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彻解红楼》〔96〕:元妃点戏

 水清木华kkxa19 2017-12-10

 

《彻解红楼》〔96〕:元妃点戏

━━《第十七、十八回》解读之七

 

第十八回是极为复杂的一回,生活素材来自曹寅长女曹佳氏省亲一事,这是原型。

元妃入园,则是借省亲一事写皇太极。

先说皇太极之事,元妃省亲,是《红楼梦》中元春唯一的一次正面露面,其余均是暗笔。

元春进入大观园主要活动有三项:一是题匾赐名,二是题诗,三是点戏看戏。

元春点了四出戏。

第一出,《豪宴》,脂砚批道:

《一捧雪》中,伏贾家败。(列·18F·Z0127

第二出,《乞巧》,脂砚批道:

《长生殿》中,伏元妃死。(列·18F·Z0128

第三出,《仙缘》,脂砚批道:

《邯郸梦》中,伏甄宝玉送玉。(列·18F·Z0129

第四出,《离魂》,脂砚批道:

《牡丹亭》中伏代玉死。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列·18F·Z0130 

 

脂砚斋的批语十分重要,它说:“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

那么,这四件大事均是书中要点,看点,可是,书中除贾家之败从53回后能看出些眉目外,元妃死找不到,黛玉死在哪里?甄宝玉送玉指什么?

不看批语还好,看了批语反倒让人迷惑了。

笔者经反复探析,看法如下:

笔者已判明八十回是完本,不是殘本,所以上述四大过节都在八十回之内。

1、贾家之败,从53回贾珍祭宗祠开始,贾家败象已现,而彻底败亡全在第五回《十二钗》的图、判词、舞曲中,一句:“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就是总结局。

2、元妃死,正文中也找不到,判词、舞曲中的“虎兔相逢大梦归”,“儿命已入黄泉”等句即是。作者写元妃死,是另一种写法,不同于秦可卿之死。

3、黛玉死,更写得巧妙,是暗笔,第56回,“回苏州”就是写黛玉死,那是用的仿《推背图》手法语言。

4、甄宝玉送玉,我认为目前还没有人破解。

甄宝玉,其实就是指宝玉,甄,贾乃是一人。送“玉”之玉不是指通灵玉,而是指黛玉。“甄宝玉送玉”,是说曹頫为康熙送葬,送行,也就是悼念,怀念的意思。如第27回等。

元妃看了戏,觉得齡官唱得好,便赏赐了龄官,命再唱两出,贾蔷想让她唱《游园》《惊梦》二出,但,龄官自为此二出原非本角之戏,执意不作,定要作《相约》《相骂》二出。

《相约》、《相骂》,选自元代戏曲《荆钏记》,写王十朋考中状元后,拒绝丞相逼婚,被贬湖州。其妻钱玉莲在富豪孙汝权逼迫下,走投无路,投江自杀,被人救起,后夫妻团聚。

写《荆钏记》有无作者隐意?有!脂砚斋批道:

《钗钏记》中,总隐后文不尽风月等文。(庚·18F·Z1296

第四十三回,凤姐过生日,当日演的还是《荆钏记》。

根据《荆钏记》内容看,是写的另一种情,丞相、富豪两相逼情,而王十朋、钱玉莲二人却是宁死不从。作者选演此戏,深有用意,脂砚斋下列批语可以证明:

……使言《石头记》之为书,情之至极,言之至恰,然非领略过乃事,迷陷过乃情,即观此茫然嚼蜡,亦不知其神妙也。(庚·18F·Z1297

“领略过乃事,迷陷过乃情”,无疑,作者经历过被逼迫,自己反而迷陷其中之事,这正是曹頫在雍正二年──雍正五年的遭遇。

同一部《荆钏记》,为元妃演,是赞扬王十朋、钱玉莲忠于“爱情”的高贵品质。为王熙凤生日演是表示王十朋、钱玉莲逼情不从的坚贞气节。



 

2017072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