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鲫鱼的主要养殖品种及其生产性能评介

 玺石气象 2017-12-11


异育银鲫中科3号
鲫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我国各地最为常见的重要经济鱼之一,也是传统渔业的主要增养殖对象。其自然捕捞产量和养殖产量所占比例均较高。由于鲫鱼适应能力强,食性杂,对环境条件要求不苛刻,地理分布极广,在长期的生态适应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地方性种群;如黑龙江的方正银鲫、河南的淇河鲫、江西的彭泽鲫、贵州的普安鲫、云南滇池的高背鲫、广东的缩骨鲫、以及众多的红鲫等等。在这些地方品种中,有的是良好的遗传育种材料,如方正银鲫、红鲫;有些地方品种则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如彭泽鲫和淇河鲫。由于普通鲫鱼其生长速度缓慢,个体小,以前未被养殖生产所重视。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来,水产科技工作者采取引种驯化、杂交改良、定向培育及细胞工程等科技手段,培育了一大批鲫鱼新品种(系),如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培育的异育银鲫及其中科3号、湖南师大生物系等育成的湘鲫、湘云鲫和湘云鲫2号、黑龙江水科所育成的松浦鲫、上海水产大学等育成的高邮鲫、江西水科所和九江水科所育成的彭泽鲫、华南师大生物系育成的丰产鲫、湖南省水科所育成的芙蓉鲤鲫等等。这些鲫鱼新品种应用于大面积生产,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名特水产品与常规品种价格差不断扩大,良种鲫鱼也逐渐变“搭头”为“大头”,成为主养对象之一。但是,在大面生产中,鲫鱼品种不纯和品种混杂问题也相当严重。其结果,一是降低了良种鲫鱼应有的生产性能,影响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给良种推广工作带来负面作用;二是由于种质不纯以及杂交、乱交,还会造成“杂交污染”和品种退化,其后患无穷。

为了给水产工作者进一步加深对鲫鱼主要养殖品种(系)的了解,加强良种鲫鱼的繁育和推广,促进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现综合有关技术资料,并结合近几年的养殖实践,对目前鲫鱼主要养殖品种(系)的生物学特征、经济性状和生产性能作一评介,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鲫鱼的主要养殖品种(系) 我国的鲫鱼已知有两个种(鲫和黑鲫)和一个亚种(银鲫)。鲫分布在除青藏高原外的全国各地,黑鲫仅分布于新疆额尔齐斯河水系,银鲫分布于黑龙江水系。自中科院水生所1975年证实银鲫是天然雌核发育鱼类之后,又相继报道了滇池高背鲫、河南淇河鲫、广东缩骨鲫、贵州普安鲫A型和江西彭泽鲫亦为雌核发育的不同类型,并与银鲫的分类特征相符。因此,可以认为上述地方品种亦属银鲫种群。(一)地方性优良鲫鱼品种(系)1.方正银鲫产于黑龙江省方正县双凤水库,在银鲫种群中是一个较好的品种。体侧扁而比普通鲫鱼高,头小、背高、尾柄较短,肥满度系数高,属高背型鲫鱼品种。体色背部为灰黑色,体侧和腹部银白色,体侧的每个鳞片边缘或多或少显示出饰边。侧线鳞30-31.染色体162个,属天然三倍体鲫鱼,在自然界它们是两性种群,雄性约占15%。在当地成熟年龄为3-4年,行雌核繁育后代。生长较快,最大个体重1.5公斤。八十年代中科院水生所又证实银鲫的雌核发育有A、B、C、D4个不同的雌核发育系,以D系生长最快。 2.淇河鲫产于河南省北部一条东西流向的山区性河流淇河而得名,是当地古时三大贡品之一。该鲫体型好,背高、体厚,体高/体长在40%以上;在自然界生长快,出肉率为72.72%,高于普通鲫(61.17%)、日本白鲫(62.26%)和方正鲫(71.46%);肌肉含蛋白质18.43%-19.51%,高于黄河鲤(18.19-18.45%),含谷胺酸较高,因而味道鲜美;遗传性状稳定。由于淇河多峡谷、水坝和温泉,终年不结冰,故淇河鲫一年四季都可产卵。雌鱼个体显著大于雄鱼个体,雌雄比为13:1。染色体162个,红血球及其核的长径与银鲫相吻合,属三倍体鱼类。利用淇河鲫母本与荷包红鲤父本杂交所获子代全为雌性,不显示父本性状,而又有杂交优势。 3.普安鲫 产于贵州省普安县青山镇一带的天然水体中。它有3个不同类型(A、B、C型)的种群。目前除了A型在野外未见雄性个体外,B和C型都是两性种群。它们同地共栖,且行天然雌核发育。普安鲫A型的染色体为二倍体组型2N=156,而非三倍体;与黑龙江水系银鲫、云南滇池高背鲫不是同一来源。 4.滇池高背鲫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在云南滇池及其水系发展起来的一个优势种群。该鱼具有个体大、背高、体厚,生长快,繁殖力强的特点,因背脊高耸而得名,在自然条件下行雌核发育,繁殖后代,个体最大达3公斤。5.缩骨鲫 产于广东翁源县等地,体色似鲫鱼,体高/体长平均为54.63%,尾柄长/体长为6.33%,尾柄高/体长为18.64%,鱼体后部脊椎骨呈萎缩状,故尾柄长远小于尾柄高,后躯体极度短小,背鳍后基部的两侧肌肉及臀鳍上方的肌肉特别发达,微隆起。这并非畸型或病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缩骨鲫行雌核发育,检查1000尾中无雄性个体,证实是无雄性种群。染色体为2N=156。与普通鲫同池饲养,生长速度快30%左右,池塘最大个体可达350克以上;起捕率86.8%,含肉率约70%,肉质细嫩、鲜美。 6.彭泽鲫 (品种登记号:GS01-003-1996) 原产于江西彭泽县丁家湖、芳湖和太白湖等天然水域。江西省水科所和九江水科所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对该鱼进行6代人工系统选育后,成为一个新的优良养殖品种。该鱼具有生长快、个体大、易繁易养、抗病抗逆性强等优良性状,目前已广泛推广养殖。彭泽鲫背部呈青黑色,腹部灰白色,眼巩膜呈黑色,体高/体长平均为41.14%,尾柄高大于尾柄长,侧线鳞30-31片。与普通鲫有较大差异,与银鲫的分类特征相符,而从体长/体高、体长/头长等看又与银鲫有差别,并且在体色、肝脏重/体重等性状上也有所不同。据中科院水生所研究结果,彭泽鲫是一种两性型天然雌核发育群体,其雌雄性比为12:1。染色体为166条,与其它雌核发育类型有明显差别,不是同一来源。推测可能是一种嵌合的非整倍三倍体鱼类。 (二)引种驯化的优良鲫鱼品种 白鲫

