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减少和调整免疫抑制药物的剂量?

 巩阿才 2017-12-12

免疫抑制药物剂量的调整是移植肾能否长期存活的关键。因此,药物剂量的调整应由移植科医师来决定,决不可贸然行事。笔者发现有的病人认为肾移植后减药、改换药物是一种比较简单的事情,于是“久病成良医”自行减药或停药。其中有部分病人是因为经费不足自减环孢素。由于这种“自作主张”的用药,使自己原先很正常的移植肾功能出现异常,有的甚至导致移植肾失功,重新回到透析,令人惋惜。

肾移植病人的减药、调整用药是一种既复杂而又没有固定模式的治疗方案。那么,移植医师在对肾移植病人进行免疫抑制药调整或减药时,他的依据是什么呢?一般地说,至少应考虑下列一些因素:

(1)移植后的时间长短  不同的时间,用药剂量不一样。

(2)年龄年老的病人与年轻的病人相比,相对处于免疫低水平状态,需要的免疫抑制药物剂量偏小。

(3)体重  目前,病人的体重是增加还是减少了?体重增加要考虑到用药不足,谨防排斥;体重减少应注意防止药物过量。

(4)用药  目前用药方案是二联用药(环孢素A 泼尼松),还是三联用药(环孢素A 泼尼松 硫唑嘌呤或霉酚酸酯)。三联用药应注意硫唑嘌呤或霉酚酸酯的不良反应。目前该病人究竟是适合二联还是三联用药,是否需要改动药物治疗剂量或方案?

(5)用药量环孢素A的用量每天维持在每千克体重3~5毫克,其浓度是否在理想治疗窗浓度范围。

(6)肝功能肝脏功能检查有无黄疸、转氨酶升高?乙肝二对半是否阳性?如有肝功能损害,环孢素A必须减量,免疫抑制剂方案须作相应调整。

(7)血常规检查血红细胞及白细胞计数是否下降?如下降可能与硫唑嘌呤、环磷酰胺有关,必须重新调整免疫抑制剂方案。

(8)血压  有无高血压?高血压是与环孢素A有关,还是与泼尼松有关?或者二者均有关系?

(9)视力有无视力明显障碍或听力严重减退?是否与激素有关?

(10)血糖有无胰腺功能异常?如高血糖、糖尿。如存在这种情况则免疫抑制剂调整难度更大。

(11)症状与体征  有无发热、尿量减少、移植肾区胀痛、血压升高、蛋白尿、血肌酐上升等。如有排斥表现是加环孢素量、激素还是硫唑嘌呤或霉酚酸酯,或辅以百令胶囊、雷公藤多苷等。用多少剂量?多长时间?都必须考虑周到。

综上所述,肾移植病人应清楚地认识到,移植手术的成功只是走过了极为关键而又重要的一小半路程;剩下的路程也许更为漫长而艰辛。遵照医嘱定期随访复查,同医师取得良好合作,是最终获得肾移植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作者:张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主任医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