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全球化的悖论 教育全球化体现为各国、各民族和各种不同文明体系之间教育的相互依存、合作互动和利益共享。从理论上讲,教育全球化向人们展开的理想图景应该是教育平等、价值认同的“大同世界”。然而,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开始意识到“全球教育紧密联系”的浪潮既向各国教育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同时对教育全球化的朝拜和狂热也是丧失自己民族教育的一种冒险。概而言之,教育全球化是一个悖论。“全球化及其进程是一柄双刃剑,福与祸、利与弊交融在一起。” 1.一体化与多元化 教育全球化是教育资源在全球范围的流动以及一些全球的相似或相同的“世界趋同”。它指向的是统一、一致和一体。就是说,全球化正在冲破民族国家的壁垒,制订出越来越多的国际标准与规范,要求各个国家予以认同。当今教育观念的扩散与融合、教育要素的跨国流动、教育资源的国际共享等等,无不体现出教育的这种趋同性和聚合性。从这种意义上讲,教育的全球化意味着时间的压缩和空间的跨越,意味着教育的国际化和一体化。然而,人类世界本是多姿多彩的世界,多国共处是全球化的现实语境,多民族共处又是各个民族国家中普遍存在的事实。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种族群体和不同的地域都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教育背景,各个民族国家的教育是在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和土壤上生成的,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使各国和各民族教育无不打上民族的胎记。全球教育理应呈现出多样性和差异性,教育的多元化和本土化是教育全球化进程中的必然。由此可见,全球化指向一体化,是全球一体化的缩语,而多元化却体现着多样性与差异性的特征,它拒斥一体化,消解一体化的统摄,二者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是一个相反相成的过程。 2.中心化与边缘化 教育全球化的实质既是教育观念与行动的趋同又是民族个性的体认与保持。如果说,全球化是以趋同性为特征的话,那么,它对自我的个性就有消解的危险。这显然是一个悖论,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实际上,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各国的力量并不是均衡的。瑞士“世界竞争力报告”从科技发展的角度,把49个国家分别划归为科技核心国、科技强国、科技大国、边缘国和不发达国。美国居第一位,是唯一的科技核心国,中国第31位,划为边缘国的行列。由于美国和欧洲在经济和科技格局中占有绝对的优势,所以,他们在规则的制订与实施上也扮演着主导和推动的角色,在引领科技和开拓市场的同时,也将自己的文化价值观灌输到其他国家,用自己的教育理念影响着世界教育的发展。因此,“趋同”不仅仅是全球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全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怀,更是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殖民与扩张,是“中心”文化对“边缘”文化的同化。一方面,“现在西方发达国家把自己特殊的价值观念,扮演成普遍真理的化身,以为发展中国家只有按照他们的做法才能走上现代化的文明大道。学术研究中他们的支配地位,意味着只有按照他们的话语去言说,才能与他们‘对话’,才能与‘国际’接轨。这样,发展中国家处于弱势的民族文化,也被不断地挤压,甚至‘自动’地把自己纳入强势文化之中,自愿成为西方文化的殖民者,从而‘从被殖民化’过度到‘自殖民化’”。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也在不断地倡导和扞卫自己的文化和教育主权。可见,“全球化也是一个复杂的、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过程,它既是强势国家扩展它们价值目标的过程,同样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努力争取自身利益,为实现自身价值目标的激烈竞争过程”。 二、教育全球化与教育殖民危机 文化教育殖民并非是全球化所带来的新现象,而是殖民主义发展到当代的最新表现形式。最早的殖民主义是一种最原始、最野蛮的殖民主义,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其特点是:殖民宗主国通过武力征服一些国家后,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