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屡败,但屡战。今年准备使用捷菲4X5的可降解穴盘和发发得泥炭,一穴一籽,并留在身边24小时贴身照料,直到顺利成苗。突然发现兔屋是个适合育苗的好地方。
1、双距花,3色10粒
该品种最好采用播种繁殖。植株紧凑,自然多分枝,无需打头即可实现完美株型,抗性好,养护成本低。该品种较耐寒,属于寒季作物,最适合盆栽在早春开花,或秋季花坛栽植,适合各种用途,可做观赏盆花,花坛美化或组合盆栽。播种使用洁净的,排水透气性好的基质,PH值5.5-6.1,
萌发不需光照,播种后用蛭石轻薄覆盖,4-6天发芽,每个多籽丸粒包衣种子能生出2-3株种苗。发芽最适温度:18-21℃,萌发期间湿度应保持在95%相对湿度。出苗后温度略降至16-18℃。出芽后降低湿度,增加光照,光照强度在10000-30000lux。子叶时期施以50-75ppm的14-0-14或13-2-13,与20-10-20交替施用,真叶长出后浓度可增加至100-150ppm。如有必要在生长期可使用B9等生长调节剂整理株型。移栽后保持基质PH值5.5-6.2。生长期最短温度白天:16-19℃,夜间:10-16℃如果生长温度在最适温度范围内,尽量多的增加光照,可使植株更健壮。生长期施用200ppm的15-5-15和20-10-20交替施用,肥料中最好含有螯合铁。在将要开花和上蕾期间切不可缺肥。此品种不需要摘心。
2、高加索风铃草,蓝紫色10粒
花期:6-8月植株高度:50cm
播种时间:2-6月
适合地点/容器:小型温室 育苗盆
发芽温度: 15-18°C
发芽时长: 14-25天
用途:适合用作花坛花圃的装饰,其暗紫色的花以及强壮的茎使其非常适合用做插花.
种植区域:喜欢疏松,排水性好,含有较高钙质的土壤.可生长于充满阳光或是半荫凉的区域.
提示:适合播种在盆内,无需覆土,只要轻轻按压并且保持湿润。
种植方法:风铃草
穴盘育苗
阶段一:胚根萌发阶段
14-18天可萌芽,日温为20-22℃,夜温为16℃。基质中保持较低的可溶性盐含量,且PH值保持在5.5-6.2之间。播种后种子无需覆盖。保持土壤轻微湿润但不能过分潮湿。播种后避免阳光直射,需进行适当遮阴。交替的温度变化会刺激种子萌芽,且萌芽后进行补光可促进植物生长,同时也可促进开花。
阶段二:子叶出现及生长阶段
从此阶段开始,需适当降低土壤湿度,但仍不可太过于干燥。栽培基质的EC值不能高于0.5。可开始喷施肥料,以50ppm的平衡氮肥为宜。
阶段三、四:真叶生长和发育阶段以及炼苗阶段
在这两个阶段期间,肥料浓度可增加到150-200ppm。
栽培管理
1.
移植:萌芽后6-8星期,可用9-11厘米左右的口径的花盆进行移植。植株移植不要种植得太深。
2.
基质:栽培基质需排水良好,基质中粘土含量为20-30%,每立方米基质中施加1-1.5千克的完全平衡肥料。基质中应含有铁螯合物和微量营养元素,PH值为5.5-6.2。
3.
光照:属长日照植株。栽培方式1:春季植株开始在短日照条件下生长两星期,此时需要补光(10-12小时,每平方米20-30瓦)。当植株长到理想高度时,为了使植株开花可加长日照时间(16-18小时)。夜晚需中断补光。栽培方式2:首先在栽培的前三个星期为了使植株能够生长,应将植株置于短日照的条件下,同时应进行补光(10-12小时,每平方米20-30瓦)。当植株长到理想高度时,为了使植株开花可加长日照时间(16-18小时)。夜晚需中断补光。
4.