又称大阪鲫、河内鲫,原产日本琵琶湖,经多年选育成纯系品种。白鲫生长快、个体大,在原产地最大个体达2.5公斤。我国于1976年由珠江水产研究所引进,并根据体色银白,且食性、习性和鳃耙结构均相似于白鲢之特征,而命名为白鲫。其形态特征与银鲫相比,体型较大,高而侧扁,前背隆起似驼背,头较小,尾柄较细长;鳃耙数102-120条,银鲫为40-57条。其生长速度与普通鲫鱼相比,快12%-46%。它的起捕率很高,可达90%以上。此外,白鲫食谱广,为以浮游植物为主的杂食性,所以生产上可以白鲫取代部分鲢鱼,从而提高效益。

(三)运用细胞工程和有性杂交育成的优良鲫鱼品种1.异育银鲫“中科3号” (品种登记号:GS01-002-2007)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研究员等培育出来的异育银鲫新品种。它是在鉴定出可区分银鲫不同克隆系的分子标记,证实银鲫同时存在雌核生殖和有性生殖双重生殖方式的基础上,利用银鲫双重生殖方式,从高体型(D系)银鲫(♀)与平背型(A系)银鲫(♂)交配所产后代中筛选出少数优良个体,再经异精雌核发育增殖,经多代生长对比养殖试验评价培育出来的。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异育银鲫的第三代新品种。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中期,中科院水生所利用方正银鲫作母本,兴国红鲤作父本,人工“交配”繁殖的异精雌核发育子代,称之为异育银鲫。由于银鲫繁殖的受精过程很特殊,与一般两性融合生殖不同,银鲫产的卵,染色体数目没有减半,仍有162个,当银鲫精子经受精进入卵子后,卵核便发育成雌性原核,但是精核保持固缩状态,不发育成雄性原核,也不与雌性原核相融合,受精卵由雌性原核发育成胚胎,这种特殊的受精发育过程,叫雌核发育。水生所专家们用兴国红鲤的精子与方正银鲫卵人工授精。经光镜观察,受精卵虽然是雌核发育,但是,红鲤精子对子代的某些性状产生了影响,如改变了子代的性比,提高了子代的生长速度等。他们把这种用异源精子受精并对子代具有生物学效应的雌核发育,称之为异精雌核发育。

