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穿越魔鬼无人区

 邂园 2017-12-08


因为晚上没有休息好,早上我的头很痛,一晃动就会阵痛,这是我从10月28日到拉萨后进入无人区中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生病了。    早上从睡袋里面快速起来,零下二十度左右的温度,让人身体受不了。每天早晚节奏都很快,也顾不上思考和抱怨,穿好衣服整理好睡袋,又是手脚冰冷了,推开帐门帘看到一束早上温和的阳光时给我心里一丝丝安慰和鼓励。

今天我们收好所有扎营用的东西后,看了看时间,已经是中午12点。
在无人区中行车,因为地质因素不同,每天行进的速度都是非常慢,由于昨天落日前没能到达冬温河,所以今天我们出发后大概17公里后就到了东温河,听师傅说这里陷车的几率非常大,还好这个季节穿过比较安全,因为十一月基本上河面都冻硬了。
跨过东温河我们一路顺着干渴的河床行驶,这种路的路况比较好,被称作“无人区的高速公路”。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多格错仁。多格仁措是一个长条形的湖,今天我们需要绕过湖到对岸向北前行,前往可可西里。

刚到湖边不远处我们发现西岸边有人烟,大家先用望远镜和长焦镜头确认应该是两辆吉普一个大帐篷,虽然不能断定到底是保护站还是什么,停留片刻商量后大家选择了继续前往。到达后发现应该是多格措仁科考的队伍,于是我们又继续向西绕湖行进

由于大家都没有这条路的经验,所以绕着湖走了很久,领队才发现这条路不熟悉,根据文豪的gps我们看到本应该是选择从东南到东边再到北边,而我们选择的这条从东南走西边再往北边的路,足足多绕了一百多公里…要知道无人区一百多公里,可是好几个小时的路程啊…
可是发现这一切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五点了。大家停下来开会,到底是选择原路返回重新绕东往被行走,还是将错就错继续往西沿湖向被走。最后经领队和司机们的商榷,确定还是继续走,也算是在无人区的土地上走出一条新路。是一种全新的挑战也是一种对未来的期待。
大家欣赏一下多格措仁的美照哦~
时间过的太快,又是日落时分,我们需要快速找到一块适合扎营的地方,结果在我们紧张赶车的路上,“黑金刚”在软土地陷车了。还好这次出行准备充分,三台越野车栓上钢绳同时发力,顺利把大车从泥潭里拉出来了。
今晚我们到了多格错仁湖边扎营,有了第一天的经验,大家分工迅速搭好两顶帐篷。
我帮着切菜洗菜,所有拿出来的大瓶矿泉水都被冻成冰块,手很快失去知觉。跟文师傅商量好了今晚吃白萝j卜炖牛肉,再炒一个糖醋莲白,今晚的风不算大,但是每天早晚我们的手脚都是僵硬的
看到帐篷外青海司机燃起篝火,跳起了锅庄,大家围着火堆围成圈,跟着青海的师傅跳起来,为我们的行程增加了几分欢乐。话说在高海拔上面跳舞真的很费体力。我们嗨了几圈大家就都归于平静了。
其实在无人区感觉自己的皮肤居然比在成都好,估计是吃的清淡出油少~哈哈哈

昨晚半夜手脚冰凉被冻醒了,半夜翻身用自己的身体给自己取暖,暖宝宝在这种地方压根儿就没用,贴上都感觉不到温度,好心塞。但是超厚的军大衣确是个好东西,早晚披在身上防风,坐车垫在身上防寒,睡觉时搭在睡袋外防冻。现在我每天最害怕的就是一早一晚,那种冷没办法描述…也不知道还要熬多少个寒冷的夜呐。

我们继续行径在无人区,随手一张都是大片。雪山、草原、荒漠、散落的动物遗骸,苍茫大地犹如混沌初开,今天依旧绕着多格措仁,这里是藏北第一大湖泊,西藏第三大湖,世界海拔最高盐湖。多格错仁和通往多格错仁强措之间散落着一些火山遗迹,有片状的被风化的石头,也有带气泡孔的石头,试想这里曾经发生
行驶在无人区中,看着广阔的大地,难免心中孤独。“鉴宝”成为一种习惯,所谓鉴宝就是人在车上,眼睛在窗外,不断寻找着美景与美物,哪怕是一个废弃的物件、或是路边奇怪的石头、又或是文豪叨叨念念的藏羚羊角,每当发现这一切都会让人激动不已。
今天有幸近距离与野牦牛对视,它就在我们车队旁冰河侧徘徊着。我们按下喇叭,牦牛奔驰在对面的山坡上,逐渐消失在远方。

