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魏六朝诗选》第一百一十四首《代东门行》

 古风泊客 2020-10-24

【篇目】

  [作品介绍]

  [作者介绍]

  [注释]

  [译文]

  [赏析一~~赏析三]

【古风泊客一席谈】

   代东门行


        [宋诗·鲍照


伤禽恶弦惊,倦客恶离声。
        离声断客情,宾御皆涕零。
        涕零心断绝,将去复还诀。
        一息不相知,何况异乡别。
        遥遥征驾远,杳杳白日晚。
        居人掩闺卧,行子夜中饭。
        野风吹草木,行子心断肠。
        食梅常苦酸,衣葛常苦寒。
        丝竹徒满坐,忧人不解颜。
        长歌欲自慰,弥起长恨端。

        拼音版:

shāng qín è xián jīng , juàn kè è lí shēng 。
        伤禽恶弦惊,倦客恶离声。
        lí shēng duàn kè qíng , bīn yù jiē tì líng 。
        离声断客情,宾御皆涕零。
        tì líng xīn duàn jué , jiāng qù fù huán jué 。
        涕零心断绝,将去复还诀。
        yī xī bù xiāng zhī , hé kuàng yì xiāng bié 。
        一息不相知,何况异乡别。
        yáo yáo zhēng jià yuǎn , yǎo yǎo bái rì wǎn 。
        遥遥征驾远,杳杳白日晚。
        jū rén yǎn guī wò , xíng zǐ yè zhōng fàn 。
        居人掩闺卧,行子夜中饭。
        yě fēng chuī cǎo mù , xíng zǐ xīn duàn cháng 。
        野风吹草木,行子心断肠。
        shí méi cháng kǔ suān , yī gé cháng kǔ hán 。
        食梅常苦酸,衣葛常苦寒。
        sī zhú tú mǎn zuò , yōu rén bù jiě yán 。
        丝竹徒满坐,忧人不解颜。
        cháng gē yù zì wèi , mí qǐ cháng hèn duān 。
        长歌欲自慰,弥起长恨端。

[作品介绍]

代东门行》,是南朝宋作家鲍照写的五言诗。此诗是一首乐府古体诗,诗的内容主要描述行役之苦,由南北朝著名的诗人鲍照所作

这也是一首拟古乐府之作。诗人久倦客游,现在又要远行,所以写这首诗以抒发自己离别的情怀。诗的前半部分写离别时的难舍难分;后半部分写分手后凄苦景况。诗中善用比喻,以伤禽畏弦声比倦客怕离别,以食梅、衣葛比离别后的辛酸与凄凉,都比较自然、贴切。写行人去而复还,写丝竹不能解忧,长歌反而增恨,具体而细腻地刻划了离别前后的思想感情。

[作者介绍]

鲍照(约414~466)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本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一说上党(今属山西)。他的青少年时代,大约是在京口一带度过的。26岁曾谒见临川王刘义庆,毛遂自荐,初不得重视,后终得赏识,获封临川国侍郎,后来也做过太学博士、文帝时,迁中书舍人。临海王子项镇荆州,鲍照又任前军参军,所以世称鲍参军。后临海王谋反,鲍照死于乱军之中。他生活在南北中国分裂,门阀士族当权时代,一生关心国家命运,对刘宋王朝的政治深为不满。但由于“家世贫贱”而在宦途上饱受压抑。

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但他的诗文,在生前就颇负盛名。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其中乐府诗所占的比重很大,且多名篇。还擅长写七言歌行,能吸收民歌的精华。感情丰沛,形象鲜明,并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对唐代的李白高适岑参等人的创作有一定的影响。

鲍照是宋代成就最高的诗人。他与谢灵运颜延之合称“元嘉三大家”,成就高于二者。他的诗歌思想内容较丰富,具有明显的社会意义。有些诗直接反映了人民在战乱和徭役压迫下的痛苦生活,表达了作者要求保卫国家的热烈愿望,和对士族门阀的揭露和愤怒抗议。但也有的作品流露了乐天安命、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和感伤情绪。

鲍照的七言诗和杂言乐府继承了汉魏乐府的传统又有所发展,具有感情慷慨奔放,词采新奇丰盛,音节激昂顿挫的特点。尤其是他的七言诗,对于当时诗体的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南齐书·文学传论》说他“发言惊挺,操调险危”,这种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对于唐代诗人产生过重要影响。
  今传《鲍参军集》十卷。诗集注本有黄节《鲍参军诗注》较完善。