异育银鲫外部形态与母本方正银鲫相同。在生产应用上具有许多优点,其生长速度比鲫鱼快2-3倍,比母本方正银鲫快34.7%。因而很快在全国推广应用。在九十年代,水生所以D系(高背型)银鲫为母本,红鲤为父本人工繁育而成的高体型异育银鲫,即异育银鲫2代品种,比改良前异育银鲫又前进了一步,可提高经济效益10%-20%。 异育银鲫“中科3号”生长速度快,比高背鲫生长快13.7%-34.4%,出肉率高6%以上;遗传性状稳定;体色银黑,鳞片紧密,不易脱鳞;寄生于肝脏造成肝囊肿死亡的碘泡虫病发病率低。目前已广泛推广应用在大面生产上。 2.松浦鲫 (品种登记号:GS01-005-1996) 黑龙江水产所用方正银鲫作♀本,以方正银鲫(♀)×鳞鲤(♂)交配获得的全雌后代性转的生理雄性个体为♂本,经分离筛选而获得的新品系。松浦鲫外形与方正银鲫有较大变化,侧线上、下鳞比方正鲫多1个,体色青灰色带绿色,腹部姜黄色。属三倍体雌核发育种群。其含肉率、肥满度均高于同龄方正鲫,改变了银鲫生长慢的缺点。 3.湘云鲫 (品种登记号(GS02-002-2001)

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刘筠院士为首的课题组,应用细胞工程技术和有性杂交相结合的方法,经过多年研究培育出来的三倍体新型鲫鱼。亲本为:鲫鲤杂交四倍体鱼(♂)×日本白鲫(♀)。湘云鲫的体型美观,肉质细嫩,肋间细刺少,含肉率高出普通鲫鱼10%~15%。生长速度快,比本地鲫鱼快3~5倍;抗病力强,耐低温、低氧,10℃以上能摄食生长,并具有浮游生物食性。其养殖技术与其它鲫鱼相近,可进行套养、单养及网箱养殖,当年最大个体可达0.75公斤。特别是这种鱼不能繁殖后代,放在任何水域不会与其它鲫鱼滥交而造成种质资源混杂退化。

4.湘云鲫2号 (品种登记号:GS-02-001-2008) 湘云鲫2号也是湖南师大刘筠院士研究培育出来的。他利用远缘杂交技术与雌核发育技术相结合,以改良二倍体红鲫为母本,经多代选育培养而得到的四倍体鲫鲤为父本,通过倍间杂交而获得的三倍体新品种。该品种为三倍体(3n=150),具有和湘云鲫相似的生长快和不育的特性,其体型高,肉质鲜嫩,父本精液量比湘云鲫父本精液量高1.6倍~3倍,大大降低了制种成本。适宜在全国各地人工可控的淡水中养殖。 5.芙蓉鲤鲫 (品种登记号:GS-02-001-2009) 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杂交培育,亲本为:芙蓉鲤♀×红鲫♂。是在8%~10%选择压力下,以连续选育3代的散鳞镜鲤为母本、兴国红鲤为父本进行鲤鱼品种间杂交,获得杂交子代芙蓉鲤;再以芙蓉鲤为母本,以同等选择压力下选育6代的红鲫为父本进行远缘杂交,得到体型偏似鲫鱼的杂交种芙蓉鲤鲫。该品种生长速度快,在同等条件下,1龄鱼生长速度比父本快102.4%,为母本的83.2%;2龄鱼比红鲫快7.8倍,为母本的86.2%。肌肉蛋白质含量高于双亲,脂肪含量低于双亲;2~3龄的芙蓉鲤鲫两性均为不育。 6.高邮鲫 上海水产大学和江苏高邮水产学会合作,用鲫鱼作母本,白鲫作父本进行杂交所获得的子一代,简称高邮鲫。它具有生长快、肉质好、食性广、制种简便和抗逆性强等优点,其生长速度比母本快1倍,比父本快20一30%。在八、九十年代推广放养中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7.湘鲫 由湖南师大生物系与湘阴东湖渔场协作,用红鲫作母本,湘江野鲤作父本进行杂交的子一代,于八十年代所育成,并予大面推广。其生长速度比普通鲫鱼或母本红鲫快3-4倍,接近于父本野鲤的生长速度。当年夏花养成成鱼,体重可达0.5-1公斤。该鱼体形似鲫鱼,但体色接近鲤鱼,人们误认为鲤鱼,卖相欠佳。 

