚洲百姓带来了巨大灾难,战时生活非常贫困,各种食物匮乏,肉蛋类食品的供应更是少之又少,所以20世纪30至40年代欧洲冠心病的发病率极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欧洲各国经济的繁荣,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食品大量涌进人们的生活,战后一代人大量摄入肉蛋类、油脂等,冠心病的发病率在欧洲明显增加,流行病学资料发现在74岁前死亡的欧洲人中有40%被冠心病夺取了生命。所以人们现在又将冠心病称为“富贵病”。
中国的情况又如何呢?
流行病学统计资料显示,1984~1999年北京市心肌梗死死亡病例增加迅猛,其中35~44岁男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增加了11%。我国目前心肌梗死的患病率与死亡率在急剧增长并快速年轻化,这其中77%可归因于胆固醇水平的增高。
在这15年间,高血压和吸烟这些也与冠心病发病显著相关的因素变化不大,变化最大的是饮食结构:当人们终于告别吃鸡蛋、吃肉需凭票供应的年代后,没有控制的开始放开吃喝,加上缺乏运动,血胆固醇水平急剧增加,心肌梗死发病率和病死率也随之持续攀升,二者有着明显的因果关系。
好胆固醇和坏胆固醇
我曾经和一个患者谈到胆固醇,当我说到“好胆固醇”时,他睁大眼睛问我:“不是都说胆固醇不好吗?怎么还有好胆固醇呢?”这位患者的惊讶和疑问,反映了人们对胆固醇认识的基本误区,就是片面、绝对地看待胆固醇,不知道还有“好胆固醇”之说。
人体日常所需的营养有糖类(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脂肪经肠胃消化,化解为胆固醇与甘油三酯(也称中性脂肪)。每克脂肪提供9大卡热量,而糖类、蛋白质只提供4大卡。当人体摄取的营养超过所需时,多余的热量(可能源自糖类、蛋白质或脂肪),在体内会转变成中性脂肪,囤积起来,需要时才经分解、释放出来使用。
人体血液中有4种脂类:胆固醇、中性脂肪、游离脂肪酸和磷脂类。
胆固醇是一种油复合体,大部分由肝脏制造。人体内胆固醇的总量为100~200克。其中2/3在体内自行合成,1/3来自食物。胆固醇必须和脂蛋白结合才能运送到体内各部分。脂蛋白又分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
血清中的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和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是1∶2。两者都有重要任务:低密度脂蛋白把胆固醇从肝脏运送到全身组织,高密度脂蛋白将各组织的胆固醇送回肝脏代谢。当低密度脂蛋白过量时,它携带的胆固醇便积存在动脉壁上,久了容易引起动脉硬化。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被称为“坏的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扮演清道夫角色,它将周围组织多余的胆固醇送回肝脏,排出体外,达到抗血管硬化的目的。它还能维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保护血管免于血栓的形成。高密度脂蛋白增加,动脉壁被胆固醇囤积的机会就减少,因此它是“好的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的概念我们后面会经常说到,你可以记住“低坏高好”,还有一个最简单的记法就是“提高降低”,“提高”是指提升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就是把低密度脂蛋白降下去,“提高降低”是我们对待胆固醇的基本态度。
正常人每天需要多少胆固醇
一般认为,健康成人每天胆固醇的摄入量应低于300mg(相当于一个蛋黄),而伴有冠心病或其他动脉粥样硬化病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每天胆固醇的摄入量应低于200mg。所以冠心病患者不能每天吃一个蛋黄,推荐一周食用2~3个蛋黄。