  [注释]

⑴伤禽:为箭所伤的飞禽。这里用的是更赢射雁的故事。《战国策。楚策》记载:更赢以无箭的空弓射得了一只大雁,他说那只大雁飞得慢是因为伤口痛,鸣声悲是因为失了群。在这种情况下,大雁一听到弓弦声就惊慌高飞,于是由于伤口的剧痛而掉了下来。恶(wù物):厌恶。弦惊:弓弦放开时发出的声响。

⑵倦客:倦游之人。离声:离歌之声。

⑶断客情:即伤客心,使行人伤心。宾:宾客,指送行者。御:侍者。这两句是说离歌之声使行人伤心,送行人和侍者也流下了眼泪。

⑷心断绝:肠断心碎,以喻悲痛到了极点。去:离去。诀:话别。这两句是说离别时哭得心肠断裂,将要走又转回来话别。

⑸一息:喘息之间,顷刻。不相知:指不在一起。这两句是说片刻的分离已很难过,更何况是远去异乡长期的别离呢!

⑹征驾:远行的车子。

⑺杳杳(yǎo咬):深远幽暗的样子。

⑻闺:闺门,内室之门。

⑼夜中:夜半。饭:这里用作动词,用饭。

⑽草:一作“秋”。

⑾梅:梅子。葛:葛布,一种做单衣用的夏布,用葛茎的纤维织成。这两句是比喻客中的忧苦,意思是说食梅苦于味酸,衣葛苦于难以御寒,正如作客他乡不能不为忧愁所苦一样。

⑿丝竹:弦乐器和管乐器,指音乐。解颜:开颜,指欢笑。这二句是说空有满座的人演奏乐曲,也不能使愁人心情快乐。

⒀弥:益,更加。端:头绪。这二句是说本想以高声歌唱来宽慰自己,可是反倒引起了更加深重的忧愁。

  [译文]

受伤的大雁害怕弓弦放开时发出的声响,倦游之人厌恶离歌之声。

离歌之声使行人伤心,送行人和侍者也流下了眼泪。

离别时哭得心肠断裂,将要走又转回来话别。

片刻的分离已很难过,更何况是远去异乡长期的别离呢!

车儿在漫漫长途上远行,颠簸摇晃了一天,又是日落黄昏,夜幕笼罩了静寂的大地。

周围的人家都掩门入睡了,可是远行的游子直到半夜才盼得一顿晚餐。

黑夜里,听着野风呼号,草木哀鸣,更令行人肝肠寸断。

食梅苦于味酸,衣葛苦于难以御寒,正如作客他乡不能不为忧愁所苦一样。

空有满座的人演奏乐曲,也不能使愁人心情快乐。

本想以高声歌唱来宽慰自己,可是反倒引起了更加深重的忧愁。

赏析

东门行》属古乐府《相和歌》。“代”,犹“拟”,仿作。郭茂倩说:“《乐府解题》:古词‘出东门,不顾归;……’言士有贫不安其居者,拔剑将去,妻子牵衣留之,……若宋鲍照‘伤禽恶弦惊’,但伤离别而已”(《乐府诗集》)。可见鲍照这首诗虽是依题仿作,但在内容上还是有所发展的,不过“伤离别”也不是什么新鲜的主题。因此要说它的特色,恐怕还在于诗的选材与表现。