8.丰产鲫 
  丰产鲫是华师大生物系赵俊教授等培育出来的一个鲫鱼新品种。采用彭泽鲫做母本,用我国南方特有的野生鱼类作外源精子,进行遗传改良。其体色偏淡、外形匀称优美,与东北银鲫的体形相似,体背介于彭泽鲫和高背鲫之间。优点:个体大、生长快、食性杂、抗病力强、群体产量高,并且它为全雌性,不会在鱼塘中自行繁殖后代,生长速度快、体型美、适应性强、肉质鲜嫩。

二、鲫鱼主要养殖品种(系)的生产性能评价

鲫鱼主要养殖品种(系)的生产性能是由该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经济性状(指标)所决定的。因此,在确定引进、放养什么品种时,首先必须对该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经济性状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然后根据本地自然条件、市场状况再行确定。

鲫鱼品种(系)的经济性状(指标)主要标志应是相对体高、相对体厚、生长速度和品质等。就生产上而言,养殖者主要考虑的是生长速度和经济效益,那种鲫鱼长的快、价格高就养那种鲫;而市场上则以品质优、外形美适合消费者心理而价高、畅销。 目前生产上广泛推广的鲫鱼优良品种(系)为异育银鲫(中科3号)、湘云鲫、彭泽鲫、芙蓉鲫、丰产鲫和白鲫等。这些鲫鱼最大的特点是生长快、个体大,已报道的最大个体均在2.5-3公斤,是普通鲫鱼的3倍以上。就相对体高而言,彭泽鲫平均为37.04%、银鲫为46.29%、异育银鲫为47.0%、白鲫为42%-43%、湘鲫为35.7%-38.5%。水产学术界把鲫鱼的体内变异分为高型和低型两种种群(生态群),一般认为相对体高为40%以上的为高型,40%以下的为低型。 至于生长速度,主要来自遗传。但是,不同的水域条件和饲养水平,鲫鱼的生长速度肯定不尽相同,良种鲫鱼也亦如此。据大面养殖经验,异育银鲫、湘云鲫、丰产鲫、彭泽鲫等新品种的生长速度都很快,白鲫和银鲫次之。湘鲫和高邮鲫是早年产品,系杂交一代,生长速度快,但均为可育。据各地多年对各种优良鲫鱼的生长对比试验,结果又有较大差异,并产生一些矛盾。问题在于同池养几种鲫鱼的试验方案不是很科学,其结果也就说明不了问题。 就品质而言,异育银鲫、彭泽鲫、银鲫和鲫相近,它们肌肉中蛋白质含量分为18.20%、18.28%、17.92%、17.85%。白鲫肌肉中含蛋白质略低,为17.45%。但当今对品质的含义,不仅是讲营养成分,还包涵了口感、味道、体形和体色。如湘鲫体色似鲤,人们总把湘鲫与鲤鱼联系在一起,而彭泽鲫体色青黑,且肉质鲜美,似一种湖泊野生鲫鱼,所以价格就大不一样。 当然,衡量一个品种的生产性能,还要看其食性、抗逆能力、回捕率、繁殖习性和制种难易。如白鲫食性广泛,起捕率极高,可达90%以上,而银鲫回捕率只53%,鲫鱼仅为5%。白鲫口感较差,易患出血病;银鲫又易得碘胞子虫病。有些鲫鱼品种经济性状非常优良,但苗种繁殖不易,制种数量难以形成规模,从而制约着推广养殖规模的发展。

总的来说,上述鲫鱼养殖品种(系)各有各的优点,大都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验证。尤其是异育银鲫(中科3号)、彭泽鲫、湘云鲫、丰产鲫、芙蓉鲫等优良品种,推广放养时间久、面积大,深受大众喜欢。但在养殖这些良种鲫鱼时,必须注意品种的纯度,对亲本不纯,以假当真,滥竽充数的要坚决予以取缔。此外良种也需良法,在推广放养时要因地制宜,确定自已的放养模式。一般同一池塘只能放养一种鲫鱼,并且不宜搭配鲤鱼。不论放了那种鲫鱼,都必须具有肥而爽的水质和充足的人工饲料,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