现代社会人群平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多在100mg/dl以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130mg/dl以上的人群不在少数。而所有的流行病学和前瞻性临床试验资料表明,人群胆固醇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和冠心病发生呈现强烈、直接和连续的线性关系。已经证明,当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处于67mg/dl以下时,动脉粥样硬化不再进展。对于无冠心病的人群而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为57mg/dl时心血管事件(心肌梗死、脑卒中、冠心病死亡等)的发生率为零;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30mg/dl时再发心血管事件率为零。所以,若人类胆固醇水平处于70mg/dl或60mg/dl以下,则极有可能远离动脉粥样硬化。
现代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平均水平并不代表生理水平,由于现代文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加速了人类胆固醇值的升高。仅北京地区调查显示从1984年到1999年,短短15年居民胆固醇水平就增加40mg/dl。人类几十万年进化所沉淀的基因不能为迅速的文明变化所修整和适应,机体不能发展出相应快速反应机制,胆固醇不能及时清除,导致内膜沉积,就启动了动脉粥样硬化过程。
高脂血症:总是“突如其来”
市井之间流行一个词“三高”,就是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我和大家一起来认识高血脂。
血脂的成分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高胆固醇导致冠心病,而高甘油三酯血症者易得胰腺炎,单从这两点就可以看出血脂异常的祸害。“高血脂”是民间的叫法,在医学上称为“高脂血症”。高脂血症并不是一个病名,而是指血脂中的成分指标超出了正常范围。
高脂血症对身体的损害是一个缓慢的、逐渐加重的隐匿过程,长期血脂高可使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冠心病、脑卒中,血糖代谢异常发生糖尿病等。不少病人为自己突然发生心肌梗死而感到困惑不解,他们认为自己平常能吃、能喝、能跳,没有任何不适,怎么会发生这么严重的冠心病呢?其实只要对他们做详细检查,便能发现其中很多人的血脂都偏高,因此高血脂这种疾病,每个人都不能忽视它。
高脂血症本身多无明显的症状,不做血脂化验很难被发现,很多人在检查发现了高脂血症的时候,往往感觉“突如其来”。
因此,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之余,当您经常出现头晕、健忘、体力下降、睡眠不安、胸闷气短等表现时,一定要关注自己的血脂状况。中、老年人最好能每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血脂的检查,以便及时了解和调整血脂状况。控制体重,饮食宜清淡,减少盐、脂肪和糖的摄入,戒除烟酒,学会应付身心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特别是坚持体育运动,既可增强心脑血管的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调节情绪,更有助于减轻体重,防止肥胖,这些都是防止高脂血症的有效措施。 9 营养不良也会导致脂肪肝高血脂
血脂天敌烟与酒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四大健康基石中,烟酒占了一条。烟酒对于心血管疾病都有威胁,我们在前两章都分别说了,这里仍然需要强调烟酒对血脂的影响,说烟酒是血脂的“天敌”,是一种比喻,大家不要陷入字眼里。
先说吸烟对血脂的危害。吸烟会引起或加重血脂异常,吸烟者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非吸烟者。吸烟降低血清“好胆固醇”水平,吸烟量越大,“好胆固醇”水平越低。吸烟还可以使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升高。
及早戒烟可将其危害大为降低。研究表明,戒烟1年,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危害性降低一半,血中“好胆固醇”的水平可增加至非吸烟者的水平。
需特别指出的是,长期的被动吸烟者,血脂也会出现异常。
再说喝酒对血脂的影响,仍然需要指出的是,这里说的喝酒准确地说应该是过量饮酒,过量饮酒可促进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血脂指标升高,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至于大量饮酒会直接损害肝细胞,造成肝硬化,且可刺激胃肠黏膜引起糜烂、出血,甚至发生癌变,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这里就不多强调。