我们穿出多格仁措往北面行驶,这边的路非常的崎岖,一直都在翻越山坳,突然陈师傅说,快看!左边!原来在我们左侧有一只肥硕的草原兔子,由于它的毛发颜色和地面几乎一样,所以我认真看了许久才发现。我们想要拍它跑动的场景,没想到我们不管是按喇叭还是发出声音,它都纹丝不动。经过这几日我会觉得,无人区里的动物并没有外界传说或书中说的那么凶猛,不论是调皮的土拨鼠、温和的高原兔子、机灵的野狐狸还是奔跑的藏羚羊、又或是一脸严肃认真的野牦牛。它们并没有对人类表示反抗。相反,它们对于侵入领土的人类,是怯怯生生的观望、奋不顾身的守卫自己的家。

下午五点过我们无意中经过一处沙地,景色很特别,车队停下来拍摄沙发照片。沙地的方向阳光明媚,我们身后则是乌云密布。团队的伙伴们在寒风中拆装搬运沙发,随行的一对新人也顶着寒风拍摄了照片。

拍完之后我们继续上路,很快夜幕降临,又要择地休息了。
在无人区的这些天,我似乎已经开始习惯并且形成固定轨迹:习惯每天披着军大衣费劲的在车子里爬上爬下、习惯每天早晨起来抖落睡袋外的冰渣、习惯出发前把水杯灌满、习惯上车第一件事是把自己的物品整理齐整、习惯每天一睁眼就看到那些山那些湖那些草甸、习惯每天晚上拿着饭盒盯着高压锅等待、习惯吹着寒风下车拍摄,这些习惯让我有一种“生命会这样一直走下去”的错觉。

身体呼吸已经完全适应了高海拔,但我永远适应不了零下二三十度的气温,想必这是人生中第一次到一个没有人烟,气温极低的地方。每天一到晚上,我都会有一种不知道过了今晚,明早还能不能看到阳光的感受,这是一种对身体的极限挑战。我和文豪、亚彬、四个青海的师傅在一个帐篷内铺睡袋,睡下去的时候手脚冰凉,由于没有过多的水来洗脚洗脸,脚僵硬着一晚上没有睡着,这种痛苦是我从来没有经历过的!好不容易盼到了早上,大家叫我起床,我心情很差,自己躲在被窝里哭。我从来没想过因为冷我会哭的那么伤心。这一刻好想回到家。适宜的温度在此刻成为一种奢望。

起来后看着手上的伤口在流血,由于太冷感觉手脚都不是自己的,身体的疼痛都满意,内心满是酸楚…这一刻,我真的后悔了!我后悔来到无人区了。我不知道我还能坚持多久,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到家。
下面这张图,有一条奔跑的兔子~~看到了嘛?
吃下馒头和稀饭,九点半就出发了。今天的路非常的颠簸,一路要翻越很多沟与坡,连绵不绝,我想这就算是世界上难度级别最高的越野之路吧。那望不到尽头的群山,一层又一层向远方绵延,山岭遍布锋利的小碎石和不断与轮胎作怪的大石块。我们用gps确定方位,沿着前辈的路线不断修正终于走上了正轨。
切过一座山又见一座山,山山相连,时不时遭遇断头路。好不容易翻过群山还有冰湖阻拦,这个季节湖水结冰,我们八台车子都必须小心翼翼地过,特别是大车,必须在皮卡和坦途过去之后才能确定是否可以通过。
这一路我们在凹凸的草甸上颠簸,一次的体会着冲上云霄的心跳和垂直而下的呼吸停止。
在翻山越岭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大片的野牦牛群,大概有三四十只,这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只野牦牛,俊子激动的追赶着,看着很近其实我们离它们还有好多匹山坡,在山的最高峰我们的车队追赶切换着一个又一个山峰,最后在一个山坡上文豪用飞机航拍记录这一切。

到了傍晚,金色的阳光打在雪山下的草甸上,我们此刻算正式进入了可可西里,路况变得平坦而富有色彩。远远望去,很有层次感,像是金黄的稻田随风飘舞,走近看原来是金黄的草扎在细腻的黄沙上,各类野生动物缓缓走过,从远处的地平线上升起或是消失,或从我们的车头前飞奔而过,浩瀚宇宙中,顿时时间凝滞,这一刻只有我们和它们。

此时,一束耶稣光从远处云层里射出,不远处的车队熠熠生辉。我们停靠在一处平坦的地方拍摄车队,拍摄完大家就地搭起了营地。我照常帮厨切菜,今天的晚餐是红烧肉炖白菜、土豆清炖排骨、干饼。其实进入无人区这么多天,我多么希望能够吃上一口米饭啊!我可是离不开米的但是文师傅说饼子不能放太久,必须先吃完才能够煮米饭…吃过晚饭因为太冷我向师傅们讨了一口酒喝,白酒过喉顿时感觉身体发热。

进入无人区已经是第六天了,找领队要了卫星电话,给“哥哥”打了一个电话,其实内心复杂的情绪和难受有很多想要说,我还在想我会不会哭。结果打通电话后却又哭不出来。领队在旁一直提醒我卫星电话宝贵,只能说两分钟。我报了个平安就快速挂掉电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