温度:生育适温为13-18℃。冬季无霜的条件下,室内或室外温度可保持在3-5℃间(栽培方式1)。室外栽培需覆盖。春季植株开始在15-18℃的温度下生长5-9星期(栽培方式1)。在13-15℃的冷凉气温下会延长栽培时间。植株开花无需经过春化期(栽培方式2和3)。
5.肥料:植株需肥量中等。每周交替施用浓度为150-200ppm的氮肥和钾平衡肥(N:K2O的比率为1:1.5)。应避免铵和氮的含量过高。九月中旬后不要施肥。春季施肥可用浓度为150-200ppm的完全平衡氮肥。为了防止镁元素和铁元素缺乏,可分别喷施浓度为0.025%的硫化镁1-2次,及铁螯合物1-2次。
6.栽培提示:室外盆栽种植需喷施杀真菌剂以防灰霉菌、丝核菌和腐霉菌的繁殖。
3、重瓣桔梗,3色15粒
种植方法:
一、播前浸种消毒:桔梗播种前一定要用40℃左右的温水浸种催芽,以利种子迅速发芽,提高发芽率。结合浸种用0.3—0.5%的高锰酸钾溶液或50%多菌灵250倍液消毒杀菌,可防止腐烂病,增加成活率。
二、适时播种:桔梗春夏秋均可播种,以清明到芒种为好。播种适宜温度为18-20度,种子以直播为佳,因种子细小,必须浅播,播后覆盖一层薄薄的泥炭或蛭石。14-30天发芽。不用遮光,注意保湿。地栽时间距为30厘米。
三、精细管理到位:苗期施适量氮肥,促使茎叶生长。当幼苗长到10厘米高时,应及时摘心,以利侧芽生长,提高单株出花量。桔梗耐干旱,怕涝。在生长期应保持土壤湿润不能积水,防烂根。桔梗喜肥,定植时需施基肥,花蕾期需施1~2次0.5%过磷酸钙的浸出液或0.4%的磷酸二氢钾,这样能使花色艳丽。在植株开花时,再追肥一次。雨季前要结合除草培土,防止雨季地面积水。花谢后应及时剪去残花残梗,并追施饼肥浸出液。秋后剪去枝干能露地越冬。北方冬季需将花盆移入室内,翌年应将萌发的枝条加以修剪整理,保留1~2条健枝,以利多开花。欲想植株每年开2次花,需在7月底前进行修剪,留枝杆长25~30厘米,并加强肥水管理,努力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国庆节期间便能再次开花。
四、常见的病害有根腐病和枯萎病,防治方法除雨后及时排水外,可喷施适量的波尔多液、甲基托布津和多菌灵等农药。虫害有红蜘蛛、地老虎、可按常规方法防治。
五、桔梗可以食用,每年3~4月间,采其嫩叶,用开水烫过后炒食或做汤皆可,还可酿酒,亦可做糕点,还可做腌菜。其种子可榨油。桔梗为天然植物美容品,使用安全,对发肤细胞具有提供营养、增强活性、提高抗菌力等功效。
4、重瓣球根海棠,混色10粒
株高:20cm
冠幅:20-25cm
生育期:120-140天
习性:喜温暖、潮湿,荫凉生长环境
种植难易:难
发芽温度:23-25℃
发芽时间:7-14天
生长适温(日):16-22℃
生长适温(夜):14-20℃
春化:不需春化,当年开花
光照:全日照
播种期:秋冬播种,春季及早春观赏
种子萌发:在适合的条件下,播种当天种子就开始萌动,直到子叶展开,胚根约7-10天伸出。
覆盖:不要覆盖种子
常见病害:腐霉病、丝核菌属、灰霉病、蕃茄斑萎病毒
常见虫害:蓟马、蚜虫
生长周期:16-20周之间
种植方法:穴盘育苗
第一阶段:胚根萌芽阶段
从播种到胚根萌芽约7-14天。球根海棠种子具好光性,故播种时无需覆土。此阶段温度控制在23-25°C之间,湿度保持在95%左右,利于种子发芽迅速、整齐。适当补充光照。
第二阶段:子叶生长至第一对真叶完全展开
此阶段约需28-42天。温度应稍微降低,约在20-21
°C之间。同时也需降低栽培介质的湿度,但穴盘不应太过干燥。该阶段根系对高溶度可溶性盐特别敏感,因此介质的EC值应大约在0.5左右,pH控制在
5.5-6.2间。子叶展开后可开始施肥,以50ppm的水溶性氮肥为宜。
第三阶段:真叶生长和发育阶段
随着真叶出现,种苗也进入迅速生长阶段,直至80%的幼苗能适于销售。温度维持在18-20
°C。适当控制水分,形成干湿循环,利于根系生长。施肥溶度可增加到150-200ppm。
第四阶段:炼苗阶段
本阶段根系已经形成完好,种苗基本上可以出售,并且通过炼苗而变得耐寒。这个阶段大概需要7天。与第三阶段一样,要适当控制水分,并加强通风,防止徒长及花芽分化。施肥溶度保持在150-200ppm间,约一周喷施肥料一次,并注意及时移栽上盆。
栽培管理:
1.基质:球根海棠要求基质中含15-30%泥炭土和0-20%的珍珠岩,使基质排水良好,有利于根系发育。每立方米需要1-2KG的全面肥,熬合铁以及微量元素.pH为
5.5-6.2.
