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编者按:当下艺术品市场处于平稳调整期,市场基本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但这丝毫没有影响藏家对当下青年艺术家的关注,各大艺术院校毕业季的成功举办更吸引了各路藏家的围观。青年艺术家普遍受到关注及出镜率的普遍提高使其在拍卖会、画廊、艺术博览会及美术馆展览等各方面的表现都可圈可点。艺术市场正从市场、学术等角度去关注青年艺术家,而青年艺术家也逐渐成为艺术市场上最为活跃的团体之一。近日,中国经济网书画频道“翰墨语境”栏目以“艺术市场平稳调整 青年艺术家如何面对”为题,采访了张能锐、常潇、胡健、黄欢四位青年艺术家,从不同的角度讨论当下青年艺术家的艺术走向。
采访现场,左二起:黄欢、胡健、张能锐、常潇 记者:为何当下青年艺术家逐渐受到关注?并在逐渐成为市场追逐的焦点? 黄 欢:青年艺术家被整个艺术圈或艺术市场关注不是近十年的事了。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央美院一批优秀的毕业生就已经和艺术市场签约了,甚至于在艺术市场上做的非常好了,以至于经过十几年的成长这批艺术家已经成为当代艺术界领衔的人物。所以,我觉得艺术院校毕业的一批画家代表了时代的新思想,与城市的文化非常接近,他们又经过了正规的学院教育。当代文化里面有很多观念的内容和都市人是息息相关的,所以这些艺术家具有前瞻性,也具有时代特色,能够为当代人所接受,同时又具有一种国际性。 胡 健:青年艺术家上升的空间比较大,性价比好,青年艺术家相比老辈的艺术家利益空间没有那么高了。在市场上目前就能够以很低的价位拿到一些很不错的优秀的青年艺术家的作品,然后像画廊这些收藏机构就会自己运作,如果运作的好他们就可能获得更大的效益,我觉得这也是当下青年艺术家受到关注的一个原因。 张能瑞:我觉得现代的青年艺术家经过高校的系统培养,专业水平是很好的,还有就是现在的青年艺术家有一个好处就是他们对现当代新的东西敏锐性很强。他会在他的画面里面体现现当代的东西,然后就是他们的发展空间更大,因为他们很年轻,时间就是资本,所以他有更多的发展余地在里面。 常 潇:我们当下整个的书画市场处于一个整合期,我们之前所关注的名家、大家的价位因为之前市场产生的一些泡沫都要有所回落,他们的价格操作空间会有所缩小,市场上的这些画商关注青年艺术家,最终也是在关注他们的获利,青年艺术家相对一些成熟的画家的增值空间会更大,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个“赌博”的性质。目前有很多青年艺术家,最终能走出来的确很少,这个就要看画商的眼光。画商在发掘青年艺术家的时候如果投入了10个青年艺术家,其中一个投准了那么就能获益,这个“赌博”对于很多有眼光的画商来说他们认为是值得的,所以在市场处于调整期的时候他们以一个低价位来介入艺术市场,这是市场的规律。当然,他们也会分析那些有条件的艺术家作为他们选择的范围,比如说他们会选择院校,学生的师承,还有画风以及综合实力前景等都是他考核的范围,他们不是盲目的选择。 黄欢作品 记者:目前市场对青年艺术家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黄 欢:由于我国艺术院校的教育与国际接轨,所以以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为首的很大的比较好的艺术院校也推崇这种当代艺术思想下形成的新学院派。所以我觉得这也是画廊和艺术馆比较关注的,就是青年艺术家具有一定的实力和当代思想。青年艺术家所创作的艺术作品增值的幅度比较大,他不像一些已经成名的一些老艺术家,他的这种幅度在市场上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是市场能更愿意投资这种原始股,虽然风险比较大,但是回报率是非常高的,这也市场对年轻艺术家影响的一个原因。再一个我觉得整个青年艺术家成长的过程可塑性非常强,艺术市场、艺术画廊和整个的环境,青年艺术家能够比较敏锐的感受到艺术方向的趋向性,青年艺术家可以在他初出茅庐的时候慢慢的领悟到哪个方向更容易走出来,或者是被大众所接受也能够实现自己的艺术诉求,所以他在成长的过程中就有一个比较强势的发展。