虽然少量饮酒(男性每天酒精量低于30克,女性打对折)有一定的活血作用,但并不主张靠少量饮酒缓解动脉粥样硬化,这个道理与我们在第一章中讲酒对血压的影响是一样的。
我们说男性每天酒精量低于30克为少量饮酒,30克的酒精量大家很难有一个量化的概念,这里提供一个经验的换算。不同品种酒精含量不同,如30克酒精可折合成:60度白酒25克,或啤酒1斤,或威士忌125毫升,或红葡萄酒2至3杯。
可能这些单位还是显得复杂,你可以这么把握,每天啤酒在一瓶之内,红酒以3两为度,若是白酒则1两足矣!对于有酒瘾的人,这个量可能不能满足,但如果从血脂安全的角度考虑,这又应该是上限,否则就被酒“算计”了。
最后补充一句,我不否认少量饮酒对血脂可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尤其是适量的红葡萄酒。美国《时代》周刊曾在2001年评出“现代人10大健康食品”,分别是:番茄、菠菜、坚果、花椰菜、燕麦、鲑鱼、大蒜、蓝莓、绿茶和红葡萄酒。确有专家认为酿酒用的葡萄籽和皮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可有效降低血胆固醇,防治血管硬化。我强调“可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一是因为我个人不能提供确切的临床证据,二是因为我坚信酒对血脂的调节是有条件的。
血脂益友:茶
茶不仅仅是一种饮料,还有比较强的保健功效。《神农本草》中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得茶而解之”。可见在古代就已经知道茶有许多治疗作用,因此常把茶当作药饮。它具有提神醒脑、消炎解毒、抗衰老、降血脂等功效。
喝茶能降血脂,国内外已有大量报道。喝茶可降低人体血液中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同时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的胆固醇”),加速脂肪和胆固醇的代谢。
国外科学家曾用乌龙茶做了个实验:每天饮7杯乌龙茶,连续6个星期后,饮用乌龙茶的人血浆中甘油三酯水平有明显下降,同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上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占总胆固醇的比例也有所增高,这说明乌龙茶具有调节血脂的功效。我国的科学家观察了饮用沱茶对高脂血症患者的影响,每天饮用15克沱茶的茶汤,连续1个月,也显示了明显的降血脂效果。
茶叶品种繁多,加工方式多样。其中,绿茶是未经发酵的茶,所含各种营养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比经发酵加工的红茶多,在调节血脂代谢、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方面也被认为优于红茶。
高血脂/脂肪肝/血黏稠度
所谓脂肪肝是主要由于甘油三酯在肝脏内过多沉积所致。一般认为,脂肪在肝内蓄积超过肝重的5%时,即可称为脂肪肝。肝内所含脂肪量达到肝重的5%~10%时,为轻度脂肪肝;如果达到肝重的10%~25%,则为中度脂肪肝,超过25%就是重度脂肪肝了。
目前认为,脂肪肝发生的原因有许多,常见的有单纯性肥胖、营养不良、糖尿病、大量饮酒、高脂血症等。此外,内分泌障碍、接触有毒化学物质、激素类药物、妊娠、小肠分流术后、长期胃肠外营养、肿瘤患者化学药物治疗后以及做放射治疗所致的放射性肝炎等均可引起脂肪肝。总之,脂肪肝的发生确实与高脂血症有关,但也有相当多的脂肪肝患者血脂并不升高。
在上述引起脂肪肝的常见因素中,营养不良导致脂肪肝似乎不好理解,这里简略说明一下。人为地节食、长时间的饥饿、神经性厌食、肠道病变引起吸收不良、热量供应不足、蛋白质供应低下,导致脂肪分解增加,大量脂肪酸从脂肪组织释出进入肝脏,使肝内脂肪蓄积而造成营养不良性脂肪肝。
与高脂血症形影不离的还有一个概念,就是“血黏稠度”,现在人们比较关注血液黏稠度,其高低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血脂就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有报道说血黏稠度与血脂无关,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