2.温度:种植温度在16-18 °C 间。在出售前10天要将植物的种植温度控制在16°C左右。温度低于14°C
会促进球根形成和花期延迟。而气温超过30℃时,茎叶会枯萎、花蕾脱落;超过35℃时,地上部分和地下茎会出现腐烂坏死。
3.光照:球根海棠属长日照开花、短日照休眠型植物,保持灯光强度水平在中等(最小值为550LUX)和长日条件(14-16小时),利于植物开花和正常生长。在冬季,进行补光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提高品量。补光能抑制球根生长。补光既可以是打断长夜,从晚上10点补光至凌晨2点;也可以是延长光照至晚上10点。在来年3月份前不要停止补光,因这一阶段补光很重要。在夏天炎阳强烈的照射下,可用遮荫物进行适当的遮阴。
4.湿度:湿度应保持80%左右。萌芽期应严格控制水分,过湿必引起烂根。生长期浇水要做到见干见湿,即不干不浇,干必浇透。夏季炎热时,可向四周不断洒水喷雾保持空气湿润,不宜过干、过湿,空气必须保持流通,如放在空气干燥、通风不良以及有各种烟尘的地方极易使叶片从边缘开始逐渐焦干、枯萎,失去观赏价值。花期少浇水,土壤为半干状态。当植株进入休眠期时要控制浇水确保顺利进入休眠,最好土壤要偏干。注意不能在晴天中午浇水,避免灼伤叶片。
5.肥料:
球根海棠需肥量中等。可交替施用150-200ppm的氮肥和和钾肥.(N: K2O比率为
1:1.5)。防止铵水平过高导致植物根系受损。在高氮条件下会导致植物的叶片过大,避免PH超过6.0,过高的PH会导致铁元素的缺乏,使用熬合铁可以解决这一难题。为了防止镁元素缺乏可以使用溶度为0.025%的硫酸镁1-2次。另外使用含钾的叶面肥料可以防止植物在工厂化生产中由于光照不足而导致的失绿现象。避免肥料浓度过高,应该薄肥勤施。肥料过多或氨态氮含量过高会导致叶片折皱、卷曲。如若发现叶片卷曲,应减少氮肥的施肥量或延长施肥时间。同时还要注意不要施用氢氧化铜,防止叶片焦边。
6.其他:
(1)球根海棠茎叶柔嫩,生长期不宜过多搬移。还要避免风吹雨打,以免花茎折断。
(2)摘心:为了使其株形丰满,分枝多,可在小苗定植后2-3周摘心。
(3)球根贮藏:以5℃-8℃为适度。球根海棠进入休眠状态后,可剪去地上部分,挖出球根,稍摊晾后置于冷室内(最低不低于2℃)沙藏越冬。
(4)在温室中,植株与植株之间的距离要大些。土壤不能太湿,因为会导致根系对水分过于敏感而导致受损害。避免温室中过高的空气湿度.防止植物白粉病的发生。
5、大岩桐,混色50粒
播种育苗:
大岩桐种子的发芽适宜温度为21~25℃。自然温度下,一般3月中下旬至4月中旬播种,如有发芽室及温室温控设施,则可根据预定苗期或花期来确定播种时间。
大岩桐每克种子有25000粒,十分细小,播种时对基质、温度和湿度的要求甚高。为保证较高的成苗率,在基质选用上尽可能采用进口专用育苗泥炭。基质铺平育苗盘后,用细喷头慢慢浇透基质,1小时后再下种。下种时事先要分匀每张育苗盘的播种量,少量多次均匀的撒播于基质表面,播后不用覆土,做好标记置于发芽室或温室苗床架上。如是发芽室,设置成23℃的温度和90%以上的湿度。如是温室苗架上,则需在育苗盘上用地膜等物覆盖以保持基质较高的湿度。同时要有一温度计,在温度偏差较大时及时进行调节。
