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按:此章讲得道者之象,得道且用道完美之象。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德,得也。此句与《二十七章》之“无弃人”、“无弃物”属于一类。这就又超出一般百姓之心了。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圣人“为天下”而自“浑其心”,浑众之心,使大家都处于囫囵朴全的状态。因为前边讲过,穷心力于具体事物,容易陷而不拔,迷失自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孩之”就是恢复其有似婴孩的囫囵朴全的状态,离开出而不返的“注其耳目”的状态。 |
|
来自: 墨香笙樵 > 《韩非子、管子、墨子、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