艺术市场对艺术的推动应该是良性的而不是短利的方式,可能更有助于年轻艺术家的成长。 胡 健:我觉得每一个朝代都有一个所谓的经典作品,但是我们今天的经典作品就存在于我们这些新生代的艺术家的手上,今天的作品是古代所画不出来的。 记者:当下的青年艺术家热与此前有何不同? 黄 欢:我觉得现在的艺术机构对艺术家的推动不像前几年那么孤注一掷了,因为能选择的艺术家更多了,现在艺术画廊、艺术机构、美术馆,他们更趋于一种观望的态度,他们不会像以前的艺术画廊看准了某一个艺术家他会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空间给予他创作的环境,现在更多的只是提供一个平台,以观望的方式慢慢看他们发展,在他即将起来的时候他们才会推一把。这时候画廊的风险就要降低了,他们投的资本越大实际上他为这个艺术家做的推动力会越大,画廊的推动力小了,他为了减少更多自己的风险,就会更多的呈现平台的性质,然后让艺术家自己去展示,我觉得这个是和前些年很不一样的。 胡 健:在中国做纯粹的艺术家应该是绝大部分是各大院校的老师,因为他必须有一个工作来养着他,他才能从事这个艺术创作,青年艺术家首先是需要有一份职业来养着的,这个职业还牵扯到后面一系列的连锁问题。可能有些青年艺术家有才华,但经济能力没有那么强大,所以面对自身的推广宣传会压力非常大。 胡健作品 记者:青年艺术家在创作上原本应保持“学术纯洁”的,面对市场的渗透,青年艺术家是否还能保持这种纯洁而坚持下去? 胡 健:我觉得每一个画画的人在从学校毕业以后不管以后从事什么职业或者改行也好,其实他们对艺术都是有一个情节的,只要你学习过绘画,从大专院校毕业的学生他们身上都应该是不会缺少学术纯洁的。 张能锐:我认为只要是从专业的学校出来的学生都是希望自己的作品保持学术性的。在自己的作品进入市场以后他不可能和一些所谓的行画融合在一起。即使他生存的压力很大,我想他还是会保持一些学术性在里面的,应该不会有太多的变化。所以说从学术性上来讲,你的活动层面就已经决定了你绘画品味的高低了。如果你作为一位科班出身的艺术家,盲目的跟着市场,你未来在发展上面的品格和空间都会降低,我觉得一般从学院出来的,如果会受市场影响的话,也不会太多,至少他们脑袋里面还会有一点清醒的认识,比如在某一阶段缺钱了可能会因市场盲目一些。 常 潇:这是一个市场和学术的矛盾,很多人都在关注思考这个问题,如果把学术和市场能够统一的很好,对于青年艺术家的发展还是很有利的。 胡 健:所谓的学术纯洁,不管画什么样的画,你的作品所能吸引的是和你的审美在一个层面上的一部分人,青年艺术家应该更明白的是不要指望自己的画买的遍天下都是,只要卖给懂得自己的知音,如果有这种定力的话,做到学术纯洁一点都不难。因为你不用去讨好每个人,不管你画的每一种画,一定会有他的受众群。 张能锐作品 记 者:对于青年艺术家来说市场和学术可以同时兼具吗? 常 潇:其实有很多很有才气的青年艺术家画的很好,但后来就因为市场的介入可能他画的越多就慢慢地把自己的天分抹杀掉了,最终就画成商品画了。还有一类就是作品的学术价值非常高,但并不是雅俗共赏的,他可能更适合挂在博物馆里面,挂在家里或者并不是很美,这也是有一类画家最终坚持不下去的原因,正是因为他画了很多很有才气的画,最后都生存不下去了,他还要迎合市场,最后不得已也把格调弄低了。 张能锐:其实我觉得市场和学术并不矛盾,市场在选择你的时候,也是经过甄别的,也会看画家的画有没有一定的高度,现在不像以前的市场那么盲目了,现在市场开始慢慢向学术方面走了,一个画家在未来能不能走远在学术方面还是很重要的,学术对艺术家未来的发展、格调等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记者:青年艺术家应当如何面对市场和学术? 黄 欢:其实艺术市场现在有一个很大的包容度,你在看展览时,展出的作品什么样的风格都有,也有很大众的,也有很偏激的,也有很小众的等等,如果他能够持久的保持一种原创力而且他的东西是具有很强的原创性的,他成长的空间就会非常的长。再一个就是他有一定的坚持力,这点非常重要,你画的再好如果你只有一张也是不行的,如果你能画上一千张的画,别人会发现你的创作是在持续的研究一样东西,这样你也会被关注的。艺术市场的包容度是足够的,所以艺术家首先要有一种坚持,其次是要确定自己的内容是原创性的,其实坚持走下去的方式有很多种,坚持下去最终是会被认可的。暂时的被市场左右其实不会影响艺术家的成长的。 