《战国策·楚策》中有一则故事,说更嬴与魏王在京台下,仰见飞鸟,更嬴说:我可以为君王用无箭之弓射下空中之鸟。魏王不信。一会儿有雁从东方飞来,更嬴引弓虚发而雁落,魏王仍是不知其故,更嬴解释说:这是一只受伤的雁,因“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创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创未息而惊心未去也,闻弦者音烈而高飞,故创陨也”。诗的开头“伤禽恶弦惊”,就是化用了这一典故,用以比喻“倦客恶离声”——久倦羁旅的游子最厌恶、最害怕的便是离歌之声。两句两个“恶”字,既增强了类比性,也加重了感情色彩。但是,“恶”之偏至,这就是人世间之所以有不幸的一个原因吧。第三句的开头便用“离声”二字顶上,声情之急,节奏之紧,直令人难以喘息。“离声”一出,不仅去者伤情,就连送行的宾客和驾车的仆夫亦不禁潸然泪下,诚所谓“一曲离歌两行泪”,“天涯去住各沾巾”。此情此境,行子更难自持,只见他伤心落泪,挥泪而去,去去又回,依依话别。这几句由声而写到情,由己之情写到宾御之情,由宾御之情再回到己之情,回环往复,层层递进,把那种两情互感的情绪、场景和气氛,表现得一气贯注,淋漓尽致,以上将离情写足。下面两句说片刻的分离都会使人难受,何况是远游异乡的长久别离呢。叙议结合指出如此离伤的原因。应该说这个议论也是充满真情实感的,所以谭元春说它“甚真甚真,有情人之言”(《古诗归》)。因果相依,不着痕迹地为诗的上一段作了小结。同时,“异乡别”又为下一段写离乡远行之况作了准备。这种“住而未住”、“藕断丝连”的转接方式,很像词中的“过片”。可以想见词中的一些艺术手法,在诗人的创作中早有实践,只不过没有明确地上升为一种文学形式(词)中的自觉的艺术法则。

诗的第二段说车儿在漫漫长途上远行,颠簸摇晃了一天,又是日落黄昏,夜幕笼罩了静寂的大地,眼看周围的人家都掩门入睡了,可是远行的游子直到半夜才盼得一顿晚餐。黑夜里,听着野风呼号,草木哀鸣,更令人肝肠寸断。这几句由白天而写到夜晚,其间有人、有事、有景、有情,脉络清晰,丰而不杂,将行役之苦写得历历在目。下面突然插入两个比喻——吃梅总觉得酸,穿着葛麻布衣总是难以御寒的——这必然之理人人皆懂,然其酸、寒之状,他人难言,而只有食者、衣者自知。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那就是“必然”与“自知”。行役之苦,只有行子自知,自伤自苦,真切深刻,更为感人;而“必然”又为下文设置了前提,食梅苦酸,衣葛苦寒,一如人情苦别,乃事之必然,无法回避。即使在宾朋满座,丝竹盈耳之时,忧伤的游子亦无法表现出一丝欢颜,正是“长路关山何日尽,满堂丝竹为君愁”(张谓《送人使河源》)。有时候自己也想长歌自慰,但其结果呢,只有引来更深长的愁恨。这就意味着不论客观环境如何,亦不论主观努力如何,行子之愁,愁不可销。诗人总是力图透过离愁表象的描述,以回折顿挫的笔法,将诗思引向更深刻更概括的情理之中;诗中的比喻用得灵活生动、自然贴切,有的能领起全篇,有的则能网络上下,在情理表达,叙事逻辑,章法结构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些都须要读者细细咀嚼,方可领略,所以王夫之说的:“看明远乐府,若急切觅佳处,则已失之。吟咏往来,觉蓬勃如春烟,弥漫如秋水,溢目盈心,斯得之矣”。倒是颇有体会的评论。

佚名

赏析

代东门行》属古乐府《相和歌》,这首恃是鲍照依题仿作的诗歌,是作者长期在动乱社会中的痛苦哀叹,深刻地反映出作者内心的愁苦郁闷。

诗的前六句写离别时的送别场面,运用顶真修辞手法,将这几句一线贯穿。接连出现两个“离声”和“涕零”。增强了诗的缠绵悱恻之情。给诗定了沉郁的基调。诗的首句,借用惊弓之鸟的典故,勾出倦客恶离别的心理状态。为突出其表达效果,连用两个“恶”字来充分烘托游子极度厌恶、畏忌远行的气氛。这几句诗大意是:受伤的飞鸟畏惧弦声,而久于旅途的游子害怕听见离别的歌声。离别的歌声刺痛了双方的心。连送别的来宾和驾车的仆夫听了都不禁涕零起来。此情此景,使人伤心断肠,游子边走边一再回头道别。

“一息不相知,何况异乡别”两句引向对游子征途中苦难生活的描述。“遥遥征驾远”以下几句,游子驱车不停地走向遥远的地方,白日杳杳又到傍晚了。这个时候,在家的人早已关起门来唪觉,而在外的游子,午夜还在做饭。野外的寒风吹动草木,发出萧萧的声响,游子不由悲从心生,肝肠欲断。诗人这几句诗,写出了漂泊天涯,流浪江湖游子的真实感受。