播种后约15天(温室条件要3周),细小的子叶从种皮中露出,出芽会陆续有几天。当有20~30%的种子出芽时,把育苗盘移到大棚温室。此时根系和子叶十分嫩弱,周围环境应保持较大的湿度和较弱的散射光(5000Lux以下)。基质水分不能经常保持饱和状态,要有一定的孔隙空气,每10天可施一次含氮50ppm的20-10-20液肥。此后的2~3周幼苗生长缓慢,管理要特别精心。在长有2~3对真叶时进行定苗。定苗选用消毒后的国产泥炭和128孔穴盘。定苗后要逐渐控制基质水分,降低空气湿度,增加到10000Lux左右的光照。施肥浓度提高到75~100ppm,同时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定苗后种苗生长很快,从播种到成苗,一般需50~90天时间。
种植/上盆:大岩桐假植后,128孔穴盘内的根系长完整后就要上盆。上盆可选用12~15cm的塑料盆。基质选用6份的国产泥炭、2份的粗粒珍珠岩、2份的粗粒蛭石混合而成。然后每方混合基质中加入2kg的钙镁磷肥,用蒸汽或药物消毒后再上盆。种苗上盆时要保持种苗的端正和深浅适宜,上盆后立即浇透水一次。光照调节:大岩桐的生长适温为18~25℃,在这个温度段内,一般不需遮荫,要给予充足的光照,使植株保持较高的光合速率。冬季光照不足时,尚需加光,保证每天光照不少于8小时。
温度控制:在6月下旬至9月上旬经常会有超出30℃或35℃的高温天气,这时需用一层或二层遮阳网来遮荫,以达降温目的。如有可能,用微雾降温,则效果更佳。高温对大岩桐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但若管理得当,不会有太大的危害。不过高温期间的花期很短,所以最好控制在9月中下旬开花。如要在秋冬季开花,则需将温室温度维持在15℃以上。
栽培管理:子播苗一般在5~6月上盆,此时的气温最适合大岩桐的快速生长。上盆一周后就会有许多新根长出,此后的每周可随水浇施含氮150ppm的20-10-20水溶性肥料,为补充CA的吸收,可间隔浇施含氮100ppm的14-0-14水溶性肥料。施用一段时间后视植株长势情况可适当增加或降低液肥浓度。大岩桐根系属细弱型,在生长的前期要保持基质一定的干燥度,不能经常太湿,以促进根系的健康发育。在根系欠发达时,如已到施肥时间,但基质仍较湿,可推迟1~2天施肥。
日常浇水要控制在上午10点之前,大岩桐叶片密被绒毛,能吸附较多水分,极易感染病菌和被中午太阳灼伤。从根系的生长情况可以判断浇水是否得当:正常情况下,新根长出基质碰到盆壁后会沿基质外围笔直向下生长,基质外围的上下部位都有类似根系,细根网状盘绕,并且是白色的。如果基质外围底部根系很多,上部较少,说明日常浇水偏少,根系朝底部有水的基质生长;如果基质外围上部的根系很旺盛,底部稀少,说明日常浇水偏多,底部因水分多而空气不足,抑制了根系的生长。
病虫害:猝倒病是大岩桐出苗后定苗之前最易发生的病害,大植株也会感染。猝倒病一般都是因基质消毒不彻底而感染给植株的,所以要严把基质消毒关,施用立枯净等药物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在浇水偏多,根系差,植株脆弱的情况下,植株感染细菌发生软腐病的概率也会增加,要及时用铜制剂或农用链霉素等药物防治。危害大岩桐的虫害主要有营养生长期的尺蠖、夏季高温期的螨类等。
在为防治这些病虫害而喷药时,要选择阴天、早晨或傍晚进行,千万不要在有阳光照射的时候喷施,否则会给植株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另外要仔细观察喷药效果,及时调整用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