常 潇:简单说就是受市场干预的艺术家最终可能会走向职业画家,或者他的道路会偏斜。不受市场干预的艺术家,市场还会关注他,最终可能会走向学术性的艺术家,可能会走的更好一些,这就是市场和艺术家的关系。 张能锐:每个人的选择不一样,有的人就是靠这个手艺把生活改善了,有的人就是要靠这个过的心里踏实,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 胡 健:如果你想去做一位纯粹的艺术家就不能去太多的考虑市场的问题,因为市场是会乱你的心的,市场有一定的运作模式,如果你完全按照这套模式去运营的话,可能对于艺术家在学术方面势必会妥协,画商他们会要求你按照他的思路去创作。 黄 欢:我们读书的时候对艺术的、学术的追求非常纯净,现在的学生都是报考在市场上买的好或者在任职的老师,这是艺术市场对艺术家的成长不是一个太好的情况。 常潇作品 记者:我们应如何看待当下青年艺术家在创作国画的同时对西方绘画风格的融合?中国绘画在国际上的关注度如何? 常 潇: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直到现在,其实绘画走向市场也就几十年的事情,一个画家的价位对于一个画家可能没有外人关注的多。如果画家要事先知道自己的画能买多少钱的话,有可能他的这张画会画不好。 外国人接受我们中国的国画可能在理解上有偏差,他希望我们的国画画成什么样子才能和国际上接轨?我个人的认识是外国人对中国画内涵的东西理解少一点,他只是在形式上关注的比较多,但是这样恰恰偏离了我们中国的审美,中国画和西方绘画最大的差别就是中国画在画一种神采、一种内涵、一种思想,他的外在形式是为内涵服务的,这是中西方差距比较大的地方,现在我们再看古代的优秀的经典的作品一点都不会过时,不仅是因为形式的问题,而是因为他的内涵,思想的东西是不会过时的。外国人想看懂中国绘画首先要了解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是受儒释道三家影响的,绘画是一种文化的产物,是文化的一种外延。 黄 欢:艺术画廊去针对青年艺术家去做很多事情是源于90年代的时候很多青年油画家逐渐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国画实际上是晚一步的,原因是油画的功底和技术性成熟期要早于国画,尤其是写意类的国画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还有对生活的体悟,才能传达出来画面背后的内容和技法上的高深度,所以说本身国画的成熟期要晚于油画。我认为对于青年艺术家成长的期望要给予更多的时间,因为如果太急于把他给催熟的话对于艺术家其实是不利的,所以我们自己也不能抱着非常心急的方式和同龄的油画艺术家相比,我们可能要做的功夫会更多。再一个,我感觉从前两年开始国际上的艺术馆开始关注中国绘画了,尤其是中国当代艺术家,中国的绘画在世界艺术的平台上开始受到注目。但是国际的艺术平台还是不能够理解中国绘画所传达的内容和思想,我觉得这也是需要时间的。所以需要他们来理解,也需要我们国家在传统水墨画的推动力上做的更好一些。再一个是国际上需要有时间去认同中国画,能够找到一个点更好地去推动青年艺术家的发展。 记者:当下青年艺术家面临的困惑是什么? 常 潇:青年艺术家也有困惑,在发展的时候青年艺术家会受到市场的干扰,市场有时候要求青年艺术家要有自己的面貌自己的风格,青年艺术家过早的追求个人面貌个人风格,可能这个面貌是经不起推敲的,是缺少内涵的,是走不长远的,这个就是对青年艺术家最大的干扰,也是青年艺术家最终走的不够长远的一个问题。 记者:中国经济网书画频道“翰墨语境”栏目如何能更好地为艺术家服务? 黄 欢:对于“翰墨语境”这个栏目,我觉得你们要是只做青年艺术家的话他的范围会非常大,会分散别人对你栏目的注意力,应尽量避免艺术家资料的重复宣传,做的太广又难以去收罗,我觉得最好去做一个画种,或者找一个点会更能体现“翰墨语境”的栏目特点。 胡 健:你们这个栏目我觉得做的也很好,你们会把这个焦点放在这些青年艺术家身上,然后就这么一期一期的往外推,对于青年艺术家我觉得也是一个很好的宣传了。可以把范围再缩小一些,比如70后、80后,这样会更能体现你这个栏目特色。 艺术家介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