“食梅常苦酸,衣葛常苦寒”两句,诗人运用平常的事物,从衣、食这两个角度作比,写出游子在外的“酸”、“苦”,耐人寻味。“丝竹徒满座,忧人不解颜。长歌欲自慰,弥起长恨端”,诗人满腹忧愁,坐于席上,即便丝竹满座,仍不能忘掉忧愁。要唱辞长歌来聊以自慰,哪知更牵动起心中的悲苦。可这仅仅是“长恨”的开始,日后苦难“万端”会源源不断涌来,腹中悲苦,难于化解,足见其悲苦之深重。

该诗作者巧妙化用典故,合理运用顶真修辞渲染烘托气氛,格调沉郁,感情真挚。

佚名

赏析

鲍令晖,生卒年不详,东海(今山东省郯城县)人,南朝宋女诗人。鲍照之妹,家境清贫,善作情。钟嵘诗品》说她是南齐人,但从鲍照的《请假启》中讲到仅有的一个妹妹死去等语看来,她大约在宋孝武帝时就已去世。

钟嵘诗品》载,鲍照有一次曾对孝武帝刘骏说:“臣妹才自亚于左棻,臣才不及太冲尔。”(左棻是左思即左太冲的妹妹,也很有诗才)可见鲍令晖诗才出众。钟嵘说她的诗“往往崭绝清巧,拟古尤胜”,但又批评她“百愿淫矣”,这大约是指她那些诗主要写相思之情。

鲍令晖诗留传不多,《玉台新咏》录其诗七首,其中为人所传诵的是拟古之作,如《题书后寄行人》、《拟客从远方来》等。清代钱振伦注《鲍参军集》附注其诗。今人钱仲联鲍参军集注》附有鲍令晖诗。

关于鲍令晖的生平绝少史料记载。关于她及鲍照的籍贯,也大有分歧。有说涟水人,有说是灌云人,其实他们是山东郯城人,而后徙居建康的。鲍照谈及他们一家的情况说:“臣北州衰沦,身地孤贱。”又说:“束菜负薪,期与相毕。”(《鲍参军集注·拜侍郎上疏》)鲍照说他们一家要靠自己挑柴、捆菜维持生活,是有夸张成分的。然而在南北朝那种“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讲求门第的时代,鲍照说“身地孤贱”,相比之下,并非为过。鲍照一家,生丁孤单,只有妹妹鲍令晖鲍照朝夕相伴,所以兄妹之间亲爱异常。鲍照曾写有抒发自己离家羁旅惆怅情怀的《代东门行》,兄妹深情溢于言表。

伤禽恶弦惊,倦客恶离声。离声断客情,宾御皆涕零。涕零心断绝,将去复还诀。一息不相知,何况异乡别。遥遥征驾远,杳杳白日晚。居人掩闺卧,行子夜中饭。野风吹草木,行子心肠断。食梅常苦酸,衣葛常苦寒。丝竹徒满座,忧人不解颜。长歌欲自慰,弥起长恨端。

这首诗写自己离家时的伤感情景,而送行的人之中当然是以鲍令晖为主角。一路上鲍照脑海里萦绕着的就是满脸泪痕的鲍令晖,当他“栈石星饭,结荷水宿,旅客贫辛,波路壮阔”,来到大雷池边,思乡之情更为浓重沉郁,对鲍令晖的怀念更为急迫,于是挥毫写成了“超绝笔墨蹊径”的《登大雷岸与妹书》,详细地向鲍令晖诉说了自己旅途的所见所闻,并谆谆告诫妹妹:“寒暑难适,汝专自慎,夙夜戒护,勿为我念。”

这些情意深长的诗文,传到鲍令晖的手中,使她如睹鲍照的艰难旅程,于是写下了:

自君之出矣,临轩不解颜。

砧杵夜不发,高门昼常关。

帐中流熠耀,庭前华紫兰。

物枯识节异,鸿来知客寒。

游用暮冬尽,除春待君还。

在此鲍令晖鲍照诉说:自从鲍照离家之后,自己从来没有欢畅过的时候。坐在窗前,望着鲍照离家的路,忧思则为更甚。夜晚不敢启动砧杵,一使用砧杵,就会勾起思念,只好早早闭上大门。帐中,流萤作伴;庭中,紫兰为友。从草木的枯落,知道时序的变化;信使带来的信,知道客行者的寒冷。只盼着暮冬一过,游客将随着春天一起到来。

鲍照赶到任所,可能没有立即回家省亲,从而使鲍令晖叮咛的“除春待君归”的意愿落空。于是鲍令晖又写了.一首《示行人》(又题《寄行人》):

桂吐两三枝,兰开四五叶。

是时君不归,春风徒笑妾。

桂谢兰开,经秋至春,行人未归,鲍令晖站在和煦的春天里,看到花落花开,经春复始,而自己的愿望尚不及春风来的及时,好像势必会招来春风的嘲讪,所以使自己很不好意思。这首小诗,时序的转换,由桂及兰,写得自然,毫无牵强转折的痕迹。情感的寄寓,借东风催绽春花,表达得蕴藉深厚有致,绮丽而又庄重,蕴藉而又明快,淡雅而又浑朴。诚如王夫之所称道的那样:“小诗本色,不嫌迫促,‘松下问童子’篇,盖从此出。”(《船山古诗评选》)

鲍令晖鲍照先死。当时鲍照患病,有着悲观的下世之想。当他得知鲍令晖去世的噩耗,回顾平生“孤苦风雨”,只有鲍令晖与自己“天伦同气”,现在失去患难与共的同胞,又“存没永诀,不获计见”,“私怀感恨,情痛兼深”(《鲍参军集注·请假启又》)。先时,上司只批准鲍照在家休假三十天。妹妹的死,及老母的孤苦,这些情景使鲍照再次要求请假一百天,以期抚问自己的凄苦之心。可是鲍照失去爱妹的沉痛的心,又怎能在短期内慰平呢?特别是居家,睹怀旧物,更增添了自己的沉重心情。他在早晨登上南山,睹视埋在垅土中的胞妹,时又值清秋,“露团秋槿,风卷寒萝”,更助情怀,因此“凄枪伤心,悲如之何”。于是写下了《伤逝赋》。《伤逝赋》抒写鲍照悼念鲍令晖郁结愁苦的心肠,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从中可见鲍氏兄妹的深挚感情。

鲍氏兄妹之间的情谊,促使他们诗文往还,表达各自的怀念和相互的关切。这些不仅形成了鲍照诗文的一个主题,铸成为传世名篇,而且也构成鲍令晖诗作的一大主题。鲍令晖诗文,情意深厚,蔚为可观,终成蜚声文坛的重要作家。

鲍令晖的诗作,尚有另外四题六首。其一为《拟青青河畔草》,其二为《客从远方来》,其三为《古意赠今人》(此诗乃女子寄夫望归之辞。沈德潜古诗源》误作吴迈远诗),其四为《代葛沙门妻郭小玉诗》二首。这些诗,均属拟古乐府诗题之作。因此钟嵘鲍令晖“拟古尤胜”。尤胜之处,就在于构思结句“往往崭绝清巧”。仅以《拟青青河畔草》为例,可见鲍令晖诗歌创作的这一基本特色。

袅袅临窗竹,蔼蔼垂门桐。

灼灼青轩女,泠泠高台中。

明志逸秋霜,玉颜艳春红。

人生谁不别,恨君早从戎。

鸣弦惭夜月,绀黛羞春风。

这首诗是拟《古诗十九首》中的《青青河畔草》而成的。两首相较,二者虽然有某些手法的相似之处,然而由于两首所抒写的人物的身份不同,情感也就不同,因而也就给人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感。前者是写的荡子之妇,后者则是征夫之妇;前者是青楼倡女,后者则是端庄淑女;前者是怨诽浪荡的荡子,后者则是思念远戎的征夫。由于人物身份的不同,所表达的情意不仅在方式上显著有别,而且在抒发感情的内涵上也有厚薄之差。前者是一个出身倡家的女子,难耐寂寞而对荡夫直泻怨谤,不仅直而显,而且浅而薄。后者则是运用比兴手法,向征夫诉说自己的情怀以明志:“明志逸秋霜,玉颜艳春红。”这就把思妇的坚贞之志、高洁之趣自然托出。“鸣弦惭夜月,绀黛羞春风”,含情脉脉地道出了自己的企望及这一企望得不到实现的哀苦。鲍令晖借旧题而发新意,是颇有创造性的。