当血中总胆固醇或甘油三酯浓度升高时,脂蛋白如低密度脂蛋白、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就会增多,造成血液流动时的摩擦力和阻力增加,导致血液黏度增高。因此临床上,应用降脂药物既能降低血脂,也可降低血黏稠度。每天喝水1200ml是降低血黏度另一个很好的办法。
现在流行一种输液疏通血管的“疗法”,其实这种方法不可取,没有效果还增加风险,如药物过敏反应、输液反应等。输液疏通血管,是过于物理化的推理,以为血管像普通的玻璃管一样,有污垢了用去污的溶剂就可以洗掉,这是不科学的,关于这个问题,我今后会在适当的时候撰写论文,这里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请大家重视。
血脂不是“一瘦了之”
一般人的印象是,只有胖子才血脂高,瘦人血脂应该不高。事实上,体形正常或较瘦的人血脂升高的并不少见。引起血脂升高的原因很多,包括遗传和多种环境因素,体重只是众多影响血脂高低的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决定性的。
较瘦的人同样可存在脂质代谢异常,引起血脂升高,说明血脂升高与人的胖瘦并无必然的关系,而与遗传、代谢和环境因素关系密切。例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尽管病人并不肥胖,但体内低密度脂蛋白清除障碍,血浆总胆固醇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就水涨船高,比正常人高出许多。说明较瘦的人血脂不但可以升高,而且还可能升高相当明显。
因此,体态苗条的人也不可对高脂血症掉以轻心,尤其是中老年人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定期检查血脂还是很有必要的。 10 对孩子太溺爱容易滋生肥胖
深海鱼油能降血脂吗
很早以前科学家们便发现,生活在邻近北极的爱斯基摩岛上的当地土著,冠心病发病率很低。进一步研究揭示,这些以渔猎为生的人们,多以海鱼为主要食物。所以,学者们联想到食鱼可能有预防冠心病的作用。鱼的这种作用可能与其能降低血脂有关,后来的研究也证实,鱼油尤其是深海鱼油有微弱的降血脂作用。所以,国内外已利用鱼油制作成降脂药品,如多烯康、脉络康及鱼烯康等,作为一种降脂药物使用。还有不少人将深海鱼油作为降脂补品服用,甚至有人从大洋彼岸购买回来作为时尚礼品馈赠亲朋好友。
鱼油中含有哪些物质具有降脂作用呢?这是目前许多人关注的话题。
实际上,鱼油的主要成分是多价不饱和脂肪酸,以二十碳戊烯酸和二十二碳己烯酸为主。当服用这两种多价不饱和脂肪酸的量较大时(如服用多烯康的用量为1.8克,每天3次)具有降低甘油三酯的作用。对于血胆固醇和血甘油三酯均很高的人,都需要降低,但将他汀类和贝特类药物一起服用不安全,可以将他汀类药物和鱼油制剂一起服用。
应该提醒大家的是,市面上可买到的深海鱼油,不论是国内生产或从国外进口的,它们所含的二十碳戊烯酸和二十二碳己烯酸量都不是很高,如果只按说明书的剂量服用这种深海鱼油,一般不会产生明显地降低血脂作用。深海鱼油产品质量悬殊较大,现今世界各地销售的鱼油保健产品质量欠稳定,甚至严重氧化。被氧化的鱼油进入人体易导致过多自由基产生,而自由基是机体衰老和诸多疾病之源。所以你在购买鱼油的时候一定要买正规厂家的产品。目前已有药厂生产鱼油制剂,在医院有售,可以选用。
哪些食物含有较低的胆固醇
通常,将每100克食物中胆固醇含量低于100毫克的食物称为低胆固醇食物,如鳗鱼、鲳鱼、鲤鱼、猪瘦肉、牛瘦肉、羊瘦肉、鸭肉等,应多吃低脂食品;不含胆固醇的食物如蔬菜、水果、五谷类、豆类、豆制品、粗粮等。食物中的胆固醇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胆固醇虽然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之中,但是不同的动物以及动物的不同部位,胆固醇的含量很不一致。
(1)畜肉的胆固醇含量高于禽肉,肥肉高于瘦肉,贝壳类和软体类高于一般鱼类,而蛋黄、鱼子、动物内脏的胆固醇含量则最高。
(2)猪皮、蹄髈、香肠等属高脂食品,有很多人认为猪皮属于低脂食物是不对的。
(3)一个蛋黄含胆固醇约270毫克, 2.5两牛肝胆固醇约440毫克, 2.5两牛腰胆固醇约387毫克。
(4)每100克食物中胆固醇含量为200~300毫克的食物称为高胆固醇食物,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应尽量少吃或不吃高胆固醇的食物。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高脂食物有猪油、植物油、猪肉(肥肉、猪皮、蹄髈)
、牛肉;动物内脏(肾脏、心脏、肝脏、脑等);腌肉、汉堡包、热狗、香肠;果仁类(榛子、松子仁、核桃仁、芝麻、西瓜子、腰果等);鸡蛋黄、黄油、奶油、蛋糕、冰激凌等;糖果类;炸薯片、炸鸡腿等油炸类食物及零食;虾子、虾皮、蟹黄、蚌、牡蛎、鱿鱼、乌贼鱼、蚬肉、凤尾鱼等也是高脂肪、高胆固醇食品。全脂牛奶含有一定量的胆固醇。
