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定山寺的古老传说

 liuhuirong 2017-12-13


       作者:冯频

  南京定山寺的古老传说

  冯频

  定山寺位于南京浦口区定山狮子峰下一箕形山坳里,背山面江,远望如群山之大门。定山寺系南北朝时崇尚佛教的梁武帝为一位云游四海、见识广博、戒行精严的高僧法定而建,敕名“定山寺”。《江浦埤乘》载:“定山寺,旧在定山狮子峰下……四周山绕,南辟如门,与雉堞楼橹掩映相望,苍松夹道,岫岭参差,诚天然图画也。寺凡屋三层,门外古银杏三,古桧三,皆数百年物。”如今,定山寺景区环境幽静,内有定山寺遗址、达摩画像石碑、卓锡泉、庄昶墓等古文物景点,吸引着众多善男信女。

  来到定山寺,有人为寻佛,有人为赏景,有人则是为了听故事。定山寺里有位仁泉大师,年近古稀,装了一肚子故事,若有佛缘,仁泉大师便会带您一边观景,一边诉说着古老的传说。

  传说当年达摩祖师应梁武帝之邀来到南京,本想将佛法传给梁武帝,不料,梁武帝不能领悟,于是达摩于梁普通七年(公元526年)离梁北上,折苇渡江。这便是佛教史上著名的“一苇渡江”故事。达摩祖师渡江后,驻锡定山寺。如今到定山寺,仍可寻到许多与达摩祖师有关的遗迹。在定山狮子峰下,有一较为突出的崖石,后人称为“达摩岩”。在达摩岩下的“面壁处”还留下了达摩的“宴坐石”,石上达摩的掌痕清晰可见。据说有一日,达摩因思念故乡西域之泉水,以锡杖凿地,泉水竟汩汩而出,后名“卓锡泉”。《江浦埤乘》载曰:“其味固甘以芳,可烹而饮。”在卓锡泉东面不远处,还遗存着一块明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的达摩画像石碑,石碑上的达摩络腮圆眼,拱手立于渡江芦苇之上,图像清晰,栩栩如生。明邑人冯浩有《卓锡泉》诗曰:“天竺东西意未知,世传卓锡此山陲。九年面壁缘空幻,一苇横江也自奇。凡宇至今留法像,清泉自古说波斯。乘闲有约来登眺,莫遣钟声一皱眉。”

  千百年来,定山寺以它特有的名气和周围的青山绿水,吸引着王公贵族、骚人墨客纷至沓来,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