鲍令晖的这四题五首,皆属思妇思念征夫之属。鲍令晖是否有北戍的丈夫,难以考订。可能有,也可能是纯系拟古。但是不论那种情况,鲍令晖的拟古之作,皆得心应手,且多有创格。钟嵘对此,曾有微词,批评说:“唯《百愿》淫矣”,也就是指责她感情过于外溢而不够含蓄。其实,这些诗作,出自一位女性之手,助之以充盈的才思,使其表现的情感丰满深厚,应当说是一个长处,而不应该把它当作瑕疵看待的。至于陈胤倩说鲍令晖的诗作“亦是子夜之流”,完全视鲍令晖的诗作为绮丽的南朝情歌,那是不无偏颇的。

佚名

《代东门行》   [宋诗·鲍照]


伤禽恶弦惊,倦客恶离声。

受伤的大雁害怕弓弦放开时发出的声响,倦游之人厌恶离歌之声。

伤禽:为箭所伤的飞禽。这里用的是更赢射雁的故事。《战国策。楚策》记载:更赢以无箭的空弓射得了一只大雁,他说那只大雁飞得慢是因为伤口痛,鸣声悲是因为失了群。在这种情况下,大雁一听到弓弦声就惊慌高飞,于是由于伤口的剧痛而掉了下来。恶(wù物):厌恶。弦惊:弓弦放开时发出的声响。倦客:倦游之人。离声:离歌之声。
        离声断客情,宾御皆涕零。

离歌之声使行人伤心,送行人和侍者也流下了眼泪。

断客情:即伤客心,使行人伤心。宾:宾客,指送行者。御:侍者。
        涕零心断绝,将去复还诀。

离别时哭得心肠断裂,将要走又转回来话别。

心断绝:肠断心碎,以喻悲痛到了极点。去:离去。诀:话别。
        一息不相知,何况异乡别。

片刻的分离已很难过,更何况是远去异乡长期的别离呢!

一息:喘息之间,顷刻。不相知:指不在一起。
        遥遥征驾远,杳杳白日晚。

车儿在漫漫长途上远行,颠簸摇晃了一天,又是日落黄昏,夜幕笼罩了静寂的大地。

征驾:远行的车子。杳杳(yǎo咬):深远幽暗的样子。
        居人掩闺卧,行子夜中饭。

周围的人家都掩门入睡了,可是远行的游子直到半夜才盼得一顿晚餐。

闺:闺门,内室之门。夜中:夜半。饭:这里用作动词,用饭。
        野风吹草木,行子心断肠。

黑夜里,听着野风呼号,草木哀鸣,更令行人肝肠寸断。

食梅常苦酸,衣葛常苦寒。

食梅苦于味酸,衣葛苦于难以御寒,正如作客他乡不能不为忧愁所苦一样。

梅:梅子。葛:葛布,一种做单衣用的夏布,用葛茎的纤维织成。这两句是比喻客中的忧苦。
        丝竹徒满坐,忧人不解颜。

空有满座的人演奏乐曲,也不能使愁人心情快乐。

丝竹:弦乐器和管乐器,指音乐。解颜:开颜,指欢笑。
        长歌欲自慰,弥起长恨端。

本想以高声歌唱来宽慰自己,可是反倒引起了更加深重的忧愁。

弥:益,更加。端:头绪。

鲍照在南朝刘宋王朝时,与谢灵运、颜延之并为元嘉“三大家”,其成就居“谢颜”之首,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诗人之一。