(5)每100克食物中胆固醇含量为100~200毫克的食物称为中度胆固醇食物,如草鱼、鲫鱼、鲢鱼、黄鳝、河鳗、甲鱼、猪排、鸡肉等。
全素饮食的利与弊
目前血脂异常患者存在着两种极端倾向:高危患者缺乏忧患意识,不坚持甚至根本就不进行调脂治疗,也不运动,而且还大块吃肉,问及原因,说得很壮烈:人这一生如果不吃饱吃好,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这种无视生命航道是否通畅,只求嘴上痛快的“美食至上主义者”往往就是胆固醇最喜欢暗算的对象。
还有一些仅仅只有血脂的轻度增高、没有其他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低危患者却很紧张,什么也不敢吃,不吃鸡蛋,不吃油和肉,生怕“祸从口入”。事实上,饮食治疗是指均衡饮食,通过饮食调整来达到降低血脂的目的,切断血脂的来源,但不是完全不进食含胆固醇的食物,这样长期下去会导致营养不良、贫血。你只要记住什么都吃,什么都不要多吃,高胆固醇食物偶尔吃,饭吃八分饱即可。
甘油三酯高者要限制饭量
我们所说的饭量也就是我们每天所吃的大米、面条等主食的数量。
从营养学角度来看,这些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糖类,提供机体每天所需的大部分能量,是保证我们日常活动的能源。所以,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但是,饭量过大超过我们的正常需要也不是件好事。因为过多的糖类进入体内,可以引起血糖升高,合成更多的甘油三酯,引起高甘油三酯血症。此外,过多的糖类还能使许多促进甘油三酯合成的酶类的生物作用增强,血中的甘油三酯自然增多。大量的试验已经证明,过多摄入谷类食物,特别是精制加工后的细粮,确实是明显升高血浆甘油三酯的主要原因。所以说,高甘油三酯患者应适当限制饭量,并注意粗粮、细粮合理搭配,这样才有益于甘油三酯水平的控制。
此外,限制饮酒是高甘油三酯患者的重要治疗措施。与其他类型的高脂血症相比,禁酒对高甘油三酯患者来说,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酒精除了给身体提供更多的热量外,还可以刺激甘油三酯合成,使血中甘油三酯升高;加以大量美味佳肴伴酒助兴,也就意味着更多的热量和脂肪进入体内,为甘油三酯的升高增添了原料。
儿童肥胖,如同定时炸弹
这个问题本应该在前面讲小儿血脂异常的时候说,但我特意把这部分内容放在本章的结尾,希望大家理解我的意思。
在我国,儿童肥胖问题变得日益严重。据调查,我国肥胖儿童已占儿童总数的10%,并正以每年9%的速度递增。在肥胖儿童中,有95%以上为单纯性肥胖。儿童肥胖,长大后90%会发展为成年人肥胖。伴随儿童肥胖的增加,儿童2型糖尿病也逐渐增加,目前在我国,这种儿童2型糖尿病已经占到儿童糖尿病的一半。众所周知,糖尿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80%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并发症。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是一个慢性、进行性的发生、发展过程,启动在青少年,发病多在中年以后。
今天儿童肥胖的增加将会在几十年后转化为心血管病的增加。现在美国儿童在无冠心病的情况下,68%已有了血管的轻度脂纹斑块,这个发现来自因车祸意外死亡的心脏移植后的血管内超声、造影检查的结果。而我国已有9岁儿童发生血管硬化的报道。目前,30~40岁的人心肌梗死并不罕见,已经占到心肌梗死住院病人的1/5,这一部分大都是在少年时期就埋下了隐患。
儿童肥胖的生理危害不止上述几项,尤其重要的是,儿童肥胖还会产生心理危害,比如同伴甚至成人(恶劣的还有老师)的歧视性取笑会加剧肥胖儿童的自卑心理、敌对情绪,最终影响孩子的人格。
肥胖是一个过程,在这个或长或短的过程中,家长是“罪魁祸首”。肥胖除了基因之外,后天因素主要是生活方式,而孩子们的生活方式是家长造成的,一般的经验表明,对孩子的溺爱容易滋生肥胖,比如零食纵容或者刻意给孩子高能量食物,不忍心孩子运动或负重,这些都是导致孩子肥胖的诱因。
如何对待孩子的肥胖也是社会和家庭的大课题,有报道说,有人给孩子吃减肥药,这无疑是对孩子“善意的”摧残。
一般说来,怎么胖起来的就怎么瘦下去,是因为饮食结构的问题就改变饮食结构,是因为运动少就增加运动,是多重原因导致肥胖,就多管齐下。不过,要有耐心,也要细致,才能让孩子回到肥胖之前的状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