鲍照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量写七言诗的文人。但这首代东门行》是五言乐府诗。

鲍照出身寒微,与其妹鲍令晖相依为命。这首代东门行》就是鲍氏兄妹分别时鲍照所作。

泊客以为按诗文的内容,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伤离别。从首句到“何况异乡别”。

伤禽恶弦惊,倦客恶离声。受伤的大雁害怕弓弦放开时发出的声响,倦游之人厌恶离歌之声。

第一句诗文用了“伤禽”的典故,即《战国策·楚策》更赢射雁的故事,关于这个故事读者更知晓的是“惊弓之鸟”的成语。

      首句即起兴,伤禽厌恶惊弓之声,倦游之人厌恶离歌之声。

       首句先声夺人,将诗人不愿意离家与妹分别但又无可奈何地必须离家这种伤感情绪饱满地表达了出来。

       “离声断客情,宾御皆涕零。离歌之声使行人伤心,送行人和侍者也流下了眼泪。

       离别之歌是如此的伤心,连旁边的送行人和驾车人都伤心的流下了眼泪。

       “涕零心断绝,将去复还诀。离别时哭得心肠断裂,将要走又转回来话别。

       兄妹情深,古代离别犹如生离死别,断肠伤心,告别了一次又一次,久久地就是不愿意离开。

       以上三句诗文,是采用了顶真修辞手法,将离别情愁反复渲染了出来。

       “一息不相知,何况异乡别。片刻的分离已很难过,更何况是远去异乡长期的别离呢!

       诗人与妹妹就没有离开过,但是这次诗人将远去异乡出仕,这样的长久的分别怎么不叫人愁煞呢。

       第二段:行路难。从“遥遥征驾远”到“行子心断肠”。

       “遥遥征驾远,杳杳白日晚。居人掩闺卧,行子夜中饭。野风吹草木,行子心断肠。车儿在漫漫长途上远行,颠簸摇晃了一天,又是日落黄昏,夜幕笼罩了静寂的大地。周围的人家都掩门入睡了,可是远行的游子直到半夜才盼得一顿晚餐。黑夜里,听着野风呼号,草木哀鸣,更令行人肝肠寸断。

       旅途漫漫,颠簸劳累。(住宿周围的)人家都已经睡觉了,但是远行游子才刚刚吃上一碗饭。其实,旅途的劳累倒也没有什么,但是实在是不能忍受游子心中的苦啊!

       第三段:客居难。从“食梅常苦酸”到末句。

       “食梅常苦酸,衣葛常苦寒。食梅苦于味酸,衣葛苦于难以御寒,正如作客他乡不能不为忧愁所苦一样。

       再次起兴。

       食梅当然酸,衣薄当然寒。这个道理如同客居他乡的乡愁一样,都是自然而然的。

       “丝竹徒满坐,忧人不解颜。空有满座的人演奏乐曲,也不能使愁人心情快乐。

       虽然丝竹声声,但是倦游的行人怎么会快乐呢?

      “长歌欲自慰,弥起长恨端。本想以高声歌唱来宽慰自己,可是反倒引起了更加深重的忧愁。

       本想才高歌一曲聊以自慰,可是没有想到反而勾起了更深的乡愁来了。

      这首代东门行》是诗人写自己离家与妹妹分别时的伤感情景,抒发了游子离家羁旅的惆怅伤感情怀,表现了极其深厚的兄妹之情。

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

《古风泊客》第一辑《古文观止》

《古风泊客》第二辑《诗经》

《古风泊客》第三辑《楚辞》

《古风泊客》第四辑《乐府诗集》


《古风泊客》第五辑《古诗十九首》

《汉魏六朝诗选》

汉魏六朝是我国古代诗歌逐渐成熟的重要时期,这一段时间既有采自民间的乐府诗,也有文人创作的五言、七言诗;既有南方清丽婉约的诗歌,也有北方的铿锵之声。本书选录诗约300首,分为九部分:汉诗、魏诗、晋诗、宋诗、齐诗、梁诗、陈诗、北朝诗、隋诗;分4卷,汉诗一卷,魏晋诗一卷,宋齐诗一卷,梁、陈、北朝、隋诗合为一卷。全面的反映了当时各个朝代各诗人的不同风格和内容。余冠英突出了各时期的风格和代表作家,详加注释,是读者了解汉魏六朝诗歌的入门必备之册,既可以作为专业人士的备用资料,也可以作为文学爱好者收藏典籍。

作者:项籍等

编订:余冠英

成书时间:1958年

《古风泊客》第六辑《汉魏六朝诗选》
汉魏六朝诗选114

心 · 养性 · 品生活

这世上有三样东西是别人抢不走的:

一是吃进胃里的食物,二是藏在心中的梦想,三是读进大脑的书。

古风泊客 ┃ 也许是最有深度的古文赏析微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